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第四部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6269775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9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第四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西方文论第四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西方文论第四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西方文论第四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西方文论第四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第四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第四部分(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 德国古典文论,一、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史中德意志民族内敛、深沉、善于思辩擅长综合欧洲思想文化的不同方面,并对此加以融会贯通和再创造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在综合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的基础上产生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逻辑起点: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构建人的哲学体系;对人类主体性的关注,二、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其人其事 1、康德一生,思想为重,余皆庸常。是故有人慨叹:为康德作传,基本是概述、诠释其理论思想。 国内目前常见的几本康德传记:【苏】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商务韩水法康德传,河北人民,研究康德思想中个别概念的书,如:阿利森亨利康德的自由理论,辽宁教育研究康德单

2、本著作的书,如:杨祖陶、邓晓芒指要,人民/湖南教育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云南人民,2、康德的生活3、康德哲学的专有名称:“批判哲学”康德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批判”:康德哲学专用名词,意为“分析,研究” 三大批判研究的核心内容:人类心理状况的哲学分析,美论,1、趣味批判是否可能? “趣味无争辩”是欧洲思想传统中的信条。人的趣味被认为不包含什么先天的观念或能力。 判断力批判研究的首要问题:人类的审美判断如何可能?审美活动中人的什么样的先天能力在其中发挥了作用?,2、美的分析:对审美判断的四个方面的分析与结论(1)质:审美活动产生快感,但这种快感不涉及任何利害的计较或考

3、虑。人凭着这种不涉及利害关系的快感来判断事物是美的。概括:审美无功利,(2)量:审美具有无概念的普遍性 康德发现审美中的奇怪现象:个人感受却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具有普遍性。 康德称之为“主观的普遍性”。,(3)关系:人的主观条件(主体状态)达到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目的:a、外在目的一件事物的有用性审美与此无关 b、内在目的一件事物的完满性(在概念上符合该事物的目的)完满性牵涉到概念,而审美与概念无关 所以,审美判断无目的。,或者,按照康德的说法:从客观的合目的性上看,审美判断无目的;从主观的合目的性上看,审美因为不满足人的实际需要,所以不合人的主观目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审美活动中又有一种形式

4、的合目的性,即:审美对象的纯粹形式合主观目的。也即:无利害、无概念的纯粹形式适应了或者契合了主体的心意状态,使主体的想象力和知性等认识能力活跃起来,自由和谐的活动,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康德区分了两种美:纯粹美无内容而只有形式、无目的、为自身而存在的美。例如:几何图形、弧形线条等,范围狭窄。依存美除了形式还有内容,所以涉及功利计较,是有条件的美。例如:漂亮的花束、吸引人的艺术品等,范围较广。,(4)方式:不通过概念、不涉及利益考虑,却必然能获得普遍的接受,在大多数人那里引起愉悦的情绪。 康德将其归结为共通感,即:人们共同的心意状态。,3、康德的结论:审美是想象力、知性和审美对象三者处于自由游戏

5、的关系中,并因这种关系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艺术论,1、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特征康德:艺术是依存美而非纯粹美。 在对比中解释艺术与艺术活动。a、艺术活动与自然活动自然活动:没有理性意图,自然产生的结果。例如:蜂房艺术活动:以理性为基础的、有意图的自由创造。例如:远古人的用品,b、艺术活动与科学活动科学活动:人类知道了规则就照着去做。科学是知识。可传播。艺术活动:人们即使知道了如何去做,也并不一定就能完成。艺术创造还需要技巧的训练。艺术是人类的技巧。,c、艺术与手工艺目的: 艺术为获得愉快的享受 手工艺赚钱制作方式:艺术活动按照艺术家的主观愿望去创造,愉快手工艺谋生的劳动,无愉悦可言,结果:

6、艺术家与艺术品紧密相连,二者互不可分手工艺劳动者与产品分离后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不关心,游戏说:艺术如同游戏,(1)游戏是自由的(2)游戏中的人有双重身份(3)游戏只是为了愉快,没有具体的目的以上观点直接启发了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游戏说”。 现代思想史上,维特根斯坦也曾提及“艺术与游戏的关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美的艺术,(1)有目的,又无目的 作为依存美的美的艺术,涉及到利益、概念、目的。 但是,美的艺术的目的是引起某种与认识、道德的提升相联系的快感,而不是为了认识某个确定的概念,或者,为了单纯的感官愉快。,(2)不是自然,胜似自然 康德为什么要求艺术要像自然,自然要像艺术?因为: 自

7、然现象让人联想起某种巧妙的有意图的创造,引起了理解力、想象力的自由活动,因而令人愉快,所以才会显得美。,艺术作为有意图的创造物,如果暴露出人工的痕迹,使人看出作者是按照某种规则创作的,就会影响欣赏者理解力、想象力的自由活动,审美快感也就难以产生。 康德最后概括: 成功的艺术作品应当体现“审美理想(Idee)”。,对门类艺术的看法,语言艺术雄辩术 是知性的事情,作为想象力的自由活动而进行。诗的艺术 是想象力的自由活动,作为知性的事情来进行。,造型艺术: 感性直观中表现观念的艺术雕塑(包括雕刻与建筑): 感性真实的艺术绘画(包括绘画与园林): 感性假象的艺术,感觉的自由游戏的艺术音乐:听觉 最能体

8、现感觉自由游戏的艺术。色彩:视觉笑: 也是一种感觉的自由游戏的艺术 从听觉/视觉转向自由想象的心理活动,小结,康德的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的形态相当芜杂 概括了近代以来欧洲重要的和相互矛盾对立的艺术美学理论和知识; 试图调和近代欧洲艺术美学理论的矛盾对立之处; 调和的方式却较为生硬,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悖论依旧存在。,康德艺术与美学理论的核心:“想象力的自由游戏” 以对人类心理的分析建立起关于艺术和审美现象的理论体系; 理论目标:对人类在艺术与审美中的自由状况加以阐释; 人类在艺术与审美中的自由状况集中体现在想象力的活动中。,另一核心:人的理智(“知性”) 康德的原意是: 人的理智是参与到艺术与

9、审美活动去的; 理智与想象力融合,并一起处于自由活跃的和谐状态。 康德关注的“自由想象”绝非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评价,综合性地融汇了古近代欧洲的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的重要观点。开启了近代欧洲、特别是德国艺术美学的新的时代。 以心理自由、审美自由、人类自由为特征、为理论阐述的目标。,直接有关文学理论的观点内容并不显著,但是康德对审美心理机制的分析却有助于理解文学审美中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活动状况。 康德理论对文学心理学、文学美学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康德理论的模糊之处留下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审美心理机制中的悖论是否无法克服?功利价值是否绝对不可能参杂在艺术审美中?审美愉悦是否也可以视为一种功利?,康德理论效

10、应的两面:对艺术创作:对审美教育:对西方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对中国近现代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的转型与发展:对人类世界的艺术审美的实际状况:,三、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文艺论著:审美教育书简(1794)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1795)本人并无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 主要在康德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创作实践发展其文艺学、美学思想。,美论:美育书简,对康德“游戏说”的进一步发展人身上存在的两种因素:感性、理性 与之对应的是人有两种自然冲动: 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感性冲动由人的物质存在而来,促使人力图将内在理性转化为感性的现实追求理性冲动来自人的理智天性

11、,促使人力图使感性欲求获得理智的约束,就理想的完整人格与人性而言,两种冲动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人既要意识到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倾向,又要感受到物质的生存状态。人类文明应当给予人类这两种冲动以合理的抒发渠道,给予人性以完全实现的机遇。,已有文明使得人的两种冲动始终处于分离状态,都在各自强制人心与人的行为,使人陷于不自由的境地。 席勒认为,只有通过“游戏冲动”这第三种冲动,才能消除感性、理性冲动的对立,缓解两者对人的强制。“游戏冲动”指以美为对象的冲动。美是感性、理性冲动的沟通对象,也是游戏的对象。,在游戏冲动中,人既有感性的满足,又有精神创造的愉悦。这种自由创造的游戏状态,就是艺术活动的性质特征。审美

12、自由是自由人性、政治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游戏冲动产生的源泉:过剩精力美育的必要性,文论:文艺发展的历史考察,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古代的诗:素朴的诗 现代的诗:感伤的诗诗从素朴演变为感伤,是人性从和谐演变为分裂的表现。古代,人的感觉和思想较为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相近相同。诗模仿自然,也就易于表现人性。,现代(近代),人的感性与理智分裂,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追求不一致。人性和谐完整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诗表现人性的完整,就需要表现这种理性化状态。诗人对现实就会有感伤情怀。,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区别素朴的诗再现现实,感伤的诗描绘理想;素朴的诗冷静客观描写,诗人甚少主观评论,感伤的诗充满主观情感的描绘,诗人直

13、抒己见;素朴的诗给人印象愉快、纯洁、平静,感伤的诗严肃、紧张。,席勒的分类不符合文学类型的历史变化的实际情况。席勒承认,不论古代现代,既有素朴,又有感伤,还有两者结合的诗。两者结合的诗,是为理想的文艺类型与艺术境界。无论素朴还是感伤,都是片面人性的产物,都无法体现美的精神。,小结,康德的忠实追随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式的思想门徒。美论方面,从心理分析入手,以感性、理性的统一、分立关系为基础,围绕“游戏”心理,建构自己的心理美学理论。美学观与文学观方面,强烈而明显的厚古薄今、褒古抑今的情绪。表现在:重视并夸大审美、艺术对人心、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改良功能。,评价,理论的推理证明成份不足,假说性质明

14、显。现实针对性极强,对人类现实的关怀令人感叹。思想中兼有成熟与幼稚的成份。古典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当显著。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思想演进的过渡。,黑格尔(Hegel 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论的集大成者著作:生前: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身后:历史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美学向往自由,尊崇理性,善于思辩,富有历史感和政治责任感,美学:艺术哲学,艺术哲学作为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部分美学涵概 美学、艺术理论与评论、艺术历史黑格尔:美学=艺术哲学黑格尔不承认人类美感的独立地位,认为美学的含义应当是“美的艺术的哲学”。史论并重,艺术美的本质特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显

15、现”“现外形”、“放光辉”,与“存在”不同美或艺术美是理念与客观实在的统一黑格尔的理念既是世界的实体、本质,又是现象世界里一切事物的灵魂。,美或艺术美是理念(理性因素)与感性显现(感性因素)的统一朱光潜的解释 P468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黑格尔:“艺术内容就是理念,艺术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就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个自由的统一整体。”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感性观照”的形式是艺术美的基本特点 艺术美的特质:形象的鲜明性和感官性 艺术美的创造动力:满足人的心灵自由的需要黑格尔引入“实践”的说法,用来解释艺术创造活动,艺术美与自然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原因:自然与理念的区别 自然美的等级划分:最高的自然美是动物的美,但仍有缺陷艺术美能够达到真正的自由与无限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