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创新风险的策略思考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137875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对金融创新风险的策略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应对金融创新风险的策略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应对金融创新风险的策略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应对金融创新风险的策略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对金融创新风险的策略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金融创新风险的策略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lin finance research 应对金融创新风险的策略思考 王 鹤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130117) 随着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 进,今年来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持续升值、稳 健的货币政策连续出台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依靠 利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正在面临严重的挑 战。这次全球的金融危机似乎又使人们回忆起已经逐 步淡忘了进入新世纪金融危机和安然事件,如果说历 史上著名的危机事件和美国次级债风波存在某些共性 的话,最直观的恐怕就是金融创新四个字。积极进行金 融创新,是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中国金融行 业提出的挑战,也是大转折时期中国金融业生存和发

2、展的内在要求。金融创新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 要求,风险管控则是金融创新的“护身符”,要寻找一条 既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 险的途径。所以如何研究金融创新和金融创新风险又 成为中国金融界关注的焦点。 一、金融创新及金融创新风险的内涵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 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 团重 全墼 塞兰Q! 圭兰曼塑 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 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 的各项活动,最终体现在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 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 方式的创造与更新。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活

3、动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合规、公平 竞争、知识产权保护、成本可算、风险可控、注重 风险管理以及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 等。 金融创新风险是金融创新过程中,创新供 给主体的创新措施不能顺利实施,或者是创新 收益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 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即由于设计 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金融创新措施未 能如期出台,甚至流产的可能性;二是金融创新实施过 程中的风险,即由于实施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 存在,而使实施受到阻碍或实施效果严重偏离预期的 可能性。这两种风险之和,即为金融创新总风险。 二、金融创新活动中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 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

4、风险的功能,但是, 金融创新却无法消除整体风险,而只是分散和转移了 个别风险,所以,金融创新只是在微观上降低了风险, 在宏观上却是将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到风险偏好 者,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金融体系的总体风险并未因 此而减少。而且在当前的金融创新活动中还产生了新 的金融风险,以前的金融风险还是初级的、幼稚的,但 是,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未来的 风险会是集成的、相互作用的、更加复杂的风险。具体 表现为: 1、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金融创新 之后,各机构间交往越来越密切,形成了以资金联系为 基础的伙伴关系,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这样,任何一 个部门出现问题都将迅速波及其伙伴

5、,产生“多米诺骨 牌”效应,从而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1997年, 从泰国开始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东南亚国家,连日本、 韩国也未能幸免于难。同时,大规模的金融电子创新, 在提高金融活动效率的同时,也伴生出新型的电子风 险,如计算机病毒、电子犯罪、网络安全问题等。电子风 险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随着金融电子化的推进不 断增加,这种新型的风险具有巨大的破坏力。最后,在 当代金融创新中,一大批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新型 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应运而生,如股票指数交易、期 权、期货交易等。衍生工具的虚拟性特性使金融市场成 为一个充满不确定的市场。根据现代投资理论,衍生市 场其价格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投资者对未

6、来价格的预 期。当一种金融产品价格发生波动时,价格越是上涨, 越是有人由于价格上涨的预期而入市投机,从而产生 所谓的“羊群”效应,出现虚拟资本市场价格数倍、数十 倍于原生资本市场价格而膨胀的现象。这种泡沫膨胀 和过度投机造成金融资产价格失真,一旦消肿必然导 致价格狂跌,引起金融动荡,增大整个金融体系的风 险,也是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诱因。 2、金融创新的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金融机构在 交易过程中由于金融产品的复杂性而出现的判断错 误、记账错误、结算错误、交割错误以及合约错误造成 损失的可能性。金融创新主体自身的经营风险主要是 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经营环境的风险性。在 当代国内和国际复杂动

7、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下, 金融机构置身于一个高风险的经营环境之中,面临着 不可分散的系统风险。二是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性。从资 产业务来看,金融机构的资产趋向于证券化,加大了资 产的风险性。从负债业务来看,随着创新工具的不断推 出,传统的稳定性较高的负债形式越来越不具有吸引 力,而稳定性较差的新型负债种类在负债中的比重渐 趋增大,致使负债总量增大但稳定性下降。金融创新使 金融机构同质化,加剧了金融机构问的竞争,银行传统 的存贷利差缩小。激烈的竞争迫使各金融机构不得不 从事高风险的业务,这又导致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增加, 信用等级下降。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大银行倒闭事件 无不与金融创新有关。 3、增

8、加了金融业的表外风险。即没有在资金平衡 表中得到反映而又可能转化为银行真实负债的业务或 交易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随着表外业务的开展及规 模的增大,金融企业的表外风险随时都可能转化成真 实风险。金融创新中涌现出诸多新型表外业务,如贷款 承诺、借款担保、备用信用证等。这些经营项目都不表 现在资产负债表内,业务发生时银行并无资金外借,但 银行承担了潜在风险,这些潜在风险一旦转变为现实 风险,将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所以,表外业务的 风险也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的主要来源。 4、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脆弱性。金融市场国 际化和自由化进程加深后,外资可能大量流入该国银 行体系,促使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

9、尤其是银行 的对外负债增长更为显著。在一些国家,以银行对外负 债形式流人的资金绝大多数投资于国内市场,导致银 行体系外币净负债上升。特别是当银行的资产负债结 构不合理时,大规模资本流人使银行的流动性出现大 幅度摆动,银行贷款膨胀和收缩时期交替出现,引起影 响全局的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体系的 脆弱性大幅度上升。 5、金融创新为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新手段。金融 创新是一柄“双刃剑”,既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 供了新的金融产品,由此也为更大的投机创造了可能 性。比如,我国推出的股指期货,虽然为股市良性发展 有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机手 段,如果运用不当也有可能会带来

10、更大的风险。 三、金融创新风险的成因 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过程中,风险形成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 1、金融创新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降低了整个金 融系统的稳定性。(1)扩大了货币供应的主体。传统的 金融体系中货币供应的职责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 行担负。金融创新以后,这一格局被打破。商业银行在 金融创新中出现的诸多与活期存款类似的新型负债账 户就具有较强的存款派生能力。而且非银行的金融机 构也利用电子资金转拨系统开办支票账户、可转让存 单、电话付款、证券化贷款等业务来创造货币,扩大了 货币供给主体,增加了银行控制信贷的难度,使货币供 应量增多。(2)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金融电子化是金 融创新的特征之

11、一,金融机构应用电子技术使其业务 由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变成自动化、机械化操作,多功能 信用卡、自动转账服务、银行电话付款等新工具的普及 明显缩减了交易时间,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由此可 见,金融创新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 童 全墼 壅 生笪曼塑团 2、金融创新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由此给 银行体系注入了不稳定因素。由于银行传统业务的赢 利性下降,商业银行被迫寻找新的有潜在风险的业务 来保持其赢利水平,于是,追求利润、逃避监管的巨大 动力激励着银行将其业务重点逐渐从传统的信贷市场 转向了另一类业务即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不反映在 资产负债表上,至少包括两类:一类是与传统信贷相结 合的业务,如承诺、担

12、保、承兑等;另一类是与有价证券 衍生工具买卖相关的业务,如买卖金融期货合约,这些 业务的开展增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 3、金融创新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创新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降低了 金融监管的有效性:(1)金融监管的领域扩大,对象增 多。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种类明显增多, 各式各样的准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如 财务公司、投资公司、基金公司和融资公司等。(2)表外 业务交易的比例增加。首先,表外业务并不改变商业银 行的资产负债表,这样中央银行就无从对其真实的风 险状况实施监督,而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规模的扩 大,其资本充足率就潜在地下降,承

13、受风险的能力也随 之降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也随之上升。其次,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削弱其自身的风险内控管理,给 银行内部管理会计带来许多困难,降低了资产负债表 上的信息质量,表外业务的或有负债性质增加了会计 报表中所含风险信息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工作中则往 往降低了银行管理者的风险意识。(3)金融监管措施的 创新相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工具创新显得滞后。从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相互关系来看,金融监管制度 总是针对现有的金融业务及经营范围而制定的,从而 使得现实的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有所下降。 4、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导。创新活动的扩散性会 加深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金融创新产品和业务的敏 感性、传导性

14、和扩散性很强,一旦风险发生,波及的速 度快、范围广、危害大。一方面,金融创新促使了债务规 模的扩大,创造出了大量流动性和高收益相结合的优 质债务证券,而债务增长的结果之一便是金融资产价 格的变动更为剧烈。另一方面,金融创新提高了国际金 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金融创新证券资产的高度流动 性为国际游资的转移提供了方便,高达万亿以上的国 际游资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在一国的金融市场上兴风作 田宣签全壁 壅兰 ! 圭篁曼塑 浪,造成一国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并利用金融创新工 具提供的便利条件迅速地在国家间转移,从而使金融 动荡迅速传及整个国际金融体系,东南亚金融危机就 充分显示了国际游资巨大的破坏力。 金融创新

15、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 以上四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创新风险的成因,其他原因 还有待进一步的深人研究。 四、促进金融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1、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活动要构建高效的运行 机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政策 与全行整体战略和风险管理政策相一致。商业银行应 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形成前台营销服务职 能完善、中台风险控制严密、后台保障支持有力的业务 运行架构,并可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减少管理层级,逐 步改造现有的“部门银行”,建立适应金融创新的“流程 银行”,实现前、中、后台的相互分离与有效的协调配 合。制定和完善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的内部管理程序, 至少应包括

16、需求发起、立项、设计、开发、测试、风险评 估、审批、投产、培训、销售、后评价和定期更新等各个 阶段;应该进行详细的市场需求分析、目标客户分析和 成本收益分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准确 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推出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 应做到制度先行,制定与每一类业务相适应的操作规 程、内部管理制度和客户风险提示内容,条件成熟的应 制定产品手册。 2、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应坚持合法合规 的原则,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应坚持公 平竞争原则,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进行低价倾 销、恶性竞争或其他不正当竞争;应坚持成本可算、风 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 活动,应做到四个认识:即做到“认识你的业务”,董事 会和高级管理层应通过有效手段,确保悉知本行的金 融创新业务、运行情况以及市场状况;做到“认识你的 风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准确认识金融创新活动 的风险,定期评估、审批金融创新活动的政策和各类新 产品的风险限额,使金融创新活动限制在可控的风险 范围之内;做到“认识你的客户”,应明确目标客户群, 充分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