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26082347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7.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7.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7.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7.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1,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2,目录,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主要理论,2,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简要评价,3,自我心理学,1,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概述,弗洛伊德;安娜;哈特曼;埃里克森;,一、自我心理学概述,一、自我心理学概述,01,自我心理学的起源,02,自我心理学的演变,自我心理学的起源,(一)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创伤范式:病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回忆起并说出过去的创伤和痛苦情绪经验,病症就会消失。而且他还发现,这种创伤主要是一种性创伤;驱力范式:大约从1897年开始,弗洛伊德转向了驱力范式,驱力范式强调潜意识中的本能驱力,自我是一种本能理论,把自我看作是一种驱力;自我范式:从

2、1923年开始,弗洛伊德就从本能理论转到了结构理论,不再把自我看作是本能力量,而是将之作为人格结构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自我心理学的起源,(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这三种结构组成的学说;重视自我的作用,反对伊底对心理活动具有绝对的支配作用;伊底和超我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我们只能观察到自我;自我约束伊底;进一步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弗洛伊德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归纳出其父亲提出的10种防御机制,又补充了她自己提出的5种防御机制;,自我心理学的起源,(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将精神分析法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提出了发展线索概念,划分了六条发展线索:从依赖

3、他人到情绪上的自信;从吮吸动作到正常的饮食;从大小便不能自控到能自控;从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关注玩具;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第一阶段(1886年至1897年):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第二阶段(1897年至1923年):弗洛伊德把自我看作一种本能,提出自我本能、自我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第三阶段(1923至1937年):弗洛伊德划分人格结构中的伊底、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给自我相对独立的地位。安娜进一步强调自我的作用,阐述了自我的防御功能;第四阶段(1937年至1975年):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自我心理学的演变,二、自我心理学的主要理论,01,哈特

4、曼的自我心理学,02,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创立自我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自我划定一个独特的研究范围,这一范围就是“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哈特曼所谓的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并不是指空间的某个领域,而是指“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在既定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自我并不一定要在与伊底和超我的冲突中成长;哈特曼提出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所以他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二)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自我与伊底是两种同时存在的心理功能,自我独立于伊底,但又是与伊底同时发生发展的;自我与伊底都

5、是从同一种先天的生物学的禀赋,即“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的,在自我与伊底未分化之前,既没有自我,也没有伊底,自我与伊底一样都是先天遗传的,伊底不是唯一的遗传禀赋,自我也不是伊底的副产品,两者都是分化的产物;,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二)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自我的自主性发展:由于自我在起源上独立于伊底,所以自我在发展上也独立于伊底的本能发展;初级自主性是指那些先天地独立于伊底的没有冲突的自我功能;次级自主性是指从伊底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作为健康地适应生活的工具的那些自我机能,也就是指最初服务于伊底的防御机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结构,摆脱了冲突的领域;,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三)能量的中性化

6、:能量中性化是一种把本能能量改变成非本能模式。自我在反对伊底的斗争中,将本能驱力中性化,转变成为自我服务的能量,从而脱离和控制本能的能量,实现其自主性机能和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四)自我的适应过程:哈特曼认为,能量的中性化过程的产生,也就是自我的适应过程的产生。适应实质上是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和次级自主性作用的结果;哈特曼把适应看作是一种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在哈特曼看来,人类的适应包括三个过程:人类活动使环境适应人的机能;适应自己创造的环境;个体对有利于生存的新环境作出选择的新的适应途径;,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四)自我的适应过程:适应的性质:进步的适应:与心理发展的

7、方向相一致的适应;退步的适应:为了将来或整体上对环境的适应而暂时表现出的倒退与适应不良,即通过倒退而迂回前进;适应过程既受生理心理组织的影响,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环境方面,哈特曼提出了“正常期待的环境”这一概念。所谓正常期待的环境是指人的正常适应和正常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是正常人可以期待和想象的环境;,(一)自我及其同一性: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埃里克森赋予自我许多积极的特点;,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一)

8、自我及其同一性:具有建设性的功能的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一种同一性感,即自我同一性感或心理社会同一性感。同一性感包括四个方面:个体性 :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感,以不同的、独立的实体而存在;整体性和整合感: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自我的潜意识整合作用。一致性和连续性:潜意识追求一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和连续感,感受到一个人生命的连贯性并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社会团结性:具有团体的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一)自我及其同一性: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是同一性混乱;自我的同一性起源于婴儿,但要到青春期才能正式形成;,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二)人格发展的渐成

9、论原则:把人的发展看作一个进化的过程,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这些阶段是以不变的序列逐渐展开的,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的,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地度过则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所谓危机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危机的积极解决,就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人格就得到健全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危机的消极解决,就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会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三)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0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欲期。希望vs惧怕;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13岁)

10、: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欲期。自我控制和意志vs自我疑虑;主动对内疚(35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器欲期。方向和目的vs自卑感;勤奋对自卑(512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能力vs无能;,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三)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欲期。忠诚vs不确定性;亲密对孤独(2024岁):相当于成年早期。爱vs混乱的两性关系。繁殖对停滞(2565岁):属于成年期。关心vs自私自利。自我整合对失望(65死亡):成年晚期或老年期。智慧vs失望和毫无意义感。,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三、自我心理学的简要评价,01,自我心理学的贡献,02,自我心理学的局限

11、,自我心理学的贡献,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澄清了弗洛伊德和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概念和体系的模糊思想,探讨了没有冲突领域的自我心理学规律;埃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社会环境对自我适应作用的思想,对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自我心理学的局限,哈特曼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的改造并不是彻底的,从而导致了他的自我心理学体系具有许多不可克服的矛盾;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也有不足之处:理论体系不够严密;隐含着个人-社会发展的二因次平行论;,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2,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简要评价,3,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1,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客体关系学派把客体关系特别

12、是亲子关系置于理论建构与临床实践的中心;,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一)弗洛伊德的客体关系思想:弗洛伊德主要是通过驱力的释放来理解客体及客体关系,他所创造的概念和术语为后来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提供了基础和初始观点;,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二)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弗洛伊德;费伦茨、亚伯拉罕、琼斯;克莱因、费尔贝恩;,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研究集中于儿童与母亲的早期关系以及这种早期关系对塑造儿童的内部心理世界和后来的成人关系的影响,在各自的理论上各有侧重,在观点上时有分歧和争论;,二、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二、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01,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0

13、2,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03,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一)客体与客体关系:克莱因扩展了弗洛伊德的客体和客体关系的概念,直接启发了后来的费尔贝恩等客体关系理论家,但她的创造性工作又带有弗洛伊德驱力理论的痕迹。因此,她的客体关系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种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弗洛伊德所说的客体是指本能的客体,是力比多能量灌注的客体。克莱因的客体不仅是本能驱力的客体,而且还是相对于婴儿自身的客体,是婴儿心灵中具有可依赖性、爱、贪婪、仇恨和嫉妒等心理特征的人格;,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一)客体与客体关系:客体关系指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或者说每一个“我”与外在于他的“非

14、我”之间的联系。克莱因对于客体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中较早期的冲突;儿童与母亲的客体关系分为两个阶段:部分客体关系和整体客体关系;,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二)心理发展观:克莱因的“心态”观是对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观的修正;她认为我们并不是从那些“阶段”发展而来,而是发展自两种心态: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样心态;,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二)心理发展观:偏执-分裂样心态:把人看成全好或全坏的心态,这一心态大约存在于从出生到3、4个月;受这种心态的影响,儿童体验到来自母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自我也被分为“好我”和“坏我”;分裂是这一时期重要的防御机制;偏执-分裂样心态的特点是:

15、婴儿还没有“人”的意识,他的客体关系是与部分客体的关系,占优势的机制是分裂过程和偏执焦虑;,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二)心理发展观:抑郁样心态:大约从第5或第6个月开始,直到1岁左右,婴儿进入抑郁样心态;含义:是对所丧失的幻想和事实感到悲哀,或是因为对所爱的人有攻击性而感到负疚或悔恨;特点:开始把母亲知觉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客体,此时的客体关系是与整体客体的关系,占优势的机制是整合、矛盾、抑郁性焦虑和负疚感;,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三)游戏治疗:克莱因用儿童的游戏替代自由联想,通过观察和解释儿童的游戏来接近儿童的幻想和潜意识,并对儿童的移情现象进行分析,从而使游戏治疗成为系统的儿童精神分析技术;解释

16、:解除潜意识的焦虑、推动游戏顺利进行;移情分析;游戏治疗的环境设置:时间和空间的稳定性;玩具应具有安全性和个人使用性;玩具与环境和病人的适宜性;,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一)客体关系: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力比多主要不是寻求快乐,而是寻求客体。力比多的真正任务的就是与客体建立满意的关系,力比多总是指向特定的客体。人类行为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减少紧张,而是为了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表达自我。这一人类基本动机的观点是费尔贝恩对当代关系理论最大的贡献;费尔贝恩颠倒了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关系,将现实原则看作决定行为的首要和基本原则,并认为快乐原则和自发性欲都不是正常现象,而是合理的客体寻求失败的结果;,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二)人格结构观:自我不是一种功能组织,而是真实的自我,即人格的核心或动力中心。自我不是由伊底派生出来的,而是先天就具有的人格成分;费尔贝恩认为人具有寻求客体的本质。费尔贝恩认为,人类的心灵起源于与生俱来的、原始的、单一的动力性自我结构,儿童最早的人格是由一元的动力性自我构成的。他将这种原始状态称为“动力性的自我结构”和“动力自我”。他坚持自我具有天生的结构完整性。自我是生活经验的先决条件,是原始的和天生的,它的存在不以任何方式依赖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