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相关培训资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261023 上传时间:2017-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相关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血压相关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血压相关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血压相关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血压相关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相关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相关培训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 一、定义: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二、血压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2亦即收缩压在 141间,舒张压在 91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

2、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三、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 重:肥胖者发病率高;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 岁以上者发病率高;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0g/日发病率 四、高血压形成医学原理简述 :首先,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

3、系统, 1、从最常见的肥胖者高血压说起,大胖脂肪过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挤压,当管道被挤压以后,动力源需要加大动力才可能使原来的循环达到流通,动力源动力加大,管道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压(脂类代偿失调,血管的动力增加) 2、内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成的,血液的新陈代谢,排出不够彻底,会管道内部形成了,污垢,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堵塞,会使压力升高 (血栓形成)3、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性硬化,会造成高压 (血管硬化阻力增加)4、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5、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太过亢奋,在肠胃方面有病变,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形成一

4、定的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心脏方面的先天及后天的缺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血液干涸造成的高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血液质量问题)6、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植物神经失调) 在高血压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从事驾驶员、飞行员、医师、会计师等职业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性增加,心率加快。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等所致的反复的应激状态以及对应激的反应增强,使大脑皮质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其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多,从而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加,还可改变正常的肾脏一容量关系

5、,使血压升高。 五、高血压的分类和标准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类 别 收 缩 压 ( 舒 张 压 (理想血压 120 80正常血压 120129 8084正常高值 130139 8589高血压 140 901 级高血压(“轻度”) 140 159 90 992 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 100 1093 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 160 90从

6、营养学的角度高血压基本分三种: 1、一种是血粘稠引起的高血压。表现为压差较小。 2、一种是缺乏营养引起的。表现为血管扭曲、血液循环不畅、压差不稳定。 3、一种是血虚(肾虚、供血不足)引起的高血压。表现为压差较大、必须补血。 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一是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 二是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

7、。 三是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 血流灌注不足。六、高血压的表现症状: 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七、

8、高血压自测:1、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 20 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身高、体重及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3、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4、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5、心肺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了解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八、高血压病

9、人的常规检查内容: 1、血尿常规。如果出现贫血、血尿、蛋白质等,应考虑为肾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病导致了严重的肾功能损伤。 2、血生化。如血钾、血钠、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血钾低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降压药物,血糖血脂的检测可以了解有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3、心电图。有利于了解高血压病患者有无高血压病所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4、动态血压 24 小时监测。此检查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而且能揭示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夜变化规律。 5、超声心动图检查。该检查能帮助我们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 九、高血压的治疗:(一)一般

10、治疗:1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2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 3戒烟限酒。4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利眠宁等。 (二)药物疗法1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血压调节功能较差,并常合并哮喘、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应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常用双氢克尿噻 51 日 1 次,或硝苯吡啶 5101 日 3 次,对大多数患者有效。 2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及肾素水平一般较高些,且合并症少,可选

11、用 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美多心安或氨酰心安 50100 日 1 次,或巯甲丙脯酸 5 日 3 次。 3降压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常用的降压药物有: 1)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速尿等 2)、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 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3)、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 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 阻滞剂如苯苄胺、+ 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4)、 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 钙离

12、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 氨氯地平等 6)、 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 7)、 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 8 )、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 复方罗布麻片、 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

13、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缓进型第一期病人,症状不明显,一般治疗(包括镇静剂)即能奏效,可不必应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用少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利尿剂、萝芙木类或复方降压片即可。第二期病人多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如利血平、肼屈嗪和利尿药合用或再选加酶抑制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或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压作用强的药物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如盐酸可乐定、长压定等治疗。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其优点是: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几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可减少各药的单剂量;减少每种药

14、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血压下降较为平稳。最常用的联合是利尿剂和其他降压药合用,利尿剂既可增强多种降压药疗效,又可减轻引起浮肿的副作用;利血平和肼屈嗪, 受体阻滞剂和米诺地尔合用时,各自减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 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压而感不适,且有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时要采用紧急降压措施。高血压中医认为是头痛,眩晕,风眩,中风等范畴高血压的病因以内伤为主,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及先天禀赋不足四个方面病机是有肝阳上

15、亢,风痰上扰,痰湿中阻,瘀血内停,肝肾阴虚,肾阳虚衰,冲任失调,心肾不交等。中医治疗:平肝潜阳,镇肝熄风,滋补肝肾,化痰渗湿,温补肾阳,调理冲任等十、高血压的中医保健疗法一)茶疗法黄莲花茶:黄莲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黄莲花茶具有良好的降血压、降血脂、抵消药物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黄莲花茶在舒张血管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血管的弹性,使硬化的血管恢复原有的弹性,从而恢复血压的自我调节机制,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 荷叶茶: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决明茶:草决明 250 克,蜂蜜适量。用蜜炙草决明,待冷后贮于玻璃瓶中。每用 10 克,泡水代茶饮。本方能清头目,通大便,可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目昏等症。 芹菜红枣茶:芹菜 350,红枣 100,绿茶 10 克。加水适量煮汤。每日分 3 次饮服。能平肝养血,清热利尿,理胃中湿浊,除心下烦热,适用于高血压,以及急性黄疸型肝炎、膀胱炎等。 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SEO/搜索引擎优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