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1(岳麓版必修二)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208533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0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1(岳麓版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1(岳麓版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1(岳麓版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1(岳麓版必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1(岳麓版必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1(岳麓版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1(岳麓版必修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开始本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伊娃”这个朋友。伊娃,1914年2月14日出生,生活在莫斯科郊区的农村。今天将由伊娃这个虚拟的历史人物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感受体验那段逝去的历史。,第一章 (1918年)旁白:我的回忆要从一个饥饿的早晨说起。父母一大早就出去挖野菜了,这几天挖的野菜越

2、来越少了。我和隔壁的小戈尔正坐在我家屋前百无聊赖,饥饿的感觉侵蚀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我们连抬手赶走头上乱飞的苍蝇的力气都没有。小戈尔的父母本来在城里一家工厂上班,但不久前工厂已经停工,每天只能领到几个小面包。之前我们整天缠着父母要吃的,可大人们说国家在打仗,没有太多的东西吃.再过了不久,村长到家里来说,现在我们国家正面临敌人的侵犯,为了我们新的政权,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一切为了前线”,以后各家各户除了留下口粮、种子粮、饲料粮之外其他多余的粮食都要交给国家。而且不参加劳动的人不可以吃饭。当时我还很小,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只盼望着我们赶快打胜仗,战争早点结束,我可以天天吃上饱饭。.,战时

3、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伊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伊娃,1、伊娃他们为什么挨饿?2、“一切为了前线”,当时苏维埃政府除了征收余粮和强制劳动之外,还有其他措施吗?3、最后战争是哪方取胜了?伊娃“天天吃饱饭”的愿望有没有实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国际、国内P64第一段,农、工、商、分配P64第二段,积极、消极P64第三、四段,特点:超越生产力水平,违背经济规律。简单直接过渡!,第二章(1921年)旁白:战争已经结束有一个年头了,我依然没有天天吃上饱饭,父母说是因为家里绝大部分的粮食都交给国家了。.有一天的上午,我的好朋友小戈尔很高兴地跑来跟我说,他

4、爸爸明天开始就不到城里的工厂上班了,打算在村里开一个卖日用百货的小商店。当时我很纳闷,平时我们牙膏肥皂等生活品不都是由国家集中分配的吗?怎么可能有人去他家的杂货店买东西呢?但小戈尔说肯定有人买,因为他爸爸说现在已经是新的经济政策了。我还是不敢相信,我估计肯定办不下去。.中午妈妈下地回来也是很高兴地对我说,只要她和爸爸勤勤恳恳种地,很快我就可以天天吃上饱饭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很期待。,新经济政策时期的伊娃,1、战争胜利结束了,为什么伊娃还会挨饿?2、小戈尔家的杂货店能办下去吗?伊娃妈妈说的话能实现?为什么? 3、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苏联,你会更喜欢哪个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

5、经济政策“新”在那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伊娃,新经济政策背景:,新经济政策内容:,新经济政策意义:,经济、政治P65第一段大字,农、工、商、分配P65第三段大字,理论、实践P65第四段大字,特点:符合生产力水平,符合经济规律。逐渐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余粮征集制,固定粮食税,国有化、小企业监督,允许资本家和私企存在,取消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强制劳动,按劳分配,违背经济规律,直接过渡,符合经济规律,间接过渡,积极、消极,理论、实践,1924年1月21日,莫斯科的冬天,列宁因病逝世,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列宁,为这个新生的政权耗尽了精力,是谁接过了

6、列宁的重担呢?又有哪些新举措呢?,斯大林模式时期的伊娃,新官上任三把火,缔造“计划经济”模式,措施:工业化、农业化、五年计划,斯大林模式时期的伊娃,第三章(1930年)旁白:时间过得真快,我已经16岁了,正在读中学。自从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有一天,在政治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等很多国家 发生了很严重的经济危机,所有的经济部门都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银行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好多人无家可归。但老师叫我们不用担心,我们国家不会发生经济危机,这些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是因为它们是人吃人的剥削的资本主义社会,我们不一样,我们有伟大的领袖斯大林,我们的

7、计划经济是最好的。.,斯大林模式时期的伊娃,1、请同学们帮助伊娃回忆一下,他们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在经济方面有哪些新体制? 2、“计划经济”真的是最好的吗?我们通过以下三则材料来分析一下:材料1: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归来后说:“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材料2: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材料3:永恒的惊叹号: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根据以上材料及课本谈谈斯大林的经济体制给苏联和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经

8、济手段、管理手段,积极:,实现工业化苏联强大。,消极:,比例失调、人民不满、体制僵化,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和教训,经验(成),教训(败),从积极作用中概括,从消极影响中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挥重要作用,比例失调、人民不满、体制僵化、,处理好农轻重比例关系,注意维护人民利益,计划市场结合、遵循经济规律,总之: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邓小平如何为社会主义把脉,材料1: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

9、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课后“阅读与思考”材料2: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课后“阅读与思考”材料3: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课堂小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体制,要从国情出发,要从生产力出发,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直接过渡),(间接过渡),(高度集中),课堂小结,(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然性?,(2)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及经验教训?,新经济政策背景:,经济、政治,表现:,经验(制度优越),(4方面课本P66),教训(比例、人民、规律、总之),(以党代政、权利集中、民主法治不健全),(个人崇拜),经济,政治,思想,悉尼自助游 悉尼自助游 fwaetyn5,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