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介绍篇(广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095110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6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介绍篇(广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0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介绍篇(广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0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介绍篇(广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0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介绍篇(广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0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介绍篇(广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介绍篇(广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介绍篇(广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薛有奎2011年9月,原所得税法内资:暂行条例 国务院1993年12月13日通过 1994年1月1日实行外资:法案 全国代表大会1991年4月9日通过 1991年7月1日实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经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于2007年11月28日经国务院第197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新法立法背景,市场经济主体框架已初步建立。企业经济呈多元化和混合化发展,企业资本融合度加快,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相互参股、控股情况十分普遍,以企业性质设置所得税制度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新形式。,外资

2、企业超国民待遇造成内外资有别,内资竞争处于劣势,压力增大。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资企业的若干市场准入限制将逐步取消,从做大做强民族经济,开拓海外市场考虑,也要求公平税负,因此应按世贸公平竟争原则,削减区域性优惠,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开放、有序的市场和税收环境。,现行内外资优惠政策不一,外资优惠政策多于内资存在滥用优惠;另外,一些内资企业和个人将资金转移到境外或到某避税地成立公司再通过境外或某避税地成立的公司投资到境内“返程投资”享受优惠,造成骗取优惠导致税收流失和引资水分较高,,税制不规范,名义税率高于实际税率据统计,外资企业实际税负14%,内资企业实际税负

3、24.53%,均低于法定税率,不利于税收征管。 我国内外资企业两个所得税法条文总共只有50条规定。税法条文的抽象性、概括性、原则性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导致税法解释的随意性和排他性。简单的税法条文往往产生各种不一致的理解。由于税法简单、笼统,给税法的解释执行带来很多困难。,企业划分标准不符合国际惯例我国按企业性质划分国际惯例按居民和非居民企业划分现行外资非完全以法人作为纳税人而内资企业对纳税义务人的界定是同时符合三个条件判定,但在实际判断起来很难。,税收连年大幅度增长国家有实力进行所得税税制改革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37000多亿,其中所得税5000多亿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49000多亿,其中

4、所得税7000多亿,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第一章 总则(法共四条,条例共八条)第二章和第三章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法二十条,条例七十二条)第四章 税收优惠(法十二条,条例二十一条),第五章 源泉扣缴(法四条,条例六条)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法八条,条例十六条)第七章 征收管理(法八条,条例七条)第八章 附则(法四条,条例三条),征税对象,(一)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二)非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三)所得来源的确定三、税率25% ,20%,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一、收入总额 (一)一般收入的确认 1销售货物收入,2劳务收入 ,3财

5、产转让收入 ,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8接受捐赠收入 , 9其他收入,(二) 特殊收入的确认1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 2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3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4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二、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一)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

6、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二)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三、扣除原则和范围(一)税前扣除项目的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2配比原则,3相关性原则,4确定性原则,5合理性原则 (二)扣除项目的范围1成本 ,2费用 ,3税金 , 4损失 ,5扣除的其他支出,(三)扣除项目的标准 1工资、薪金支出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

7、育经费按标准扣除,未超过标准的按实际数扣除,超过标准的只能按标准扣除。(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3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商业保险费4利息费用。(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生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

8、利息支出,5借款费用。(1)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2)予以资本化6汇兑损失。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7业务招待费60%,5。,8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5%,结转以后纳税年度9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0保险费。11租赁费(1)以经营租赁,(2)以融资租赁12劳动保护费。 13公益性捐赠支出12%,14有关资产的费用。15总机构分摊的费用。16资产损失。17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其他项目。,四、不得扣除的项目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制冷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5超

9、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6赞助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五、亏损弥补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暂行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税法规定,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而且,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资产的税务处理,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固定资

10、产计税基础 1外购的固定资产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4盘盈的固定资产 5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6改建的固定资产,(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4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7其他不得计提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1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2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

11、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3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四)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年限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二、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一)生物资产的计税基础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1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2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二)

12、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1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2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三、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1外购的无形资产,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3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摊销的范围1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2自创商誉。3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4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三)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及年限,四、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大修理支出,按照固

13、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企业所得税法所指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五、存货的税务处理(一)存货的计税基础存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1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存货2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3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二)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六、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一)投资资产的成本1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2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

14、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二)投资资产成本的扣除方法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七、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差异的处理1企业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收入及成本、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2企业依法清算时,以其清算终了后的清算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所谓清算所得,是指企业清算时的全部资产或者财产扣除各项清算费用、损失、负债、企业未分配利润、公益金和公积金后的余额,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3税法规定:对企业按照有关财务会计规定计算的利润总额,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必要调

15、整后,才能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一)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二)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例1】北京五湖电器有限公司为居民企业,2009年经营业务如下:取得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 000万元,发生销售费用600万元(其中广告费460万元);管理费用5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15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销售税金160万元(含增值税110万元),营业外收入70万元,营业外支出50万元(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30万元,支付税收滞纳金6万元),计入

16、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15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3万元、支出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29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实际应纳的企业所得税。,(1)会计利润总额3000+70-1000-600-500-60-50-50810(万元)(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调增所得额450-300015%15(万元)(3)业务招待费调增所得额15-1560%15-96(万元)3000515(万元)1560%9(万元)(4)捐赠支出3081012%97.2(万元)(5)“三费”应调增所得额3+29-15018.5%4.25(万元)(6)应纳税所得额810+10+6+4.25830.25(万元)(7)2008年应缴企业所得税830.2525%207.5625(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