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26266240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 ,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琴弦的振幅【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演员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选 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

2、系分析解答,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2甲、乙两人进行 100m 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 10m 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 10m 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分析】设甲的百米成绩为 t,知道甲每次都比乙提前 10m 到达终点,则甲在时间 t 内跑 100m、乙跑90m,可求出二人的速度;若让甲将起点向后 远离原起点 10m,乙仍在原起点处与甲同时起跑,因速度不变,可分别求出二人所用时间,然后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甲用的时间为 t,则速度为 v1= ,乙的速度 v2= = ,第 2 次比赛时,s 1=100

3、m+10m=110m,s 2=100m,因为速度不变,所以甲用的时间:t1= = = t,乙用的时间:t2= = = t,因为 t t,即 t1t 2,因此还是甲先到达终点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明确甲跑 100m 所用时间和乙跑 90m 所用时间相同,然后可求出二人速度,这也是此题的突破点,再比较第 2 次比赛时二人所用的时间就可以了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A用天平称木块的质量 B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C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 D用测电笔辨别零线与火线【分析】 (1)天平在使用时,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智能调节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2)温度计读数时,玻璃泡保留在被测

4、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3)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使用;(4)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解答】解:A、天平在使用时,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智能调节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 A错误;B、温度计读数时,玻璃泡保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故 B 正确;C、此时相当于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故 C 正确;D、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若接触的是火线,氖管发光,若是零线,氖管不发光,故D 正确;故选 A【点评】此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读数、电压表的使用和测电笔的使用,是一道综合题目,但难度不大4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实例:

5、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 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 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照相机中所成的像A反射成像的有 B折射成像的有C属于实像的是 D属于虚像的是【分析】根据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来分析此题【解答】解: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

6、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属于虚像的是;属于折射成像的是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故只有选项 C 正确故选 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解决这类题目需要对光现象有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5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 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控制变量法就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实验研究方法,如图所示的各项实验中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A将两支试管放入一个烧杯中做熔化实验B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平面镜成像实验C将两根电阻丝串联起来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D用一只手捏住物体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分析】控制变量法就

7、是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 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解:A、将两支试管放入一个烧杯中做熔化实验,控制加热条件相同,属于控制变量法,故 A 不符合题意;B、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另一只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是等效替代法,故 B 符合题意;C、将两根电阻丝串联起来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控制电流相同,属于控制变量法,故 C 不符合题意;D、用一只手捏住物体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控制压力相同,属于控制变量法,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对每个选项依次分析,明确每个实例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就

8、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6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磁波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电器设备中,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微波炉 B电磁起重机 CB 超 D电吹风【分析】电磁波是由于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的,所以据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所以据题目中的选项逐个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A、微波炉是利用微波的剧烈震动加热物体的,所以 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故 A 正确;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 B 错误;C、B 超是利用超声传递信息的,故 C 错误;D、电吹风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故 D 错误;故选 A【点评】知道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小希对学习的物理计算公

9、式进行了推导并尝试应用这些公式总结了一些规律,解释了一些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应用推导公式判断出现错误的是()A机械效率公式= = = =判断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B电功率公式P=UI=U =判断 在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来源:学,科,网Z,X,X,KC功 率公式P= = =Fv判断 载重汽车在爬坡时要换用低速档位D压 强公式P= = = =hg判断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分析】根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功率、功率和压强的推导公式,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定性分析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根据 = = = =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与物体被提升

10、的高度无关故 A 正确;B、根据 P=UI=U = 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在电压一定时 ,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即电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故 B 正确;C、根据 P= = =Fv 可知,在功率一定时,速度越小,发动机的牵引力越大,所以载重汽车在爬坡时要换用低速档位故 C 正确D、根据 P= = = =hg 可知,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 D 错误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功率、功率和压强的推导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推导公式在物理学计算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应该熟练掌握8一间 15m2 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11、)A一支粉笔 B一瓶矿泉水 C一名中学生 D一辆轿车【分析】估测出卧室的高,然后计算出卧室内空气的体积,根据公式 m=V 求出空气的质量;然后和选项中各物体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卧室的高约是 3m,则卧室内空气的体积 V=15m23m3m=45m3;根据 可得,空气的质量:m=V=1.29kg/m 345m3=58.05kg;A、一支粉笔的质量大约是 4g=0.004kg,远小 58.05kg,故 A 不符合题意;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是 0.5kg,远小 58.05kg,故 B 不符合题意;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50kg,与空气的质量比较接近故 C 符合题意;D、一辆

12、轿车的质量在 1000kg 左右,远大于空气的质量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单位换算和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物体质量的估测,所以一定要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多积累经验9小满、小希扣小梦按各自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如图所示其中电路图与实验数据不对应的是()A小满 B小希 C小梦 D都不对应【分析】由电路中可知,定值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片左移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和 R 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据此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答案【解答】解:由电路中可知,定值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

13、滑片左移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 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 U=IR 可知,R 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则A电压表并联在 R 两端的电压,当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小满的电路图与实验数据对应;B电压表并联在变阻器两端,当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小希的电路图与实验数据不对应;C电压表并联在电源,当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小梦的电路图与实验数据对应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电压表位于不同位置时其示数与电流表

14、示数变化的对应关系不同10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希玩弹跳杆时由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针对此过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 a 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小希的机械能为零Bab 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在 b 状态时弹力最大Cbc 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希的重力势能Dac 的过程中,小希先加速后减速,在 b 状态时速度最大【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

15、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4)机械能=动能+ 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解答】解:A、据图可知, a 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于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所以机械能不是零,故 A 错误;B、ab 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变小,所以具有的弹性势能变小,即到达 b 点时,弹簧恢复原状,所以弹性势能变为最小,故 B 错误;C、ab 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变小,即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即到达 b 点动能最大,bc 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小希的重力势能,故 C 错误;D、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 b 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变小,即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即到达 b 点动能最大,bc 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小希的重力势能,所以该过程中,小希先加速后减速,在 b 状态时速度最大,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是一道综合题,难度较大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11 )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汽化的缘故 (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