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姓祠堂通用对联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275913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姓祠堂通用对联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林姓祠堂通用对联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林姓祠堂通用对联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林姓祠堂通用对联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林姓祠堂通用对联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姓祠堂通用对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姓祠堂通用对联(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姓祠堂通用对联2008-09-19 14:07 来源:中华万家姓 编辑:贺晨曦 林姓宗祠门楣题辞 梅鹤风标“梅鹤风标” ,典出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林逋(967-1028),字君复,浙江省钱塘(今杭州市)人。他一辈子不肯出来做官,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他一生也没有娶妻子,但他又非常喜欢梅花,以梅为妻,加之他非常喜欢白鹤,他养了很多白鹤,以鹤为子,所以有“梅妻鹤子” 之称。卒谥和靖先生,后人就叫他“和靖先生” ,著有林和靖诗集。他写的山园小梅一诗十分著名:“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此诗之妙在于

2、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此诗一出,后人奉为咏梅的绝唱。其中第三、四两句写梅花写得很入神,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赏。-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九龙衍派;双桂遗风。 上联典指林姓名人、林氏始祖林坚三十四代孙林皋事典。皋为比干子孙,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九人:林仁、林年、林升、林昶、林文、林曜、林岳、林佐、林卫,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德才兼备,被时人称为“九龙” ,林皋则被称为“九龙之父”,他们家族也被称为“ 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以

3、玉的十种特质,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之门”。为后来林氏堂号“十德堂”之始。下联典指唐代殿中侍御史林藻的事典。林藻,字纬乾,莆田人。少负奇志。与欧阳詹刻意文学,用宏词擢第,郡人举进士自藻始。九龙世泽;十德家声。全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上第一联上联的联释)。 九龙衍派;双鹤入云。 上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上第一联上联的联释)。下联典指北宋杭州钱塘人林大年,英宗时官侍御史。曾蓄养双鹤,放之可入云端,归来仍自回笼中。梅鹤风标;露鸟孝瑞。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967-1028 ),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钱塘人。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子,与梅花、仙鹤作伴

4、,称“梅妻鹤子” 。有林和靖诗集。下联典指唐代进士、殿中侍御史林藻的事典。露禽孝瑞;梅鹤高风。上联典指唐代莆田人林藻,字纬乾,少年时有大志,凭宏词中进士,贞元年间官至殿中侍御史。双亲死后,他在墓旁筑庐守孝,有仙鹤飞来,饮露而去,人们认为是他的孝感所致。下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钱塘人,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做官,也不婚娶,人称“梅妻鹤子”,死后谥和靖先生。诗作风格谈远,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著有林和靖诗集。西河世泽;务本家声。全联典指春秋林放,孔子学生,尝问礼之本,孔子以时方遂末,而放独能有志于本,故以“大哉”称之。金门羽客;和靖高风。上联典指宋林灵素,以方术得幸徽宗

5、,赐号“ 玄妙先生”,又号“金门羽客”。下联典指北宋 林逋,“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 。御夷励志;助夫解围。上联典指清林则徐禁烟卓有成效,因受诬革职,后谪戍伊犁。下联典指清沈葆桢守广信,林则徐之女刺指血作书,乞援于玉山镇总兵饶廷选,助夫解围。求通民情;愿闻已过。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勉联。-林姓宗祠五言通用联若问梅消息;且待鹤归来。此联为北宋林和靖(林逋)祠联。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全联典指林逋事典。九牧家声远;十德世泽长。佚名撰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林氏宗祠联海口镇牛宅村的“林氏宗祠”,属于姓氏祠堂。该祠特别之处在于有两座,按座落地点分为东祠、西祠。东祠为兄

6、,西祠(又叫霞田祠、石狮祠)为弟。东西两祠均建于明万历年间(约 15731620 年),历代均有修葺。1990 年经侨居海外的本宗华侨捐资重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东祠长 46 米,宽 19 米,占地面积 874 平方米;西祠长 59 米,宽 19 米,占地面积 1121 平方米。两祠结构样式大体相同,均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硬山结构,琉璃瓦面,整个建筑物飞檐画栋精雕细琢、美仑美奂。祠内大柱悬有这副楹联,此联点出此宗属于“九牧林”,其堂号为“ 十德堂” 。祠堂正中立有清内阁大学士董浩、户部尚书曹振镛、兵部右侍郎胡长龄、内阁大学士文宁为林则徐所立的“进士”横匾。民族英雄林则徐之五代孙、原中国驻联合国

7、首席代表凌青(原名林墨卿)为宗祠落成题写“九牧之光”,使祠堂增色不少。牛宅林姓家族仁人志士络绎不绝,最有成就的当属本宗二十二代孙林绍良,他不仅是印尼首富,也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富豪。-林姓宗祠六言通用联西河世泽鼎盛;九牧流芳无疆。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林氏宗祠联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 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 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

8、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 143 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林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十德堂中深树德;九龙门内再腾龙。此联为林氏宗祠“十德堂”联。全联典指上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九龙衍派;双桂遗风联上联的联释)。草舍百篇集清气;虎门一炬振国威。上联典指明代贡生林时跃,字遐举,号荔堂,鄞人。授大理评事

9、不就。晚与徐霜皋等共撰正气集。自著有朋鹤草堂集、明史大事记等书。下联典指清代大臣林则徐(1785-1850)的事典。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人。道光十七年(1837 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粤查禁鸦片。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严处受贿官吏。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 237 万八斤。从四月二十二日(6 月 3 日)起,在虎门当众付之一炬,全部销毁。梅妻鹤子和靖士;竹笔译文冷红尘。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事典。下联典指近代古文家、翻释家林纾(1852-1924)事典。林纾,

10、字琴南,号畏庐,闽县人。光绪举人,曾任教于京都大学堂。翻释英美待国小说一百七十余种,影响颇大。根盘江南莆田县;叶茂山东不夜城。此联为山东省文登市林氏宗祠联。上联典出了本支林氏由福建省莆田县迁徙而来。下联“不夜城”,指文登,据齐地纪载:“古时候,有太阳夜里出现,在东莱可见到。所以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祖举添朝家声远;盛世文明光大贤。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总祠联。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此联为林氏宗祠“济南堂”联。联以鹤顶格嵌“济南” 堂名,全联典出秦昭王死后,依次由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和赢政继承王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正式完成中国的统一。赵国灭亡之后,原居于赵国

11、九门的“九龙堂”林姓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址在今山东省境内)。至西汉之初,分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因此,“济南” 成为继 “西河”之后林姓的第二个重要的发祥地。这一名门望族以“济南堂 ”为堂号,以“ 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 为堂联。林坚的 50 世孙林尊,在汉宣帝时代官至太子太傅,成为“ 济南林姓望族”的开基始祖。后来衍分的支派,如广陵林姓、郯城林姓、平原林姓、下邳林姓、晋安林姓、寿州林姓、光州林姓、三原林姓和陇西林姓等都以林尊为先祖。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当与古人争。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清林则徐题赠联。应视国事如

12、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题联。敦和气而聚国族;积阴德以福儿孙。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浯江镇海云村林氏家庙联(1)。祠祀开基祖林安及列祖列宗(下同)。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此联为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堂联。-林姓宗祠八言通用联大志禁烟,御夷留恨;血书求救,为夫解围。上联典指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嘉庆年间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等人提倡经世之学。任东河河道总督时,尽心修治黄河;在江苏巡抚任上,又兴修浏河等水利。道光年间,先后任湖广总督、钦差大臣、两广总督,严厉禁烟,卓有成效,曾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多斤;并积极筹备海防

13、,屡次抗击英军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后,严密设防,使英军在广东无法得逞。因受诬陷被革职,充军新疆,曾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后历官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工诗、能文、擅对联,有林则徐集等。下联典指林则徐的女儿,嫁沈葆桢(字幼丹,侯官人,道光年间进士,历官九江知府、广信知府、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等)为妻。沈葆桢守广信府时,太平军攻城,林氏刺手指写血书,向玉山镇总兵饶廷选求援,经七战而胜,沈葆桢从此名闻天下。西山瑞满,三仁著绩;河水祥垂,双桂流芳。此联为林氏宗祠“西河堂”联。联以鹤顶格嵌入林氏“西河” 郡望、堂号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

14、林则徐撰自勉联。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清林则徐题赠联。幼敏绝伦,京都景仰;才高压重,状元世家。上联典指明代进士林文秩,福州人。少颖不凡,拜监察御史,立朝有直声。下联典指明代林大钦、林宣德皆中状元。-林姓宗祠八言以上通用联唐宋元明,五百进士三顶甲;高曾祖考,十二宰相九封侯。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总祠联。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千寻大树永凌云。胡乔木撰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黄螺山林氏宗祠联海口镇岑兜村黄螺山麓的“林氏宗祠”,严格意义上属于姓氏宗祠,但如今把它列为历史名人专祠也未尝不可因为该祠已被辟为“林则徐纪念堂” ,而林则徐为历史名人。“林氏宗祠” 为六代祖林榕山和其子林存素建于明代,原为悬山顶土木混合结构,六扇前后院,两进。1998 年重建后的宗祠比原祠略大,祠宽 15.3 米,深 28.8 米,面积 830 平方米。祠堂两进三厅,为混凝土半框架结构。前厅正上方挂有“民族英雄” 巨匾和林则徐玄孙凌青书写的“林文忠公祠” 横匾。另有胡乔木题写的这副对联,林则徐外玄孙、著名书法家沈觐寿书写的牌匾,以及大量反映林则徐生平业绩的挂图。该祠 1993 年被市政府定为福清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敦谊明伦,即此是敬宗尊祖;本修德立,如斯乃孝子贤孙。此联为台湾省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