金融学课件——货币与货币制度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26278130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7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课件——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金融学课件——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金融学课件——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金融学课件——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金融学课件——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课件——货币与货币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课件——货币与货币制度(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 融 学 课 件,主讲人:申作兰 单 位 :经济管理系 电子商务教研室,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一.如何把握货币的起源及其各种学说? 货币的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也须夷离不开货币。人们对货币的存在早已习以为常。但货币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它的本质如何?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对此,马克思曾引用当时英国议员格来斯顿的话说:“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货币到底从何而来,似乎成了一个谜。但这又是一个非解开不可的谜,因为了解货币的起源是认识货币本质、职能与作用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正确认识货币金融理论的起点。,二.货币形式的

2、演进及其发展趋势,货币自身的发展主要有两条源流:一条是货币形式的演变;一条是货币职能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贝壳、谷帛、牲畜等,都充当过货币。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自然是金属货币广泛使用的物质和技术前提。金属货币所具有的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储藏等优点,确非实物货币所能比拟。 3、金属货币向纸质信用货币形式转化。 4、货币的现在与未来电子货币。电子货币作为现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产物,是以电子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为基础的,也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不断演化的结果,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代表

3、了货币发展的未来。,三.货币的职能,一般认为,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在货币的这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其他职能都不过是在货币基本职能基础上的派生。对此,马克思曾经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由于货币的本质与货币的职能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对货币本质与货币职能的考察,其实在揭示货币之谜中互为表里。货币在现实生活中主要发挥两大功能:交换媒介和价值贮藏。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功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作为各种商品交易时的交换手段;二是作为计价单位去计算并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三是货

4、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用以偿还债务或作其他支付。,第二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形成于国家干预货币流通以后。目的是为了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发挥各种职能与作用。二、货币制度的内容 1.规定币材,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即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规定主币与辅币。 4.规定货币铸造权或发行权,金属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铸造权;信用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发行权在中央银行。 5.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三、国家货币

5、制度的演变,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国际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体现,有效范围仅限于国内。 国家货币制度从存在形式看有两大类:金属货币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 16世纪以来的国家金属货币制度主要有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均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四、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1、 贵金属非货币化。 2、 流通中的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 3、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均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 4、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统一管理与调控成为金融和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五

6、、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或惯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安排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具体表现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有其特殊背景;该体系也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制度安排中存在着诸多缺陷,从而最终导致其走向崩溃。 正是为了克服这种缺陷,才建立了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渠道调节

7、国际收支。牙买加体系在现实世界经济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缺陷。,第二章 信 用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一、信用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信用的产生:剩余产品、贫富差别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信用是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史料记载看,信用在历史上长期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共存。无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贷,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都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从信用的发展看,曾经出现过两大飞跃:一是信用方式从实物借贷逐渐向货币借贷转化;二是信用活动的领域由由单纯的消费领域过渡到

8、社会再生产领域,再过渡到宏观经济领域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特征,1、信用关系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具体体现在:现代经济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具有扩张性质的经济,这个经济体需要借助负债去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推销产品;现代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关系;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是整个货币群体中最基本的形式。2、在现代经济、信用活动中,风险与收益是相互匹配的。3、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4、现代信用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信用中介机构及其服务,不仅间接融资活动要通过信用中介来完成,直接融资也离不开信用中介机构的服务。,三、现代信用的作用与影响,现

9、代信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能发挥积极作用,但如果利用不当,信用也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从现代信用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看,主要表现在:现代信用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现代信用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现代信用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从现代信用的负面影响看,主要是可能引发信用风险和带来经济泡沫。,第二节 信用形式,一、 商业信用的特点与作用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态是赊销,主要工具是商业票据。商业信用的特点主要是: 1、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2、信用关系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换句话说,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3、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10、。 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润滑生产流通。 2、加速了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和资本周转。 3、商业信用的作用受自身在规模、方向和期限上局限性的影响。,银行信用有以下显著特点:,1、银行信用是一种以银行为信用 中介的间接信用。 2、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 3、银行信用具有间接性。 4、银行信用具有综合性。,二、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2、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和平共处而非相互取代的关系。,三、政府信用及其主要形式,政府信用是指以政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政

11、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政府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现代经济活动中的政府信用主要表现在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政府信用主要有内债和外债两种形式。内债以发行政府公债、发行国库券、发行专项债券和向银行透支或借款为主。外债则主要表现为政府间借贷和向国际金融机构借贷为主。,四、消费信用的作用与形式,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或其他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消费的信用。消费信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商品销售,有利于社会再生产;扩大即期消费需求;增加消费者总效应等方面。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等。,五、国际信用及其主要形式,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它是国际间

12、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资本市场业务、国际租赁和直接投资等。,第三章 利率与汇率第一节利息与利率,一、利息及其本质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它是与信用关系紧密联系的范畴,也是信用关系的基础。 利息同信用一样,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关系。在揭示利息本质过程中,西方存在着许多理论,如“资本生产率说”、“节欲论”、“时差利息说”、“流动性偏好说”等学说。尽管这些理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因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解释上和大多脱离经济关系本身,而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二、区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经

13、济意义,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率,也是衡量利息量的尺度。利率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多种多样的利率类别。如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基准利率和差别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还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三、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1、利润的平均水平。 2、资金的供求状况。 3、物价的变动幅度。 4、国际经济环境。 5、政策性因素。,四、利率的作用,利率是少数几个既能在宏观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又能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充当杠杆的经济调控工具。 在宏观经济中,利率一方面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另一方面还可

14、以调节投资;并进而调节社会总供求。 在微观经济活动中,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影响家庭或个人的储蓄行为和金融资产选择。 但就总体而言,利率要充分发挥其在经济中的作用,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一、外汇的基本概念 动态概念: 外汇指国际汇兑,汇指资金的移动,兑指货币的兑换。动态含义是外汇表示一种活动,即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专门性经营活动。 静态概念: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央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持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二、外汇种类,按是否可以自由兑换

15、的角度可分为自由外汇与记帐外汇自由外汇 根本特征是可以兑换的货币。指无须货币发行国批准,可以随时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可以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国货币及其手段。记帐外汇 未经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双方协定设立帐户,在经济交易中通过转帐冲销达到债务清偿,差额可按协定的方法处理或转入下一年度或用商品补偿或用一训自由外汇结算等又称协定外汇,清算外汇。 外汇分类又有贸易外汇与非贸易外汇,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官方外汇,私人外汇,留成外汇等分类方法。,三、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含义,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也就是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表示为两种不同货币的比价。,四、汇率的标价,(一)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又称应付标价法,也称价格标价法(获得单位外币应付多少本币),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币价格,外币数额确定,本币数额变化来表示汇率。(二)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又称应付标价法(单位本币能收到多少外币)以外国货币示本国货币价格,本币数额确定,外币数额变化,目前英美两国采用。(三)美元标价法 以其他货币表示美元价格,美在世界上地位,且统一标价有利于比较,各大银行报价往往用此,它既不是直接,也不同于间接标价。美元标价法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通用的标价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