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邓利军2012)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131609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邓利军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邓利军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邓利军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邓利军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邓利军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邓利军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邓利军2012)(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邓利军2012年10月,一、荒漠化的含义,思考,土地荒漠化就是土地沙漠化吗?,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的含义,狭义:,广义:,土地沙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一、荒漠化的含义,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云贵高原的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思考,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世界主要的沙漠分布区,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新疆、宁夏和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地理位置: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

2、洋,深居内陆,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P37思考活动),阅读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内蒙古高原,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分析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特征?,(2)气候特征,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洋湿润气流,?洋湿润气流,河流: 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2、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 流难以到达;地形高大

3、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 的阻隔;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文多为内流河,水量小;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十分密切,干旱的气候,动力因素,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荒漠化的成因,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樵采,过度樵采,过度樵采,一些不法农民到内蒙古自治区去搂发菜,严重破坏植被,成了沙尘暴的主要风沙源之一。,不法分子在本已枯黄的草原上搂发菜。,超载放牧,过度放牧,过度开垦,a.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沙区边缘,本身存在荒漠化的威胁,缺少防护林,土壤易受风蚀,肥力逐年下降,人口

4、的压力,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干旱的气候,b.绿洲地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P36探究活动,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降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地形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自然因素,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且起主要作用。,人为因素,人类破坏了植被(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速了水土流失。,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

5、的理由。,正确。因为由于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结果就是土地荒漠化。,滥牧,垦荒,植被破坏,耕地扩大,水源减少,河流水量减少,用水量加大,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枯死,荒漠化土地扩大,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活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胡杨林,干枯的胡杨林,2、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6、,红壤性状: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 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自然原因:,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人为原因:,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植被;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等等。,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公认为当今

7、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给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截至4月2日下午5时,强沙尘暴卷走了全县已播种的小麦6610亩,洋葱1690亩,孜然、茴香等经济作物3015亩,530亩拱棚西瓜和39座温室大棚被毁,沙埋耕地520亩,掩埋农渠54.5公里;损坏畜圈79座6320平方米。伴随强沙尘暴而来的大风还刮倒农户院墙13户,刮坏农电线路4.5公里,刮折树木500棵,刮失饲草料120吨,有3处蓄水坝出现了塌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0多万元。,1、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威胁基础设施。,2、

8、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4、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二、荒漠化的危害,兴:(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衰: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思考: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三、荒漠化的防治,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

9、7日),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1、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治理措施,(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2)解决生活能源问题(3)发展节水农业(4)植树种草,防风固沙(5)设置草沙障,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防治,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简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10、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防护林以北、以西是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建防护林带,乳化沥青固沙,治沙措施,生物治沙,治沙措施,工程治沙,沙障固沙,沙枣,胡杨,锦鸡,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柽柳,狼尾草,科尔沁草原,活动,1、看图思考,回答问题,(l)科尔

11、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使周边地区出现沙尘暴、扬沙、浮尘的天气增多,降低大气能见度,污染周边的地区环境,使周边地区气候发生改变,如光照减少等,严重影响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沙丘有三层土壤,说明它历史上曾有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方式,宜农则农,宜牧则牧。,2、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应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脱贫致富,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3、什么

12、是“生态移民” ? “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当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时,就有可能出现种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有接受能力的地区,这就是“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对自然的尊重。,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1. 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 区,正确的是( )A. 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 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 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 黄淮海平原石漠化,C,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土地荒漠化问题是我国西北地区表现较为 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回 答

13、23题。双选2有关荒漠化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B. 气候因素中,气温的变化对荒漠化进程影响最大C. 自然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D. 植被退化和覆盖率降低是荒漠化的前兆3我国目前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是( )A. 局部逆转,整体扩大 B. 局部扩大,整体逆转C. 治理速度超过破坏速度D. 破坏速度超过治理速度,BC,AD,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上图所示的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4、5题。,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4、图中所示各河流( )A. 主要补给水源是大

14、气 降水B. 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 流量季节变化小,5、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 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 古长城遗迹C. 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 草方格沙漠,B,A,D. 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6.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 D.工矿开发 7.在能源缺乏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 D.工矿开发,C,A,8.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D,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渡地带。由于人类不恰当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之成为今天的科尔沁沙地。阅读以上材料,回答9.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过度樵采 B.过度垦殖C.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