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修辞手法课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208437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0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关修辞手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双关修辞手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双关修辞手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双关修辞手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双关修辞手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关修辞手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关修辞手法课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修辞手法,二、双关(一)什么是双关?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某些词语具有明暗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法。例如:祝:一山又一山,梁:前面到了凤凰山,祝:凤凰山上百花开,梁:缺少芍药和牡丹。祝:梁兄若要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要摘也不难。梁: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路远迢迢怎来攀。(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二)双关的类型根据双关的构成条件,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1谐音双关是利用音同音近的条件构成的双关。历史上任何一位有杰出成就的作家都会直接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没有楚地民歌的滋润,就没有屈原的九歌创作。唐代诗人刘禹锡也是如此

2、,他的作品不少是受了民歌的影响,其中有的就利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竹枝词:杨柳青清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宋代苏东坡才华过人,耳闻目睹,喜笑怒骂,无不成诗,他的作品中有不少利用了谐音双关修辞手法的例子。例如在一次宴会上,他就席上之物,眼前之事,挥笔题诗一首:莲子劈开须见薏,揪枰著尽更无棋。破衫却有重缝处,一饭何曾忘却匙。(苏轼席上代人赠)刘禹锡的那首诗,只是在最后一句用了双关,而苏轼的这首诗,每一句结尾处都用了双关。“薏”(莲子的仁)谐“意”,“棋”谐“期”,“缝”谐“逢”,“匙”谐“时”。全诗诗意不是很高,远不能和刘禹锡的竹枝词相媲美,

3、但是却非常巧妙自然,幽默生动。,有个地主有数目土地欲租给张三种,除地租之外,每亩索要鸡一只。张三前往洽谈租地事宜,将鸡藏于背后。地主见张三没有带鸡,便慢条斯理地说:“此田不与张三种。”张三慌忙将鸡献上。地主接着说“此田不与张三种,那给谁种呢?”张三问道:“为什么刚才说不给我种,现在又说给我种呢?”地主狡辩说:“刚才是无稽之谈,现在是见机行事也。”,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些歇后语,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是采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例如:四两棉花弹(谈)不着。马掌钉在屁股上离蹄(题)太远。老鼠肯碟子满口是磁(词)。,2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就是利用语句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一段唱词:银心

4、:前边到了一条河,四九:漂来一对大白鹅,祝:雄的就在前边走,雌的后边叫哥哥。梁:未曾看见鹅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这里这里祝英台的唱词表面上看是谈论大白鹅,实际上是通过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向梁山伯暗示自己的性别,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也随处可见。例如: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同时哭了。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杨沫青春之歌)这里的“夜、漫漫长夜”,表面上是指时间,实际上是指反动统治;“暴风雨”,表面是说自然现象,实际是说突然事件。,双关的作用双关的修辞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运用双关可以把意思表达得委婉而含蓄。 由于是一

5、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法。所以巧妙地运用双关可以将一些碍于情面、难以启齿,或者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不便明说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将说写者将要表达的信息传达给对方,起到一定的交际作用。 这种修辞方式常见于向异性表达爱慕之情的语言环境中。特别是在没有弄清对方是否夜爱自己的情况下,运用双关的修辞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避免陷于遭到拒绝后的尴尬境地。如果当年的阿Q兄在向吴妈求爱时,不是采用“我要跟你困觉”,并与之下跪这种直截了当的求爱方式,而是适当使用一些双关的修辞手法,也就不会遭到赵秀才的一顿竹杠,以至于连自己的破布衫也作了秀才娘子尿布的可悲下场。,2运用双关可以使语言诙谐幽默,在谈笑中露出战斗的锋芒。例如抗战时期有一首四川歌谣是这样写的。从政不如从良,从良不如当娼,当娼不如下堂,下堂不如下乡。这段歌谣中的“从良”谐指当管粮食的官,“当娼”谐指当管理仓库的官,即管物资的官,“下堂”指官糖料的官,“下乡”谐指下乡当乡长,直接勒索人民。这段歌谣由于采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非常幽默,在幽默中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国民党制下的贪官污吏鱼肉人民的丑恶行径。又如:两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岂敢对锯;一马馅足污泥里,老畜生怎能出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