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与学生的发展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261748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课程与学生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课程与学生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课程与学生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课程与学生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程与学生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程与学生的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05 高中语文教与学 西 IN五 高中语文课程与学生的发展 戴方文 一、确立高中语文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独特支持 作用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学校课程追求的永恒价值。 语文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主干学科,因其自 身独特的课程内容和学科特征,在促进学生特定领 域的发展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能。探究语 文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对学生发展的独特支持作 用,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 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语文课程自身的建设与 发展。 寻求语文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独特支持作用,首 先要明确学生发展的具体内涵。人的发展是一个终 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是个体在学校学习期间这一 特定阶段的发展。所

2、谓发展,指的是个体随着年龄 增长,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心理和行为不断得以改 造,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它是个体外显行为与 内隐心理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并非人的所有变 化都可称为发展,只有连续的、不可逆的、稳定的变 化才属于发展。描述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 一类,在小学阶段还可以;到中学阶段,特别是 高中阶段,所出的练习需注意开启学生的智力和培 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有位中学老师出了这样 一类练习:“请查一下词典,冷酷无情里的酷在 词典里属于酷的哪个义项,并扼要说明理由。”这 样的练习题就很好,符合上面所说的要求。关于作 文,尽可能不要采取命题作文的方式。 四是课外阅读的指导。当务之急

3、是要改变目前 学生不读书的状况。学生不读书不看报,不接受点 熏陶,语文水平怎么能提高?怎么会有较高的语文 素养?我们当教师的常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 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没有输入,哪有输出?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也是这个 道理。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语文老师、学生家长都 得关注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发现”的乐趣见人教论坛wwwepe 以前侧重于认知发展角度,近几年,随着学生社会性 发展研究的深人,更加注重将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 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所以,本文谈及的学生发展, 指的是个体在学校学习期间,在环境和学校教育影 响下,认知与社会化不断得以改造,日趋完

4、善和复杂 化的变化过程。就认知领域看,学生发展的主题主 要包括认知发展、智力发展、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 也研究情绪发展,但多数研究者把知情意看作一个 整体,本文也将情绪发展归为认知领域)、语言发展 等。就社会性发展看,学生发展的主题主要包括社 会认知发展、自我的发展、个性发展、性别角色发展、 道德发展等等。学生发展与语文课程高度相关的主 题包括语言发展、认知发展(侧重于社会认知发 展)、情绪发展、自我发展等等。 寻求语文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独特支持作用,还 要结合语文课程内容和学科特征,探讨其对学生发 展的作用方式。 语言知识,读写技能,文学常识,文学欣赏技能 以及广泛的自然、社会、人文知识的语文

5、形态,构成 cornen200 7 726 2冯胜利汉语书面用语初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社,2006年版 3李宇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成为社会的新理 念中国教育网,2007年8月16日 4陆俭明再谈要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审视语文教 学见何国祥主编语文教育的反思(2001年国际语文教 育研讨会论文集) 5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陆俭明语文教育之症结与出路课程教材 教法,2006年第3期 7陆俭明语文教学定位应定在哪里?语言文字 应用,2007年第3期 8童庆炳不要错过历史机遇见王丽编中国语文 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陆俭明,北京大

6、学。 【原文出处】语文建设(京),20091143-45 5 帮 赢虫煎 熬与 一星 一 cH NEsE TEACHINGAND LEARNINGINSENIoRHIGHSCHOOL 语文课程庞杂的知识和技能系统。语文课程内容的 综合性决定了语文课程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全面性和 复杂性。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看,语文是 一门侧重于语言应用和人文熏陶的课程。它不执着 于语言和言语知识的完整建构,注重有限知识向言 语技能的实际转化;它不追求社会与人文知识的系 统讲解,旨在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的、人文的经验和 情感的内心体验与感悟。因此,审视外物(主要是 文本)、内省自我、整体感悟是语文课程作用于学生

7、 发展的独特方式。 综合语文课程与高中学生发展高度相关的发展 主题,以及语文课程支持学生发展的独特方式,我们 可以看出,语文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独特支持作用表 现为:语文课程直接支持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借助 语言,在社会交往和言语应用(理解与表达)中,通 过审视外部世界和内省自我世界,获得自我与社会 性全面整体的快速发展;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语言 既是发展的工具,也是发展的目的。 下面就上述内容及高中语文课程与学生发展密 切相关的发展主题作概要性探讨。 二、支持学生的语言发展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首 要任务 在学生发展的众多主题中,语言发展是语文课 程独立支持的发展主题。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语

8、文课程面临 的最大困惑在于:确定学生各个发展阶段语言发展 的先后次序和发展主题,据此提出促进学生语言发 展的有效教育策略。 发展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语 言发展大致经历这样一个过程:5个月左右处于呀 呀学语阶段,l0个月进入“一词期”(如“狗”),l2个 月进入“叠词期”(如“狗狗”),l8个月进入“电报 句”(“妈妈狗”)阶段,2岁的儿童能够说出完整的 句子,3岁时掌握理解与表达的初步技巧,5岁的儿 童已经能够用口语与成人进行有效的交流,l3岁时 儿童的语言发展已经相当完善,不存在与成人沟通 的障碍;从儿童到成人的语言发展,1215岁是“语 言变化时期”。 几乎所有的发展心理学家

9、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 儿童早期语言的发展研究方面,儿童后期(1518 岁)语言发展的研究近几年才成为语言学和发展心 理学研究的热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中生语言 发展研究的滞后。 6 对儿童语言的发展研究一般从语义的发展、语 法的发展和语用的发展三个维度展开。基于民族共 同语的语音规范,词汇的进一步丰富和词义理解的 精细化,根据语境对词语语境义的推断,句子语义的 语法推断和语境理解,语法结构的丰富和句式的发 展,会话规则的内化和语用技能的掌握等等,构成了 高中阶段学生语言发展的主要方面。综合起来看, 书面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语用技能的发展,是高中阶 段学生语言发展的重点。 高中阶段学生语言发展的重

10、点首先是由个体语 言发展的一般逻辑决定的。在儿童母语习得和学习 过程中,口头语言的发展是先于书面语言的,促进口 头语言发展的主要动因是儿童的交往而不是语言课 程的教学。书面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语言,是 在识字教学基础上展开的系统学习的语言类型。尽 管现代汉语“言文合一”,但文字作为第一媒体,使 口头语言突破口耳相传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全时空 的传播,并形成了现代文人操持的书面语言系统。 书面语言所承载的人类的历史经验、人文传统、生命 感悟、精神类型,与个体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 交融碰撞,构成了书面语言独特的语义内容,也使书 面语言成为学生语言发展高级阶段的语言类型。书 面语言的理解(主要是

11、阅读)和表达(主要是写作) 是高中学生语言发展的重点。 其次,高中阶段学生语言发展的重点是与学生 的自我与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的。自我与社会性发 展是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重要主题。自我概念的形 成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学生开始构建自我与外部 世界的意义关系。高中学生在反观自我,审视自我 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意义关系时,总是寻求使 用恰当的语言来表征和阐释这种关系,这种表征和 阐释以内部语言的形式内隐为学生的自我意识,以 外部语言的形式外显为学生的自我表达。高中学生 语言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精神,是学生自我发展水平 在语言层面的显现。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以语言文 字为中介,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实现的,因此

12、,语言 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工具。以语言文字为中 介的人际交往的有效实现,需要遵循社会约定的会 话规则,并恰当地使用理解与表达的语用技能。人 际交往的频繁以及交往面的不断扩大,促进了高中 学生语用技能的发展。体察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 和会话语境)要素,选择语用技能,实现有效的人际 交往,是高中学生社会性发展在语言层面的表现。 20105 高中语文教与学 a 矗 极 IN HIGHSCHOOL一 高中语文课程要顺应并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兼顾语义、语法、语用发 展的方方面面,也要突出书面语言和语用技能发展 的重点。在课程结构上,要在强调高中阶段语言共 同基础的同时,增

13、加课程的选择性,以满足学生随着 自我与社会性发展带来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课程 实施与管理上,要充分挖掘日常生活和学生精神生 活、文化生活中的语言素材,结合教材中的语言和言 语材料,整合成素材型课程资源,满足并促进学生的 语言发展。在教学策略上,要寻求促进学生语言发 展的有效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交流(包括同伴、师 生、读者与作者)分享、体验感悟”是语言发展高级 阶段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在积累基础上的细化 和分化也是成熟的书面语言学习必要的方法。 三、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高中语文课程重 要的育人目标 引导社会认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高中 语文课程重要的育人目标。 高中阶段是学生社会化进程

14、急剧发展的时期。 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在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影响下, 儿童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并逐步达到这 种要求的过程。一个理想的社会需要在强调社会共 同要求的同时,发展起一种容纳个人创造性,包容个 人合理追求,使得社会自身不断改革的机制。因此, 培养既认同社会规范、社会核心价值、社会责任感, 又具有个人创造性和生发社会变革动力的现代公 民,成为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目标。 个体社会性发展是以社会认知发展为前提的, 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都是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引导社会认知,培养相应 的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责任感是语文课程促进 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面

15、。 社会认知是对社会对象的认识,包括对他人、群 体、自我、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社会规范、核心价值 等事物的理解和推断。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学科以自然为认知对象的“物认知”相区别,社会认 知执著于对“人与社会”的认知。尽管个体的社会 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由认知的一般水平决定,但 社会认知毕竟不同于“物认知”。很多学生“物认 知”水平高,数理化成绩好,但对人、对人际关系、对 自己、对社会角色一窍不通。就人的终身成就看,社 会认知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既要有很高的“物认知”水平,也应该具有很高的社 会认知水平。高中生社会认知水平的提升有赖于语 文和其他人文学科的共同支持,但

16、语文课程对提升 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的支持作用更为全面,更为完 整,更加有效。 语文课程中的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不仅仅为 我们提供了语言学习的素材,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丰富的认知他人、群体、自我、人际关系、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核心价值的窗口。文本解读的过程实质 上就是一个解读社会、认识他人、审视心灵、体验情 感、认同规范、衡量价值的过程。小说阅读中对人物 形象的把握,诗歌鉴赏中对形象意蕴的审美体验,戏 剧欣赏中经历的传奇人生,以及散文阅读中对作者 自我世界的洞悉,无不是引导学生进人一个以“人 和社会”为中心的世界,并从中理解社会,感悟人 生。可以说,语文课程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支持作 用,不仅仅止于提升社会认知,还整体作用于学生的 社会情感、社会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对社会规范的 批判与认同等方方面面,它的影响是全面的、综 合的。 树立语文课程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