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272836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6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及科普知识 提高减灾实效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安全监督部二一三年九月兰州甘肃境内的地震带据统计,从公元前193年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陇西(今临洮)地震以来,两千多年中甘肃省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147次,其中6级及6级以上地震37次,7级及7级以上的大地震15次,8级及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4次(包括当时属于甘肃省管辖的1920年海原8.5级特大地震)。这些破坏性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地震活动区带上:南北地震带:这是中国大陆著名的一个地震带。在甘肃省展布范围北起民勤,与宁夏、内蒙古接壤,南至文县,与四川、陕西、青海相连,基本包括甘肃中、东部地区。周围北有银川地震带,西有河西走廊地震带和祁连山地震带,

2、东与渭河平原地震带相通,南接南北地震带中段进入四川。该带地震活动特点是频度高、强度大、周期短。自公元前193年有历史记载以来,带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65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2次,甘肃省历史上仅有的4次8级以上特大地震均发生在本区。带内地质构造纵横交错极其复杂,有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带,深部南北向构造显著,控制了带内强震的发生。历史资料分析表明,带内地震有由南向北,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现今弱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条带性、围空和交汇的特点,是受地震灾害影响破坏最重的地区。河西走廊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地震带和民勤地震带,走向呈北西西向展布,东端与南北地震带西翼接壤,西邻阿尔金地震带,北越金

3、塔、阿拉善进入内蒙古,南界进入青海境内。本带内发生的地震多受北西西向深大断裂的强烈活动所控制。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从公元180年高台西表氏7.5级地震起至今1700多年来,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46次,其中8级特大地震一次,7级以上4次,6级以上6次。强震多沿断块边界具有西迁北移的特点。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本带地震活动具有明显增强的趋势。阿尔金地震带:这是甘肃省最西端的一个地震带,也是新疆、青海等省区地震带在甘肃境内的延伸。在甘肃省范围大致包括玉门关疏勒河以南,玉门、肃北党河以北,东入花海盆地,西到新疆、青海境内。本带地震活动主要受北东东向断裂,特别是阿尔金断裂带控制和影响,历

4、史上该带中强地震比较活跃,现今地震活动强度呈现减弱趋势,肃北以东的地段弱震较密集,肃北以西则较平稳。除了以上几条地震带外,毗邻地区发生的地震也往往波及甘肃,造成严重的灾害。如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和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等。1.地震灾害如何分级?地震灾害事件按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状况分为以下4级: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

5、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汶川地震属于特别重大地震灾害。2.我国地震预报科学现状?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科学难题,我国的地震预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其明确的任务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取得一些宝贵的科学认识和显著的进步,在上世纪第四个地震活跃期内,曾成功地对海城等几次地震做过短临预报,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审,作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临预报

6、的国家,被载入史册。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现状和水平是:对地震宏微观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科学性和规律性认识的深度;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经验性预报意见,但对绝大多数地震还不能够有效预报;对地震中长期活动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的研究还未能突破。从世界范围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发生的规律,目前地震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3.为什么浅源地震比深源地震破坏大?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千米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

7、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千米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4.地震时人员伤亡严重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地震时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因各次地震的破坏效应和社会条件的差别而有所不同,但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取决于地震强度。首先,震级和烈度越高,破坏性越大,生命损失也越重。同时和震中距也有很大关系。距震中愈近,烈度愈高,伤亡也愈重。其次与发震的时刻影响也相当大,白天发震相对容易躲避防范,晚上发震,由于人们普遍熟睡,难于发觉地震的来临,所以晚上发震伤亡人数较多;第二,取决于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越高,伤亡也越多;第三,取

8、决于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强弱;第四,震前有无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和是否采取防范措施,对减少伤亡有重要意义;第五,抢救时间越早,死亡越少,抢救效果关键在于速度。5.兰州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几度,能抗御几级左右地震?答: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兰州市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和永登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度,榆中、皋兰、红古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具有抗御当地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6.兰州历史上最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时间和震级?答:兰州历史上最大的破坏性地震是1125年发生的7.0级地震。7.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何时起施行?答: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于2008年12月2

9、7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8.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什么?答: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如何规定公民在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中的责任和义务?答:任何个人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任何个人不得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任何个人根据地震观测资料和研究结果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应当向所在地或者所预测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书面报告,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书面报告,不得向社会散布;国家鼓励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在震后救灾中,任何个人都必须遵纪

10、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服从指挥,自觉维护社会秩序。10.什么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答: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地条件和场地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它是在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是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制定的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11.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对机关

11、、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方面规定的职责有哪些?答: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开展预警、避险、救生等地震应急演练。教育部门应当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学校应当每年组织学生开展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无偿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12.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单位有哪些规定?答:建设单位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应当在选址之后初步设计之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

12、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其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到市(州)以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办理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手续;设计、施工单位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应当按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及其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施工。13.兰州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对农村建房有哪些规定?答: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民居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引导农民建设具有抗震性能的房屋。农村的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和村镇公用设施必须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民防震抗震知识的宣传,提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的技

13、术指导和服务。对于农村民居等建筑,应当采取建设示范点、免费提供设计图纸等措施,组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14.兰州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需做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有哪些?答:下列建设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1 对本市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重大影响的建设工程;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等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位于地震活动断层区域的重要建设工程;占地范围较大或者跨越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重要建设工程;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城市的重要建设工程;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界线两侧

14、各8公里区域内的新建工程;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有特殊要求的其他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其他建设工程。15.兰州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所称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其他建设工程,是哪些工程?答:坚硬和中硬场地高度达到60米以上、中软场地高度达到50米以上、软弱场地高度达到3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2 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省、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确定的地震研究程度或者资料详细程度较差区域的新建重要建设工程;省、市人民政府确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16.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不同?答: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

15、面的破坏及影响程度,我国地震烈度分为12度。震级是反映地震本身大小的度量,反映不同地震释放的能量差异;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在某一地点的影响或破坏程度,与震中距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止一个。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越高;离震中越近,烈度越高。17.震源深度对地震烈度有影响吗?答:震源深度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影响很大。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重。据统计,当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10千米,或从10千米减小到5千米时,震中烈度约提高1度。这就是有些地震震级并不太高,但破坏较严重的原因之一。18.什么是地震前兆?答:地震前出现的与该地震孕育和发生相关联的现象称作地震前兆。19.什

16、么是宏观前兆?答: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20.什么是微观前兆?答: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21.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答: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其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18.震前可能出现的动物行为异常有哪些?答:据震例经验总结,较常见的动物异常有:惊恐反应,如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