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195154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假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此课程的结构由三条轴线、四个方面架构而成。三条轴线: 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四个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 其中“活动性”提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

2、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而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心得体会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心得体会:.gXXongjie.nxdth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二、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

3、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