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题作文——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题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137838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生同题作文——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师生同题作文——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师生同题作文——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师生同题作文——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师生同题作文——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生同题作文——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生同题作文——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师生 同题作文 201 0年江苏盐城中考题 江苏冯汝汉 【真题回放】 书香使我充实,书香让我陶醉,书香伴我成长请以“书香作伴”为 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体裁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 【师生同作】 教师文 书香作伴 无论春天多幺远,我亦心担然;今生书香作件,亦无怨 题记 记得还在牙牙学语之时,唐风宋雨便已浸润了我幼小的心,我开始与 书香作伴,一路同行。 稍大以后,那些散发油墨清香的书常常能勾起我五彩斑斓的梦。记得 第一次捧着老师发下的新书时,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高兴得把书贴在脸 上亲了又亲,如同孩子见

2、到了久别的亲娘,眼眶里滚动着泪花。此时。稚嫩 的心田里,充满了对书的珍爱。 岁月流逝,初中的大门敞开了。从此,我与书香作伴的天地更广阔了。 课本已满足不了要求,就去寻找一些课外书籍。文学的、科普的,甚至连那 些语言精彩的报纸评论我也读得津津有味。在那个年月,课外书少得可 非常 蜀瞧一 怜,值得一读的书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借到一本毛泽东诗词。尽管我对其中的诗意理 解不了多少,但那清词丽句中所透露的豪迈气势,意境中展示的雄才大 略,让我隐隐感觉到了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一个通宵 我工笔抄 下了38首诗词;一个礼拜,我准确无误地背下了38首诗词。那种阅读的瀹 悦,阅读的美感,至

3、今还令我回味无穷。 读高中时,学校掀起了“读书无用”的风潮。不少人怂恿我加入到这暗 流中去,我凭着从书香中隐隐悟出的一点道理,认为这绝不是正确的。然 而形势逼得我左右为难。正当我茫然不知所措时,一位老教师让我悄悄地 在他那儿读了几位名家经典。每一次轻撩书页,一阵淡淡的书香便沁入我 的心肺,恰似饮了一杯幽幽的绿茶般舒心,拨开了我心中的迷雾,避开了 那世俗的纷争、红尘的喧嚣,独享着书中赐予的静之美、静之馨、静之醉。 书香作伴,让我朝正确的目标一路走去 后来,我是个“老三届”。上山下乡“滚一身泥巴”。不久开始了粉笔生 涯。面对渴望求知的孩子们,我更知书香作伴的作用。每当那些通过多种 途径“跳槽”的知

4、青劝我放弃这朝不保夕的民办教师生活时,我舍不得,生 怕一旦离开了三尺讲台,就会嗅不到缕缕的书香。于是乎,我带领学子尽 情陶醉在书香之中,一起读散文,吟诗歌,阅短篇,推敲词曲,嬉笑杂文,一 起感悟文字背后的暗香浮动。不仅如此,我忙中输闲“爬格子”,而且咬紧 牙关一“爬”就是三十多年,其中自有一番别样的滋味。不过,这倒没有什 么,最大的收获倒是师生一起陶醉在自己撰写的数十本书的清幽墨香中, 我的“门生第子”打破了对作丈的“神秘”感,燃起了发表欲,居然也有3000 多篇作品发表了 每每想到此,心中总是十分欣慰,因为与书香作伴,竞然 让我的“门生第子”也学会了与书香作伴。 漫长的清贫淡泊的生活里,书香

5、作伴,消除了我的寂寞;书香作停,使 我从孤独中找到了快乐。 今生书香作伴,我亦无怨无悔! 一一 一一一一 一 务 一 誊 学生文 书香作伴 陈佳秋 散着油墨香的好书,冒着热气的清茶,不经意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书 香味。沉醉其中,你会发现,与书香作伴,是如此的妙不可言! 镜头之一:书香作伴,使我充实。我的最欠嗜好就是读我喜欢的书,且 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一个个故事之中 当白雪公主逃脱恶人的诡计之后, 我禁不住大声叫好;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时,我快乐无比:当福尔摩斯巧 妙地揭穿骗局时,我悬着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我那无边无际的脑海 里,不断充实着一些新知识 因此,课堂上,其他同学不理解的我知道;知 识竞赛时

6、其他同学不会的我清楚。从小学五年级起,由于不满足仅仅是 阅读别人的作品,我开始尝试投稿,居然也能享受到春华秋实之乐趣。 镜共之二:书香作伴,令我陶醉 茛深人静时,坐在自己那“远离城市 喧嚣的小屋”里。轻轻推开窗子让月亮偷偷洒下点星光,我双手捧起一苓 心爱的散文或小说,静静地品读,书中的色彩给我深深的感受。维也纳森 林的巷翠,爱琴海的深蓝,荆棘鸟的足红,甚至深谷那恐怖的黑色无 论件么色彩眷展示昔不同的个性、透露着深亥e的内涵 不一会儿,我便陶 醉在缕缕卷香中,白天的烦恼与忙碌,此时此刻便烟消云散,有的只是一 份洒脱,一份舒展。 镜头三:书香作绊,伴我成长当我沉迷于游戏中忘乎所以时,书香作 伴告诉

7、我“一中光阴一寸金” 于是我做了时间的主人;当我考试失误而 一蹶不振时 书香作伴,敦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 有了事新奋斗的勇气:与我与朋友惜别时,书番作伴。教我“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于是我替于了惜别的眼泪;尝我在人生的旅途迷失方向时 书香作伴,告诉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 记得有一次,好友溪会了我,我的心就像跌入了深谷般往下沉。我气 愤,气她为什么不相信我;戒难过,难过自己失去了一个好朋友。然而,当 ,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 粪 一 读到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时,我 不再悲伤,我相信这一真谛。不久,

8、朋友不再误会我,我们冰释前嫌。书香 作伴,教我宽容,让我成长。 书香作伴,我在清幽的墨香中更加充实;书香作伴,我在白纸黑字的 世界中陶醉;书香作伴,我在清灵明净的梦幻中逐渐成长! 【师生互动】 冯老师:今年江苏盐城市中考作文题是继2008年以“温暖的时刻”为 题后的第三次全命题作文,是一道引领关注阅读、关注学生成长的好题。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师生同题作文来谈谈怎样写好书香作伴这道题。 韩佳月:我以为下水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条理清楚。从“稍大以后”、“初 中的大门敞开了”、“读高中时”、“后来”等词语可以看出,文章按时间顺序 记叙老师的读书生活经历。这样写,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娓娓道来,有条不 紊,层次清

9、晰。 吴阳:读了老师的下水文,我深深地被老师的读书精神所感动。老师 当年的读书条件与我们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没有书就借书,有价值的 书就深夜抄;别人认为“读书无用”,而老师“悄悄地读名家经典”;更让我 敬佩的是老师忙中偷闲“爬格子”,等等。而老师选择的这些材料,都能紧 紧扣住题目书香作伴。 周雯:我认为,下水文的结构很有特色。文章前面引用了一句歌词作 为题记,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结尾“今生书香作伴,我亦无怨无 悔”一句照应了开头,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首尾照应,过渡 自然,结构紧凑。 许泽晶:老师的下水文根据中心的需要,详写了老师读高中及其以后 阶段与“书香作伴”的真切感受,

10、略写小学、初中时对书的挚爱之情。详略 有致,进一步凸显了“书香作伴,无怨无悔”的主旨。 张冰钰:我觉得下水文写得很扎实,内容实在,语言实在,结构实在, 表隋达意也实在。读后我也仿佛沐浴着书的甘霖,嗅到了缕缕的书香。 , 一 套 一 菲 艘 一 沈雅:老师的文章语言朴实、顺畅,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与“书香作 伴”的珍爱之情,娓娓道来,有条不紊,很有感染力量。 丁吉吉:我来谈谈陈佳秋同学的作文。全文共五个自然段,除首尾两 段外,中间三段分别以“书香作伴,使我充实”、“书香作伴,令我陶醉”、“书 香作伴,伴我成长”开头,构成了排比段,读来一气呵成,顺畅自然。加上妙 用了镜头式,又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11、。 周礼春:陈佳秋同学紧扣文题中的导语,精心选择了“我”成长过程中 三个阶段的材料,由“充实”到“陶醉”,再到“伴我成长”,逐层深人叙述,内 容丰富实在,读来很有感染力。 李彬:我很佩服陈佳秋同学的知识积累。陈佳秋同学凭着广阔的阅 读面,凭着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熟稔,凭着丰富的想像能力,享受到了 与书香作伴的快乐。 沈 宸:我要说的是陈佳秋同学的文章语言当属清纯一类,多用比 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小溪流淌,时缓时急,很有音韵之美。这一点值得 我学习。 冯老师:两篇佳作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下水文围绕“书香作伴”,按时 间顺序记叙“我”读书的生活经历,内容具体、真实,感受深切,感情真挚, 没有矫饰

12、;且基本上按与“书香作伴”的“喜、怒、哀、乐“的线索结构全文; 在语言上朴实自然,无斧凿痕迹,颇有大家手笔。陈佳秋同学的作文构思 巧妙,按照“充实陶醉成长”的顺序组织材料,采用了排比段加 “镜头”之形式,条理清晰,颇具匠心;语言优美生动,足见小作者较深厚的 文学功底。品读两篇佳作,对于写好2010年盐城中考作文题书香作伴极 具启发性: 一要细心审题,理解“书香作伴”。命题者慧眼选用了虽短小却很有意 蕴的提示语,用“充实”“陶醉”“成长”一组表意递深的动词来诠释“书香” 之功效,有助于考生打开写作思路,将写作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紧密结合 囊 起来。题目“书香作伴”言简意赅。题日中的“书”,不能仪仅

13、单一理解为文 学类的书籍,其实它还可以指社科类书籍、自然类书籍,甚至可以理解为 我们的教科书。“书香”是一道营养全面、色香味俱全的阅读大餐,能有放 地调动考生的形象思维;题中之“伴”,耐人咀嚼,可以读 书籍亦师_,J1 友 的龟色。当你孤单时,书籍是你的密友;当你在迷悯时,书籍是你的明灯 这样理解文题,我ffj便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议了。 二要选材求新,紧扣“书香作伴” 一篇考场作文 无吸引力,在很大 程毖 要看材料能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书香作伴这道题能写的材料 可隧手拈米,那种写到“书”都与“学习”攀亲的内容实在太单调。要想使文 章出彩,那就要像两篇佳作那样,拒绝乎庸的材料;放开眼光,

14、选择“书香” 与“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材料,选择“书香”怎样伴随自己一路走来的材 料。只有选择独特新钡的材料,才能使你的文章飘散着清幽的墨香。 三要立意求深,凸 “书香作伴”。这道题好写,但写好却很不容易。弄 不好整篇文章就流卡缺浅。我们只有把读书这件事情放到人生、社会的背 景下思考后,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奉质性的东西。 能在常人的观点或说 法上提升一个层次,才能发现另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在形式 ,应该根 据个人情况,扬长避短,选抒自己最擅长且有把握写好的文体来写。如果 你擅长叙事,那就可以娓娓地 述敞事;如果你博闻强记,那就可以多引 经摆典。如果你写作功底较扎实 就不妨用分镜头式、列小标题、添加题 记 记体或书信体等来构思此义, 四要善于积累亮化“书香作伴”。两文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要学会 积累,包括生活积累与阅读积累。厚积薄发,只钉有一定量的秘累,才能写 m高水平的文章来。富有诗蕙的题目“书香作伴”,也晴示了我们要借助积 累,运J1充满时代气息的词语来亮化语言,张扬个性,彰显魅力。如果两文 作者虽与“书香作伴”,但疏于积累,怎能写出内容如此丰富、文笔如此老 道的文章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