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大连)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208753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大连)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大连)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大连)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大连)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大连)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大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大连)(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行动导向教学,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徐涵教授,一、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及反思二、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三、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行动导向教学,一、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及反思,(一)现状 1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普教化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2对职校生的特点缺乏准确的认识,教学常常出现“去学生化” 3教学有效性缺失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比较低有关调查显示,在职业院校的理论课教学中,约有9.8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有54.3的学生能够参与大部分课堂教学活动,有21.3的学生只能参与一半课堂教学活动,有14.6的学

2、生仅仅参与少数课堂教学活动。 在职业院校的实践课上,情况稍有好转,约有16.8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有61.1的学生能够参与大部分课堂教学活动,有16.5的学生只能参与一半课堂教学活动,有6.1的学生仅仅参与少数课堂教学活动。,(2)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以讲授法为主,实践性教学方法缺乏,(3) 师生互动较少 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中,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满堂灌、一言堂现象相当普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应有的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4)教师参与和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较少 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对于他们的职业技能养成和社会化发展都具有举

3、足轻重的作用。在现行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学校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意义并没有足够的关注,更少有精心的设计。 教师较注重对学生进行常规学习的课外指导,而对于与学生职业有关的课外活动组织较少;而且,随着活动的职业性含量增加,教师参与和指导的频率明显降低。,(二)职业院校教学现状反思,1.对传统“知识传递型”教学认识论的留恋和依赖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所谓“教学”无非是精通知识的教师向未成熟的学生传递知识的活动。即便在今日,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识传递型”教学认识论 。,2.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本质没有充分把握 职业院校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

4、才。职业院校的教学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型教学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完整的做好一件具体的事情,形成一种具体的技能。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能力的形成,而那种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式的教学形式,显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3.客观条件的限制 (1)学校的客观条件存在缺陷。实习车间的建设、实验仪器的配置、实习经费的缺口等等。 (2)教师队伍自身的限制。 缺乏教学教育能力和实践经验,二、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一)有效教学

5、的关键因素 从学生的学习的角度来说,有三个方面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 第一,学生必须参与学习过程; 第二,学生必须接受学习过程(即具有动机,或有学习的意愿,对学习过程有反应); 第三,学习过程必须适于学习的发生(具体考虑到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理解)。 这三个方面是学习发生的基本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有效教学关注的就是那些促进或阻碍教师努力实现这三个条件的因子。,(二)有效教学的表现,1.有效教学强调给予学生真正的帮助和提高 在我国当下的各类教学行为中,“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也累”的现象时有表现。这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不仅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且会贻误学生的良好发展,也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

6、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而不是以教材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给予学生真正的帮助和提高。英国学者基里亚科(C kyriacou) (1986)在学校有效教学专著中指出:“有效教学主要关心由某种教育活动怎样最好地促进了学生的理想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准确而又全面的把握学生的特点,从而有的放矢的实施各种教学行为。,2.有效教学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检验教学成败与教学效益的关键指标。在这里,“有效”具有三层含义:一是有效果通过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如果某种教学活动有结果,它就是有效果的;教学活动若没有结果,那么活动就是无效的。二是有效益教学结果所

7、带来的利益。如果某种教学活动的结果是预期的,是好的,那么该教学活动即是有效益的;若教学活动的结果是非预期的,是坏的,那么该教学活动就是无效的。,三是有效率单位时间内教学活动的效果。如果单位时间内教学活动所达到的效果大,则该教学的效率高;反之则为低效或无效教学。 可见,教师的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3.有效教学关注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能力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

8、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人民教育2001年第6期。)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积极反思和持续追问,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对教学的反思是教师追求有效教学的积极表现。杜威十分推崇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他把行为分为“常规行为”( routine action )和“反思行为”( reflective action )。常规行为受传统、习惯和权威以及群体规则和期望等因素的支配,相对静止,对重心和环境的改变缺乏反应;相反,反思行为隐含有不断的自我鉴定和提高的意愿,意味着灵活性、认真

9、分析和社会意识。 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日益成为现代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时代话题。,(三)有效教学之学生观,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正确认识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的生态环境并不能令人满意,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对职业院校、职校生的歧视和误解,加之职业院校的生源确实不容乐观,这种现状常常影响到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行为。,表面看来,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基础知识掌握不太扎实,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等等,常常给人一种不愿学习、学习动力不足的感觉。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隐含着各种不同的原因。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因为他们不适应传统的学科式的教学方法,进而表现为学业上的

10、落后。但并不能因此就断定他们缺乏聪明才智。因此,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职业学校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1相信学生能够成功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和效益。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期望和肯定,是一种教育力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要树立相信学生能成功的职教学生观 。 相信学生能够成功,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而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肯定。在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期望在学生成长中的巨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加州旧金山市奥克学校(Oak School)的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望最终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那

11、些教师对其期望高的学生(即使这种期望没有现实的基础),一般能够做得更好。布罗菲(Brophy)和伊夫特森(Evertson)主持的“德克萨斯有效性研究方案”的实验,以及克雷纳(Crany)和梅伦(Melton)在英国初等学校对4300名儿童进行为期4年的纵向研究等都支持了这一观点。 这正是“期望教育”的观点。,其实,“期望教育”的实质是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有独特的兴趣、爱好、特长,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和获得成功的要求,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创造潜力,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欲望。,教师要不断地给予学生带有激励性、及时性、

12、正效性的评价,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自我发展的主人,帮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使优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落后生也能拾级而上,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取得教学的良好效益。,2全面而又正确的认识职校生的特点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德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认为,人的智能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每个人都至少有七项智能,即(1)语言智能听、说、读、写的能力;(2)数理逻辑智能有效利用数学进行推理的能力;(

13、3)音乐智能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4)空间智能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5)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的能力;(6)人际交往智能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7)自我认知智能认识、了解和反省自己的能力。这七项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也正是由于智能组合类型的不同,所以,每个人学习类型及智能类型都是独特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注重学生语言和逻辑数学能力的培养,淡化甚至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锻炼,对于那些语言和逻辑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适应的;而且,由于个体的差异,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表现出自己良好的一面,于是

14、就出现了所谓的“差生”。,职业院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而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缺乏聪明才智,也不能说明他们就比别人笨,只是因为他们不适应学科式的教学方法。其实,他们的专业意识强,尝试欲望和动手能力都不差。,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既然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应该再有所谓的“差生”存在,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全体学生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不同优势智能领域的才能的充分展示,使他们的优势潜能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3让学生成为

15、教学的真正主人 在教学中,教与学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显示其存在和价值,学生的学也有赖于教师的教才能获得理想的进步和效果。因此,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离的教学统一体。然而,教是为了学,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进步。因此,在教与学这对矛盾统一体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决定因素。,后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对话的交互主体,倡导教师和学生发展平等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存在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时而作为一个教育者,时而作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可以作为教育者;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这种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必然要冲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人,树立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服务意识。,职业院校的教学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型教学活动。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而那种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式的教学形式,显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质上就是要求教育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等,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只起一个帮助者的作用。,三、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行动导向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