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26597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87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专题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主要内容,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大学生法盲的尴尬,前不久,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强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生在被捕后居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三明日报2002.3.20)而早些时候发生的震惊全国的“伤熊事件”的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刘海洋面对民警的审问时也说:“我觉得好奇不是存心想伤害它或怎么着”这种对法律的麻木无知无不令人震惊。 杀人就要赔命,伤害珍稀动物就要触犯法律。大学生连这种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惊诧之余,

2、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在青少年中普及法治教育还存在着一些滞后的问题。,某大学一学生黄某,看到公寓里的7000余名大学生无处投信,便自制了“爱心邮箱”定点收信,为同学们跑腿送信,不过每封信加收0.2元“路费”。此项服务深受同学欢迎,一方面同学可以较低的费用,解决自己无处投信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给黄某带来不错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北京某高校女生宿舍1号楼有些异常,女生处处小心翼翼,尤其是319宿舍。原因是对面男生楼的一个寝室里有一架高倍望远镜,并且直指319宿舍,319宿舍女生的一举一动都被这些男生尽收眼底。319女生向男生交涉,男生声称自己没有偷看女生,自己的望远镜如何放置,女生没有权利干涉。但319

3、宿舍的女生由于望远镜的威胁,生活受到严重干扰。,讨论,黄某的勤工助学行为是否正当?319寝室的女生权益是否受到侵犯?,案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第八条 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邮政企业根据需要可以委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办邮政企业专营的业务。代办人员办理邮政业务时,适用本法关于邮政工作人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

4、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大学生为何要学法律,同学语录:总感觉法律离自己非常遥远,法律与我何干?学法干什么?不犯法就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要想不被欺,只能靠武力。,当面对物质的诱惑,你会不会产生据为己有的欲望;当面对鲜艳的刺激,你会不会不能抑制青春的冲动;当面对暴力,你会不会手足无措;当面对挑衅,你会不会付诸武力;当面对侮辱,你是否会忍辱偷生;当面对伤害,你会不会束手无策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不应该是“惶惶欲何之”的弱者。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今天,大学生应该懂得用法律、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5、懂得合法合理、适时适度处理大学学习阶段的问题;知道用什么方式、通过什么途径去维护自身的权益。 请大家思考讨论,如果我们生存的社会没有法律,那么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大学生为何要学法律,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意义,首先,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需要。其次,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依法就业创业的需要。再次,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最后,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需要。,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认识到市场经济需要每个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律素质,而增强法律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以德治国的方针。,目的

6、要求,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法的词源 灋,(一)法律的一般含义1.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只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3. 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第一,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体现了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第二,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7、和先进性。 第三,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是以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进行的一种分类。,我国的法律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法律体系的建设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 宪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依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8、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目前,经过了四次修订。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法可以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民商法 民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 经济法 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法 社会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程序法 程序法是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目前的程序法

9、主要有三大诉讼法(即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仲裁法等。,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一)法律制定(二)法律遵守(三)法律执行(四)法律适用,(一)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制定,又称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立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立法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的活动。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活动。广义的立法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有关国家机关不仅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包括国务院、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等。,我国的立法

10、权限,我国的立法权限,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程序,1. 法律案的提出2. 法律案的审议3. 法律案的表决4. 法律的公布,(二)法律遵守(守法) 法律遵守,又称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守法不仅包含履行义务,还包含正确行使权利。(三)法律执行(执法) 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狭义上,专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称为行政执法。,(四)法律适用(司法) 司法,是国

11、家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司法权,审判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及违宪案件的活动。司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几个概念,“法制”和“法治” 依法治国,涉及两个概念:“法制”和“法治”。两个不同的概念,含义是不同的。 法制(legality、legal system)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整个法律上层建筑系统,更多的是就静态意义上讲的;而法治(Rule of Law)即法的统治,就是说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同专制、人治相对立,是一

12、种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是普遍的守法原则,依法办事原则。,“法治”和“人治” 法治和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原则和方略。人治论一般同专制相联系,提倡圣君贤人的道德教化,主张因人而异,对人的行为作具体指引,推崇个人权威;而法治论一般同民主政治相联系,强调统治者通过法律来治理,提倡一般性规则的作用,树立法律权威。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法治优于人治,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要实行法治,要依法治国。,法治的基本理念 (1)法律至上(2)法律必须具有一般性 法律的一般性的含义是:法律对社会生活的一般性调整。法律内容的一般性表述。法律实施中的一般性适用。(3)法律必须具有公开性(4)法律不

13、溯及既往 法律的溯及力,是指法律生效后,对其生效以前未经裁判的或裁判结果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5)法律必须具有稳定性,(6)法律必须清晰明了 法律的清晰明了体现在两个方面:法律语言。其一,准确无误。其二,通俗易懂。其三,简洁凝练。除此以外法律语言还应尽量做到庄重、严谨和规范等。法律内容。法律的内容应该明晰确定,不能模棱两可。(7)法律必须具有统一性 法律具有统一性的含义是:法律体系中的法律规则不能自相矛盾。(8)法律普遍得到遵守(9)审判独立(10)诉讼应当易行,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14、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前提。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关于国家事务的重要主张,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需要全体人民一体遵行的,要作为建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使之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1. 明确政府职能范围。2. 建

15、立一整套依法执政,执法必严的高效行政管理体制。3. 严惩违法、渎职及滥用职权者。(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完善司法体制,必须做到司法公正、违法必究、实事求是、有错必改,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五)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1. 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使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2.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切实保障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权。3. 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4. 高度重视,大力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和制度,包括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以及新闻舆论的监督等。,(六)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所谓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作用下,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或者人民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以及学说理论的复合有机体。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继承人类优秀法律文化成果,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的新型法律文化。,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节回顾,学习思考,1.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