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生产技术规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277951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柑橘生产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柑橘生产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柑橘生产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柑橘生产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柑橘生产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柑橘生产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柑橘生产技术规范(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柑橘生产技术规范实施目标:优良品种占有率大幅提高,熟期结构明显改善,有效延长鲜果供应期,柑橘鲜果供应从 8 月下旬到翌年 6 月,提高 12 月以后成熟的品种的比例;新定植果园基本实现种植无病毒容器(或假植)大苗,比传统种植提早一年挂果;在有检疫性病害危害的地区,两个检疫性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减少。适宜范围: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长江上中游柑橘带、浙南闽西粤东柑橘带(1)品种和砧木选择1.1 品种选择根据市场、区位、交通、社会和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于本地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同时注重早、中、晚熟柑橘品种的合理搭配。1.1.1 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该带目前主要发展以中熟的纽荷尔脐橙为鲜食主栽

2、品种,辅以其它各成熟期的优良品种。适宜该带的早熟脐橙品种主要有清家脐橙、福本脐橙等;中熟品种除纽荷尔脐橙外,主要有华盛顿脐橙、纳维林娜脐橙、奉节 721;中晚熟脐橙品种主要有福罗斯特脐橙和红肉脐橙等。部分冬季没有霜冻的小气候可以考虑发展晚熟脐橙品种,如能晚脐橙。1.1.2 长江上中游柑橘带各种柑橘品种均可在该区栽培,但与国内其它产区相比,该区域在榨汁甜橙生产方面有明显优势。根据三峡库区规划,云阳以西地区主要发展加工品种,而云阳以东至宜昌南津关主要发展鲜食甜橙,南津关以东的宜昌一带发展宽皮橘(宽皮橘品种参照浙南闽西产区) 。1.1.2.1 适宜的鲜销加工兼用甜橙品种早熟品种:哈姆林、早金;中熟品

3、种:锦橙 (如北碚 447、渝津橙、蓬安 100 号等优良品系) ;晚熟品种:伏令夏橙(如蜜奈、奥林达、卡特、路德红、德尔塔等) 。1.1.2.2 脐橙早熟品种:清家、福本;中熟品种:纽荷尔、华脐、奉节 721、奈维林娜;中晚熟2品种:红肉脐橙、福罗斯特等;晚熟品种:能晚脐橙1.1.3 浙南闽西粤东柑橘带浙江和福建以及长江上中游带的宜昌地区主要栽培宽皮橘,辅以杂柑品种。1.1.3.1 椪(芦)柑类早熟品种:太田椪柑;中熟品种:椪柑;晚熟品种:岩溪晚芦。1.1.3.2 温州蜜柑类特早熟品种:日南一号、稻叶早生;早熟品种:宫川、兴津;中熟品种:尾张等。1.1.3.3 杂柑类在宽皮橘产区和甜橙产区可

4、适当发展一些杂柑可以增加花色品种,以下品种可供选择。积温在 5400C 以下能成熟的品种:天草、秋辉、诺瓦;积温 5400C 以上才能表现较好品种:不知火、默科特。1.1.3.4 甜橙类:早熟:清家、福本;中熟:纽荷尔;中晚熟:福罗斯特、夏橙1.2 砧木选择赣南、湘南、桂北地区目前柑橘砧木主要采用枳,建议今后逐渐试验和推广卡里佐枳橙。长江上中游酸性至中性土壤栽培的苗木,砧木可选择卡里佐枳橙、特洛亚枳橙或纯正的单系枳,中性至碱性土壤栽培的苗木,砧木可选择红橘。福建的椪柑可选择枳或福橘,温州蜜柑选择枳作砧,浙江常用砧木可以选用枳、枸头橙、枳橙等;海涂盐碱地宜选用枸头橙、温岭高橙等,山地宜选用枳、枳

5、橙。(2)育苗2.1 砧木苗的培育2.1.1 传统育苗技术2.1.1.1 砧木种子的采集和贮藏 一般是果实转色成熟时采摘,枳 810 月采种,福橘 1112 月采种,将采摘的鲜果剖切,取种淘净果渣及果胶,轻洗干净,摊放于阴凉通风处,种皮发白时收集贮存或装运,3切忌在太阳下暴晒。干藏:将种子洗净晾干后放入 1%的福美双等消毒溶液中处理,待种子沾满药液后阴干,放入聚乙烯袋内密封贮存。在 1.57.5条件下,可贮存 8 个月。沙藏:将种子和清洁河沙分层或混合贮藏,沙子含水量 5%10% (手捏成团,落地即散) 。种子与河沙的体积比为 1:4,堆于干燥且排水良好的地面,堆高以 40cm 为宜,上覆薄膜

6、保湿。710 天翻动一次,保持湿度并剔除变质种子。2.1.1.2 砧木种子的播种苗圃地:育苗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水源和交通方便、远离检疫性病虫害的地方。播种期:露地砧木苗宜在春、秋两季播种。在 2025C 条件下发芽需要 710 天。保护地可随时播种。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枳、枳橙每亩播种用种量为 70100 公斤。种子消毒:种子的消毒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播种前将种子浸入 50左右的温水中10 分钟;用灭菌剂,如福美双或类似杀菌剂处理;用 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种子 10 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后播种。育苗苗床育苗:播种床高 15 cm,宽 1 m。土壤用经消毒过的沙壤土,种子可撒播

7、或横行条播于苗床上,胚芽朝下可减少主根弯曲现象。然后覆盖 1.5 cm 厚的培养土或腐熟畜粪与壤土混合土。浇水后搭薄膜保温保湿。当苗床温度超过 32时,应注意透风降温。当苗长至 15cm 高后揭开薄膜,每 15 天施 1 次稀薄肥料。营养钵(袋)育苗:将砧木种子播于营养钵(袋)内,营养土可用 1/3 果园表土,1/3腐熟厩肥或者草炭,1/3 细河沙,混合后经消毒装入营养钵(袋),播种经消毒、催芽后播入营养钵(袋)内,深度以 1.5cm 为宜,播种后将营养钵(袋)放入保护地。2.1.2 脱毒容器育苗技术 具体详见“柑橘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操作规范” 。2.2 嫁接苗培育2.2.1 接穗的采集、贮藏

8、与处理2.2.1.1 接穗来源4采穗用的母本树应是优良、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应保存在防虫网室中。2.2.1.2 采穗、贮藏接穗一般采自母树的外围夏梢和春梢,采下后应立即剪去叶片,每 50100 条扎成 1捆,如果马上嫁接可以用干净消毒后的麻袋或者毛巾包裹。如果需要贮藏 2 天以上,枝条应该用塑料带密封,100 枝一袋。然后装入箱中,放在阴凉处,可存放 47 天。2.2.1.3 接穗消毒接穗应从健康母树上采,在芽生长成熟后即采即接。接穗如果不是来自指定的无病毒采穗圃,为防治溃疡病,嫁接时枝条应进行消毒,一般用 1000 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液(每公斤水配 25 万单位的盐酸四环素针剂 4

9、支)浸 2 小时,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凉干。2.2.2 嫁接时期与方法我国柑橘产区以早春和夏秋嫁接较好。一般采用方块形芽接或单芽腹接。嫁接高度应不低于 10cm, 最好在 15cm 以上,提高嫁接高度可以有效减少脚腐病。2.2.3 嫁接苗的管理2.2.3.1 补接、除萌嫁接后 15 天左右检查成活情况,发现死株即行补接。疏除砧木上的萌蘖,贯穿于整个接后的管理。2.2.3.2 解绑、剪砧嫁接成活后断干、倒砧和解绑。成活后也可先解绑,然后长时间折砧,待接穗芽萌发生长正常后再完全剪断。但空气或土壤过于干燥时要推迟解绑,可在接芽萌发部位挑出萌发孔。2.2.3.3 水肥管理提倡薄肥多施,以氮肥为主,

10、最好是浇施。苗圃地应施足底肥以利萌芽后的生长。在春梢、夏梢生长前 12 周可以施 1 次腐熟的薄肥促梢,但不要伤嫩梢。二次夏梢应抹除以促发早秋梢。秋梢萌发后施 1 次薄肥,适量加上磷钾肥,促进秋梢强壮,防止晚秋梢和冬梢萌发。2.2.3.4 整形苗圃内的整形包括疏芽、摘心、剪顶等。苗木剪顶后立即进行苗圃清洁,清除杂草和5落叶,并喷射 0.50.6 波美度石硫合剂等保护消毒液。及时摘除零星的夏、早秋梢,待绝大部分苗木有 36 个芽萌发后才放梢。待芽生长至 3cm 左右时,选留健壮、均匀主枝35 条,及时疏除其它枝条。2.2.4 苗木出圃2.2.4.1 优良苗木的标准应符合农业部 GB/T 9659

11、(柑橘嫁接苗分级及检验标准)。主要内容为:无黄龙病、溃疡病等检疫性病害,枝干健壮,接合部位愈合良好,新栽苗高 40cm 以上,老栽苗高50cm 以上,主干高 24 cm 左右,茎粗 0.8 cm 以上并有分布均匀的 35 条主枝,主枝15cm 以上,有较多细根。芦柑、温州蜜柑及甜橙嫁接苗分级见表 1。表 1:一级椪柑、温州蜜柑和甜橙嫁接苗标准品种砧木种类级别苗木高度(cm)苗木径粗(cm)每条主枝的长度(cm)符合长度的主枝条数(条)根系枳 一级 60 1.0 20 3椪柑福橘 一级 75 1.0 20 3温州蜜柑枳 一级 60 0.8 20 3枳 55 0.8 20 3甜橙枳橙一级60 1.

12、0 20 3根系发达,主根长20cm 以上,侧根 3 条以上。苗木径度:以卡尺测量嫁接口上方 2.0处最粗直径。分枝数量:以苗木主干高度以上抽生的且长度在 15.0以上的一级枝计数计算。苗木高度:自苗木土面至顶端进行测量。嫁接口高度:自苗木土面至嫁接口进行测量。干高:自苗木土面至第一个有效分枝处进行测量。 砧穗结合部曲折度:用量角器对接穗主干中轴线与砧木垂直延长线之间的夹角进行测量。2.2.4.2 出圃时间 柑橘苗出圃分秋、冬、春季 3 次。秋季出圃在 1011 月,冬季出圃在 121 月,春季出圃在 23 月。如是容器育苗,也可在夏季出圃。6(3)园地选择与规划3.1 园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

13、海拔 600m 以下,坡度 25 度以下(坡度 625时,应修筑水平梯田栽培,梯田宽不低于 3m 为宜),无污染的坡地或平地。要求土层较深厚、地下水位低。土壤以微酸性沙质壤土最好,酸碱度(pH 值) 以 5.56.5 为宜, pH 8.0 以上的地方不宜种植柑橘。不适宜的土壤必须在栽植前加以改良。不在大山的北面、高山山谷和风口地带建园。夏橙和部分杂柑等果实需要越冬柑橘品种,果园选址应在背风向阳的大型水库或江河旁、无霜冻的地方。3.2 园地规划根据地形、地势,综合考虑和种植区、道路、蓄水池、防护林、排水沟的规划。交通不便的地区发展规模不宜过大。柑橘园内的道路应与排灌水渠、附属建筑、防护林等相结合

14、,以利于操作管理和运输,防护林要以速生常绿树种为主,与柑橘没有共生性病虫害。3.2.1 道路系统道路系统由主干道、支路和便道组成,果园内主干道、支路间的距离为 300400 m,便道间的距离 5075m。3.2.2 水利系统3.2.2.1 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包括拦山沟、排洪沟、排水沟、梯地背沟和沉沙凼。山地或丘陵果园上方有较大的集雨面的,在上方开挖拦山沟将水引到果园外,沟底比降 35。排洪沟以自然形成的或现有的排洪沟整治为主,对不够牢固的地方进行加固。平地果园的主排水沟与柑橘行向垂直,每 50 m 左右一条,深度不小于 1 m;一般排水沟与柑橘行向平行,土壤排水性能好的,每 24 行树一条沟,土

15、壤排水性能差的每行树一条沟,沟深 1m 左右。坡地果园的主排水沟多为顺坡而下,但每隔一段距离要采用 510 m 的水平走向,并在水平走向上建沉沙凼或蓄水池。梯地在梯壁下设置背沟,短背沟在出水口设沉沙凼,长背沟每隔 2040m 设一沉沙凼或小蓄水池。73.2.2.2 蓄水设施果园内蓄水池用于解决喷药和零星灌溉用水,严重缺水果园应加建水塘或水库,或从别的地方引水。蓄水池有大、中、小三种类型,有效容积分别为 100、50 和 1 m3 左右。大蓄水池 50亩左右一个,中蓄水池 25 亩左右一个,小蓄水池每亩 14 个。蓄水池可采用大、小搭配或中、小搭配方式,建在水沟旁。大、中蓄水池需做防渗处理并建池

16、前沉沙凼。3.2.2.3 灌溉设施水源充足的果园建设引水沟,利用排水沟和背沟进行沟灌。水源较紧的果园可安装简易管网进行浇灌,必要时建设提水设施。小果园可配置移动式小水泵。大型果园尽量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溉系统。3.2.3 附属设施及防护林根据需要,建设房屋、收购站、养猪和沼气等附属设施。防护林和绿篱应与柑橘没有共生性病虫害。防护林在迎风面第一行为灌木,第二行为半乔木,从第三行开始为乔木,三角形栽植。灌木行至少离柑橘有 3 m 间距,乔木行至少有 5m 间距。绿篱以带刺灌木为好,种 23 行,行距 2530cm,株距 1525cm,三角形栽植。赣南湘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提倡山顶戴帽培育水源林和防风林、山腰发展柑橘生产、山脚从事种养殖业的“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4)柑橘栽植4.1 假植4.1.1 时期常规露地培育的苗木,取苗时容易伤根,缓苗期较长,容易出现小老苗。如经过几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