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18685 上传时间:2017-07-2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述,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指某一地理区域内或区域之间,某些国家和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在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按一体化程度划分,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部门一体化,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同盟,共同市场,全盘一体化,关税同盟,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

2、分,按参加国的经济水平划分,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按贸易壁垒取消(一体化)的程度划分 1、优惠贸易安排 是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的形式,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较为优惠的关税。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低级和最松散的形式。如1932年英国与英帝国的成员方建立的英帝国特惠制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就属于此种类型的经济一体化。,2、自由贸易区 是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各成员国在区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各个成员国保持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主体结构较松散、一体化程度较低的一种形式。例如1960年成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94年1月

3、1日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及2010年成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方通过签署协议,彼此之间减免关税,并对非成员方实行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同自由贸易区相比,关税同盟的一体化程度较高。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如东非共同市场(EAEC)、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安第斯条约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方之间,不仅完全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4、实现了自由贸易;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已基本达到这一发展阶段。目前,除欧盟以外,世界其他地区还没有建立起的成功的共同市场。,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5、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是指成员国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对外关税,成员国制定并执行一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取消各国在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之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目前欧盟属于次列。,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含义: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阶段。

5、在此阶段,各成员国在完全消除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自由流通的人为障碍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和社会福利等政策方面差异的完全消除,实现统一化,并建立起一个中央管理机构对所有事务进行控制。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就是在朝着这一目标前进。,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特征:形成一个类似于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过程:是逐步实现经济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按一体化的范围大小划分1、部门一体化:是指区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或货物)的一体化。如1952年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与1958年建立的欧洲原子能共同体。2、全盘一体化:是指区域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加以一体化

6、。欧盟就属此。,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1、水平一体化:是指由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共同组成的一体化。如欧盟、东盟自由贸易区。2、垂直一体化: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二、欧洲联盟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五、东南亚联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5070年代初) 1949年1月,前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为打破冷战初期资本主义国际的经济封锁和巴统的禁运,在莫斯科成立

7、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1年4月,法、德、意、比、荷、卢六国在巴黎签署煤钢联营条约。以防止战火刚刚熄灭的欧洲成员国利用煤钢等战略资源重整军备,从而起到安定人心,实现地区共同繁荣的作用。1952年5月9日欧洲煤钢共同市场正式成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1957年3月,六国外长云集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成功、一体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958年1月1日欧共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宣告成立。1967年7月六国又在布鲁塞尔将上述三个条约合并,欧共体正式成立,这就是欧盟的前身。,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

8、与发展,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 1、在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各国由于交往便利,经济联系密切,易于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从而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种一体化组织。 2、一些大国为了在世界市场中抢占更多的份额,需要以各自建立的一体化组织为依托,极力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 3、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政治协调与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以集团形式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一,是谋求政治修好,缓解矛盾冲突,稳定地区局势。 二,是推动国内的体制改革 。三,是寻求区域层面的政治保护以抗衡其他区域集团。 四,是传播主体政治价值理念。,二、欧洲

9、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是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史1、1952年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联邦德国和法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1958六国又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二、欧洲联盟,4、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3国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由最初的6国增加为9国。 1981年希腊加入。5、葡萄牙和西班牙于1986年先后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员国,使成员国

10、总数增至12个。,二、欧洲联盟,6、1991年12月11日,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 年2月7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成立(简称欧盟)。,二、欧洲联盟,7、1995年1月1日,奥地利、瑞典、芬兰正式加入欧盟。 8、2004年5月1日,正式宣告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国加入欧盟。,二、欧洲联盟,9、截至2009年1月欧洲联盟共有27个

11、成员国,他们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二、欧洲联盟,欧共体(欧盟)一体化的主要成果 1、成立了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支柱。 2、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 建立农业共同市场,使六国农业走向一体化,是欧共体的另一重要支柱。 3、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巩固

12、和发展经济一体化的成果;二是摆脱美元的影响和控制。1979年3月,欧共体正式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二、欧洲联盟,4、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 欧共体12国在1992年底前基本建成了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在共同体范围内实现了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无国界的自由流动。 5、统一财政政策 欧盟在改革成员国不同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收制度和财政补贴方面,有一整套财政政策协调的法律程序和制度框架,并逐步确立了成员国税收一体化的基本原则。,二、欧洲联盟,6、发行单一货币,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并成立了欧盟中央银行,因此,货币政策已经统一。,二、欧洲联盟,三、北美自由贸易区,

13、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发展历程: 起步关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最早出现在1979年美国国会关于贸易协定的法案提议中,1980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总统竞选的有关纲领中再次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设想一直未受到很大重视,直到1985年才开始起步,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加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5年3月,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在与美国总统里根会晤时,首次正式提

14、出美、加两国加强经济合作、实行自由贸易的主张。 自1986年5月开始经过一年多的协商与谈判于1987年10月达成了协议,次年1月2日,双方正式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经美国国会和加拿大联邦议会批准,该协定于1989年1月生效。,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1986年8月两国领导人提出双边的框架协定计划,并于1987年11月签订了一项有关磋商两国间贸易和投资的框架原则和程序的协议。在此基础上,两国进行多次谈判,于1990年7月正式达成了美墨贸易与投资协定(也称“谅解”协议)。 同年9月,加拿大宣布将参与谈判,三国于1991年6月12日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首轮谈判,经过14个月的磋商

15、,终于于1992年8月12日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影响力: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初,它就拥有3.6亿消费者,其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可以说,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它力图以自由贸易为理论基础,以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来实现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全面自由化,进而带动整个北美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 APEC的大

16、家庭精神 : 为本地区人民创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建立亚太经济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要深化开放和伙伴精神,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并支持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反映APEC精神的7个关键词 :开放、渐进、自愿、协商、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 。,成员和观察员APEC现有21个成员,分别是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新西兰、韩国、中华台北、墨西哥、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泰国、美国、越南。 APEC还有3个观察员,分别是东盟秘书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和太平洋岛国论坛。,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组织结构 1、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自1993年来共举行了19次,分别在美国西雅图、印度尼西亚茂物、日本大阪、菲律宾苏比克湾、加拿大温哥华、马来西亚吉隆坡、新西兰奥克兰、文莱斯里巴加湾市、中国上海、墨西哥洛斯卡沃斯、泰国曼谷、智利圣地亚哥、韩国釜山、越南河内、澳大利亚悉尼、秘鲁利马、新加坡、日本横滨、美国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