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自***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25.10KB
约13页
文档ID:26216284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_第1页
1/13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一、生平简介叶绍钧(1894-1998),后改名为圣陶,江苏苏州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他主要作品:1921年-1937年期间:《隔膜》(1922)、《火灾》(1923)、《线下》(1925)、《城中》(1925)、《未厌集》(1928)、《四三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早期童话集《稻草人》、30年代的《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等童话集1929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创作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较有影响的小说二、叶绍钧小说的主要内容:1、早期小说:爱与美的泛爱主义2、叶绍钧的短篇小说成就: “教育小说”与“教育小说家”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短篇《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倪涣之》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正如茅盾所说:“在叶绍钧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也就是描写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几篇;现在还深深的刻在记忆上的,是可爱的《潘先生在难中》,这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社会意识,卑谦的利己主义,precaution,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等等心理描写的很透彻潘先生之类代表了“在虚惊来了的时候最先张皇失措,危险过去后就最先哈哈大笑,揉揉肚子就将理想折扣为零的妥协主义”。

叶绍钧这一类的短篇小说还有:《饭》、《校长》、《城中》等代表作长篇小说:《倪涣之》 4、农民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多收了三五斗》写于1933年,写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现象例文:“旧毡帽朋友今天上镇来,原来有很多的计划的洋肥皂用完了,须得买十块八块回去洋火也要带几匣洋油向挑着担子到村里去的小贩买,十个铜板只有这么一小瓢,太吃亏了;如果几家合买一听分来用,就便宜的多陈列在橱窗里的花花绿绿的洋布听说只消八分半一尺,女人早已眼红了许久今天粜米就嚷着要一同出来,自己几尺,阿大几尺,阿二几尺,都有了预算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面蛋圆的洋镜,一方雪白的毛巾,或者一顶结得很好看的绒绳的小囝帽难得今年天照应,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把一向捏得紧紧的手稍微放宽一点,谁说不应该?缴租、还债、解会钱,大概能够对付过去吧;对付过去之外,大概还有多余吧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有些人甚至想买一个热水瓶这东西实在怪,不用生火,热水冲下去,等一会倒出来照旧是烫的;比起稻柴做成的茶壶窠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例文:“‘乡亲’还沽了一点酒,向熟肉店里买了一点肉,回到停泊在万盛米行船埠头的自家船上,又从船梢头拿出咸菜和豆腐汤之类的碗碟来,便坐在船头开始喝酒。

女人在船梢头烧饭一会儿,这只船也冒烟,那只船也冒烟,个个人留着眼泪小孩子敞口朝天的空舱里跌跤打滚,又捞起浮在河面的脏东西来玩,惟有他们有说不出的快乐”叶绍均说“写作是一件苦事情,慢慢写……一天一篇的事情似乎从来不曾有过”下笔向来是慢的;写了一节要重复诵读三四遍,多到十几遍,其实也不过增减几个字或一两句而已”按我的想法,讲究的内容惟有装纳在讲究的语言里头,才见得讲究,这儿所谓语言,少到一词一句,多到几千言几万言几十万言,一起包括在内换句话说,讲究的语言就是讲究的内容的具体表现脱离了语言的内容是甚么,我不知道,总之不是文艺了”小说开头,借一只苍蝇,写他们的活动背景:“电风扇嗡嗡翁,好像在梦里一个苍蝇敏捷地停在玻璃杯口,想尝尝柠檬汽水什么味道;但是不等那几个给卷烟熏黄了的指头拂过,它又飞到窗沿上观赏大上海的夜景去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