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中毒的预防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261318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中毒的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中毒的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中毒的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中毒的预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牙饲料与种植 生产适宜不同动物、不同生长阶段、针对性强的益生 菌产品,成为益生菌研究应用的重点之一。is1 4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41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用微生态制剂的菌种(除少量如芽孢杆 菌外)在稳定性方面都存在缺陷,运输过程及长时间 存放对菌体活性的影响也很大,这些都是发展微生 态制剂必须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在保证其生理功能 的前提下,筛选耐高温菌株及采取特殊的加工工艺 是今后微生态制剂生产的努力方向。所有菌株仅局 限于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几种,必须着力开发新的 有益菌种,更好的建立健康的养殖体系服务。 42发展前景 人类的发展正是人类同自然不断平衡协调的过 程,在水产品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

2、今天,将生物技 术用于水产养殖业,充分利用益生菌的生物特性,是 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人类在开发利用自 然资源的同时,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密,协 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提到了 人类的议事日程上来。利用益生菌作为水产动物的 饲料添加剂,掀起了养殖业的绿色革命,是人类将自 身健康发展融入到保持生态平衡的大主题的飞跃。 参考文献 【l】杜震字,刘永坚,何建国,等水产动物益生菌研究进展忉中国微生 态学杂志,2002,14(1):56-:-60 【2】石军,陈安国,邵明丽益生菌在水产养殖种应用的研究进展叨粮食 与饲料工业,2002,(4):2931 【3】日;宝生,林炜铁,杨

3、继国,等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啪水产科 学,2004,23(7):39-41 【4】刘敏,韩英。马旭洲,等益生菌制剂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应用的研 究进展【J】水产学杂志,2003,16(1):7379 【5J奚锐华,齐风兰水产动物饲料中益生菌的应用与发展咖冲国水产, 2001,(5):3335 【6】余勇,李会荣,李筠,等益生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中国水 产科学,2001,8(2):9296 【7J罗辉,潘康成,倪学勤,等微生态制剂对水生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IJ饲料工业,2005,26(4):3638 【8】王华,陈有荣益生菌和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113(

4、3):181182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中毒的预防 李彦云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南坊兽医站276000) 霉玉米、花生中含有许多毒素,危害最严重的是 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等。当饲料中 含有微量毒素就会引起猪只拒食、呕吐、假发情、死 胎、生长缓慢,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引起继 发感染。其中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强,是世界公认的 分布最广、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毒素之一。长期食 入含有此类毒素的饲料可使动物食欲降低、母猪不 发情、屡配不孕、流产、死胎、食欲不振、呕吐、皮炎 等,甚至损害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发生肝癌、肾癌 等病变,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不 仅直接危害畜

5、禽动物机体健康,还可以转移到畜禽 产品(肉、奶、蛋)中,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 大的危害。 1危害 11降低采食量 黄曲霉菌所严生的 而降低其营养价值。同日 因素作用所产生的代谢 匦 养殖技术顾问20108 ,可导致饲料养分损失,从 与饲料自身所含酚和其他 物,可使饲料的感官性质 恶化,导致适口性差。黄曲霉毒素可降低淀粉酶及蛋 白酶、脂肪酶在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各 种核酸时的作用,破坏消化酶的活性,阻碍机体对基 本营养物的吸收。造成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减退,营 养不良,贫血,增重减缓和生长发育停滞等。据报道, 给1日龄肉鸡饲喂含075毫克千克黄曲霉毒素的 日粮,28天后即发现鸡体增

6、重和采食量明显下降。猪 对黄曲霉毒素的耐受性比家禽稍高些,当黄曲霉毒 素浓度超过O4毫克千克时,采食量和El增重随日 粮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增加呈线性降低。 12损害组织器官 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肝毒素,对所有动物 都可造成肝损伤,主要表现为肝小叶中心坏死,胆囊 水肿,黏膜下肌层和浆膜下积液,常因严重肝脏出血 而死亡。黄曲霉毒素能抑制磷脂及胆固醇的合成,影 响脂类从肝脏的运输,使脂肪在肝脏内沉积,引起肝 肥大。但在家禽中毒早期肝脏先萎缩,随着时间的延 长,由于脂肪在肝脏沉积才出现明显肝增大。牛在黄 饲料与种植 曲霉毒素中毒时,除肝脏损伤外,无色素沉着,皮肤 对光敏感,下颚水肿,下痢,有时还出现

7、严重的角膜 结膜炎。 13抑制免疫机能 黄曲霉毒素可使畜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力 降低,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使疫苗接种失败。据报 道,鸡主要免疫反应的降低程度与饲喂黄曲霉毒素 的剂量有关,以l0毫克,千克剂量添加的黄曲霉毒 素能抑制血凝的形成,使鸡的胸腺和法氏囊分别减 轻55和33。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5毫克的黄曲 霉毒素后发现,鸡的免疫组织能产生与兔红细胞发生 反应的凝集素,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如IgG和IgA 抗体滴度降低。肉鸡采食025070毫克千克黄曲 霉毒素后,可使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的抗体效 价降低。 14致癌和致畸 黄曲霉毒素具有明显的致癌和致畸的能力。据 报道,用含有黄曲霉毒

8、素15毫克千克的饲料饲养 大白鼠68天,即可诱发肝癌。除肝癌外,在其他部位 也可诱发癌瘤,如胃腺癌、肾癌、乳腺癌、卵巢瘤等。 2预防措施 21饲料霉变的预防 选用和培养抗菌的饲料作物品种,不同的饲料 作物品种对霉菌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培育抗菌性饲 料作物品种,可使饲料作物受霉菌侵染的几率大幅 度下降。 从花生分离到的黄曲霉有809O能产生霉 素,远远高于从其他作物分离到的黄曲霉。所以在连 续种植花生田地的花生,黄曲霉污染率高,黄曲霉素 的含量也高。如果采取轮作等种植技术和适当的收 获方法,可降低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 饲料及原料应贮存在库房内并要分类分等贮 存,库房应通风良好,保持环境干燥,缩短

9、储存时间, 特别是在南方梅雨季节,饲料不宜储存过久。有条件 的饲料仓库可实行气调防霉,即采用缺氧或充入二 氧化碳、氨气等气体,运用密封技术控制和调节储藏 环境中气体成分,使环境缺氧,霉菌生长受到抑制, 孢子不能萌发。 尽量缩短贮藏期,努力加速饲料周转这些措施 外,添加化学防腐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饲料防 腐剂使用的化学品种主要有有机酸、有机酸盐和有 机酸酯,如丙酸和丙酸盐、乙酸和乙酸盐等。 霉菌对射线反应敏感,利用射线照射可控制饲 料中霉菌的发生。据报道,把雏鸡饲料采用 一射线 进行辐射处理后,将其置于温度30、相对湿度80 条件下贮存1个月,结果霉菌没有繁殖,未发生霉 变。而未经辐射处理的

10、雏鸡饲料,在同样条件下存放 1个月,霉菌可大量繁殖。 22霉变饲料的脱毒 已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花生饼等谷物, 在使用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脱毒处理。生产实 践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氨气处理法。在18千克氨压、27-82C状态下, 谷物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索可除去98-100,并且使 日粮中的含氮量增加,也不破坏赖氨酸。给畜禽饲喂 这种日粮既安全又增加营养,其动物组织中也不会 出现有害物质残留。 热处理法。污染玉米在145160(2条件下烘烤 30 6O分钟,可减少6080的毒素,爆炒可使黄曲 霉毒素B。含量减少60。用稀氨液先处理一下玉米, 再将其蒸煮烘干或晾干,可除去99的

11、黄曲霉毒素 Bl。 氢氯化钠或碳酸氢钠处理法。用05一10的氢 氧化钠溶液处理受黄曲霉污染的玉米24l,Bq,玉米 中的黄曲霉毒素从235微克,千克降至2O微克,千 克。用l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霉变的花生、豆类等, 可除去98的毒素。 石灰水浸泡法。将过120目筛后的石灰粉按 0810的比例掺入发霉饲料中(玉米、高粱等籽 实类饲料要粉碎),然后将掺人石灰粉的料和水按 1:2倒人容器中搅拌1分钟,然后静止58bn,-J,将 水倒出,再用清水冲洗23次,一般脱霉率可达91 以上。 吸附法。在霉变的饲料中添加一些粘土类物质 (如水合硅铝酸盐、沸石、海泡石、麦饭石以及凹凸棒 石、膨润土等),是消除霉菌毒素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而且这种方法兼有体外吸附和体内抑制霉菌毒素的 能力,是目前最常用的脱毒法。 营养素法。维生索缺乏可加剧黄曲霉毒索中毒, 反之便会减弱或失活。所以在配合饲料中需加倍添 加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 生素K含量更需提高,以缓解黄曲霉毒素的中毒效 应。补加烟酸和烟酸胺,可以加强谷胱甘肽转移酶的 活性,增加解毒过程中与黄曲霉毒素B。的结合。 生物法。 曲霉毒素的毒 霉、米根霉、葡 【生物的转化作用降解黄 I勿系菌种有乳酸菌、黑曲 莹毛菌、橙色黄杆菌等。 养殖技术顾问20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