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股份有限公司考勤管理制度2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083366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股份有限公司考勤管理制度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XX股份有限公司考勤管理制度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XX股份有限公司考勤管理制度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股份有限公司考勤管理制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股份有限公司考勤管理制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股份有限公司考勤管理制度第一条 本公司除各分部、各小区项目组外,其余部门均实行每天 8 小时、每周 40 小时,周六周日休息工作制。作息时间: 夏季: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7:30,午休 12:0013:30冬季:星期一至星期五 9:0018:00,午休 12:0013:00分部与小区项目组:每周工作六天,由分部经理安排休息时间(周六、周日必须上班)设于装饰市场中的设计分部上下班时间应与所在装饰市场营业时间一致。人力资源部不固定地抽查某个分部员工的在岗情况。午餐时间:11:4512:45 。精品设计室上下班时间同公司规定。第二条 员工上下班时必须签到、签退。总部员工在行政部签,分部设

2、计师、业务人员在分部经理办公室签,遇公事外出迟到公司,提前向行政部经理或直属分部经理说明。第三条 员工考勤包括迟到、早退、事假、病假、旷工。迟到:上班时间开始后 1 小时以内未到岗者。如电话请假经分部经理批准后补办手续的,计半天事假;未请假者计旷工半天。早退:下班时间结束前 1 小时内提前离开公司者。下班提前 1 小时以上离开、经分部经理批准的,按事假计;未请假者计旷工。旷工:上班时间开始后 1 小时以上未到公司者,下班时间结束提前 1 小时以上离开公司者;超过迟到、早退时限到岗或离岗,且未提前请假的,记半天至一天旷工;以去工地、处理客户事宜等为由未到公司上班,经查不实的,假期届满未续假不到岗

3、者;代人签到、签退或伪造出勤记录者,经查明双方均按旷工论处。病假:提前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人力资源部(视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请假形式) ,设计师病假在一天以内由分部经理批准,登记考勤表,两天以上报人力资源部批准。病假结束后需到行政部进行销假,销假时必须出具医院证明、就医记录和买药发票,否则按事假处理。事假:一天以内需提前请假,填写请假单,经部门经理或分部经理批准后方可休假,报人力资源部备案;特殊情况不能提前请假的,需在上班后半小时内向分部经理请假,并在上班后补办请假单;事假两天或以上者,需提前由本人填写请假单,分部经理签署意见报公司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方可按事假处理;未按上规定办理的,均按旷工处理;年

4、度内累积事假超过 15 天的,本年度若再休事假按双倍扣发工资;年度内累积休假超过 30 天的,予以辞退。第四条 违反劳动纪律规定:1迟到、早退:次 数 第 一 次 第 二 次 第 三 次 第 四 次 第 五 次罚 款 20元 30元 50元 按 旷 工 一 天 计 辞 退旷工: 旷工一天以内的,当月工资按全额工资扣除三天出勤天数计算工资; 旷工两天或以上的辞退,视为自愿放弃所有未结款项。2事假: 当月事假累计不超过三天:当月工资=全额工资全额工资/26 天事假天数=全额工资/26 天出勤天数; 当月事假累计为四天或以上:当月工资=产值工资产值工资/26 天事假天数=产值工资/26 天出勤天数。

5、3病假: 当月病假累计不超过三天:当月工资=产值工资(级别工资+补助)/26 天病假天数; 当月病假累计为四天或以上:当月工资=全额工资/26 天出勤天数。4自动离职:自动离职的,视同放弃所有未结款项。5.节假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分店根据轮休表执行。6婚假 凡通过试用期的员工,凭结婚证可享受五天有薪婚假。 婚假限自结婚证开具之日起三个月内使用。7丧假员工真系亲属(指配偶、子女、父母、配偶之父母、兄弟、姐妹)去世,可申请三天有薪慰唁假。8分娩假凡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并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的女员工,凭医院证明,经公司人力资源部核准后,可视情况享受四十天有薪产假。9有薪年假工作 1 年以上、无其它不良记录,普通员工每年享受年假 3 天,主管级人员享受年假5 天,经理级及以上级别人员享受年假 7 天。工作 2、3 年以上者,以此类推。10加班 公司不提倡加班,因工作应急需加班者,须提前通知行政部,并填写加班记录 ,设计师征得分部经理同意后方可加班。 加班费均在效益工资中体现。第五条 附则1、 本考勤管理制度解释权归行政部。2、 本制度自二 O 一六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