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6082168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工业大学2012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A 卷) 试题编号:832说 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第 页 共 页一、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1. 请简述滑移和孪生变形的特点?2. 什么是上坡扩散?哪些情况下会发生上坡扩散?扩散的驱动力是什么?3. 在室温下,多数金属材料的塑性比陶瓷材料好很多,为什么?纯铜与纯铁这两种金属材料哪个塑性好?说明原因。4. 请总结并简要回答二元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单相区、双相区和三相区中,相成分的变化规律。5. 合金产品在进行冷塑性变形时会发生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为什么?如果合金需要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才能完成变形成

2、型,需要采用什么中间热处理的方法?而产品使用时又需要保持高的强度、硬度,又应如何热处理?二、 作图计算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 在 Fe-Fe3C 相图中有几种类型的渗碳体?分别描述这些渗碳体的形成条件,并绘制出平衡凝固条件下这些不同类型渗碳体的显微组织形貌。2、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滑移面上各有一条刃型位错 AB、XY,如图所示。假设以下两种情况中,位错线 XY 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 v 所示,试问交割后两位错线的形状有何变化(画图表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分别会在每个位错上形成割阶还是扭折?新形成的割阶或扭折属于什么类型的位错?3、已知 H 原子半径 r 为 0.

3、0406nm,纯铝是 fcc 晶体,其原子半径 R 为 0.143nm,请问H 原子溶入 Al 时处于何种间隙位置? 4、柱状试样,当固溶体合金(k 01)从左向右定向凝固。凝固过程中假设,凝固速度快,固相不扩散、液相基本不混合,/L(固/ 液)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梯度为正温度梯度。由于 /L 界面前沿液体存在成分过冷区,晶体易以树枝状结晶生长。当合金从左向右定向凝固,达到稳态凝固区时,请分析并画出: k 01 相图; /L 界面处固体、液体的溶质浓度分布图; 液体中成分过冷区图三、 综合分析题(共 40 分)1、 试用位错理论解释低碳钢的应变时效现象。2、 如图所示,在立方单晶体中有一个

4、位错环 ABCDA,其柏氏矢量 b 平行于 z 轴1) 指出各段位错线是什么类型的位错。2) 各段位错线在外应力 作用下将如何运动?请绘图表示西北工业大学2012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一、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1. 请简述滑移和孪生变形的特点?答:滑移变形特点:1)平移滑动:相对滑动的两部分位向关系不变2)滑移线与应力轴呈一定角度3)滑移不均匀性:滑移集中在某些晶面上4)滑移线先于滑移带出现:由滑移线构成滑移带5)特定晶面,特定晶向孪生变形特点:1) 部分晶体发生均匀切变2) 变形与未变形部分呈镜面对称关系,晶体位向发生变化3) 临界切分应力大4) 孪生对塑变贡献小

5、于滑移5) 产生表面浮凸2. 什么是上坡扩散?哪些情况下会发生上坡扩散?答: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扩散的现象称为上坡扩散。应力场作用、电场磁场作用、晶界内吸附作用和调幅分解反应等情况下可能发生上坡扩散。扩散驱动力来自自由能下降,即化学位降低。3. 在室温下,一般情况金属材料的塑性比陶瓷材料好很多,为什么?纯铜与纯铁这两种金属材料哪个塑性好?说明原因。答:金属材料的塑性比陶瓷材料好很多的原因:从键合角度考虑,金属材料主要是金属键合,无方向性,塑性好;陶瓷材料主要是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塑性差。离子键产生的静电作用力,限制了滑移进行,不利于变形。铜为面心立方结构,铁为体心立方结构,两者滑移

6、系均为 12 个,但面心立方的滑移系分布取向较体心立方匀衡,容易满足临界分切应力。且面心立方滑移面的原子堆积密度比较大,因此滑移阻力较小。因而铜的塑性好于铁。4. 请总结并简要回答二元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单相区、双相区和三相区中,相成分的变化规律。答:单相区:相成分为合金平均成分,不随温度变化;双相区:两相成分分别位于该相区的边界,并随温度沿相区边界变化;三相区:三相具有确定成分,不随结晶过程变化。5. 合金产品在进行冷塑性变形时会发生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为什么?如果合金需要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才能完成变形成型,需要采用什么中间热处理的方法?而产品使用时又需要保持高的强度、硬度,又应如何热处理

7、?答:合金进行冷塑性变形时,位错大量増殖,位错运动发生交割、缠结等,使得位错运动受阻,同时溶质原子、各类界面与位错的交互作用也阻碍位错的运动。因此发生应变硬化,使强度、硬度升高。较大的塑性变形产生加工硬化(应变硬化),如果需要继续变形就要进行中间热处理,即再结晶退火,使塑性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零件可继续进行塑性变形。如果产品需要保持高的强度、硬度,可在最终热处理时采用去应力退火,去除残余应力,保持零件较高的强度、硬度。二、 作图计算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 在 Fe-Fe3C 相图中有几种类型的渗碳体?分别描述这些渗碳体的形成条件,并绘制出平衡凝固条件下这些不同类型渗碳体的显微组

8、织形貌。答:渗碳体包括:初生(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共五种。(1)初生(一次)渗碳体:含碳量大于 4.3%的 Fe-C 合金在平衡凝固时从液相结晶出来的渗碳体,形貌为板条状。(2)二次渗碳体:含碳量 0.772.11%的 Fe-C 合金,在 1148冷却到727过程中,从 相中脱溶的渗碳体。(3)三次渗碳体:含碳量小于 0.0218%时,低于 727,从 相脱溶析出的渗碳体。(4)共晶渗碳体:含碳量 2.116.69%的 Fe-C 合金,在 1148发生共晶反应时形成的渗碳体。(5)共析渗碳体:含碳量 0.02186.69%的 Fe-C 合金,在 727

9、发生共析反应时生成的渗碳体。各渗碳体形貌见教材相关部分。2、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滑移面上各有一条刃型位错 AB、XY,如图所示。假设以下两种情况中,位错线 XY 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 v 所示,试问交割后两位错线的形状有何变化(画图表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分别会在每个位错上形成割阶还是扭折?新形成的割阶或扭折属于什么类型的位错?答:a 图: XY 向下运动与 AB 交割,产生 PP小台阶,宽度为|b 1| PP的柏氏矢量仍为 b2 PPb 2 为刃型位错 PP不在原滑移面上,为割阶 XY 平行于 b2,不形成台阶b 图: AB 位错线上出现 PP平行于 b2,宽度为|b 1|

10、PP的柏氏矢量仍为 b2 PPb 2 为螺型位错 PP在原滑移面上,为扭折 XY 位错线上出现 QQ平行于 b1,宽度为|b 2| QQ的柏氏矢量仍为 b1 QQb 1 为螺型位错 QQ在原滑移面上,为扭折3、已知 H 原子半径 r 为 0.0406nm,纯铝是 fcc 晶体,其原子半径 R 为0.143nm,请问 H 原子溶入 Al 时处于何种间隙位置? 答:fcc 晶体的八面体间隙 ,四面体间隙 。根据题意知 ,因此 H 原子应处于八面体间隙。4、柱状试样,当固溶体合金(k 01)从左向右定向凝固,凝固过程中假设,凝固速度快,固相不扩散、液相基本不混合,/L(固/液)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

11、度梯度为正温度梯度。由于 /L 界面前沿液体存在成分过冷区,晶体易以树枝状结晶生长。当合金从左向右定向凝固,达到稳态凝固区时,请分析并画出: k 0 1 相图; /L 界面处固体、液体的溶质浓度分布图; 液体中成分过冷区图。答:柱状试样从左向右定向凝固,在固相不扩散、液相基本不混合、k 01的条件下,在凝固达到稳态凝固区时,/L 界面前沿液体溶质浓度分布 CL如图 a 所示。由于 /L 界面前沿液体中溶质浓度从左向右逐渐升高(与k01 情况不同),成分与相图对应如图 b。/L 界面前沿液体中从左向右熔点逐渐升高(与 k01 情况相同)构成 TL 曲线,加之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梯度为正温度梯

12、度 Tn,即形成了由 TL、T N 两曲线组成的成分过冷区见图 c,在凝固过程中晶体易以树枝状结晶生长。三、 综合分析题(共 40 分)1、试用位错理论解释低碳钢的应变时效现象。答:将退火低碳钢进行少量塑性变形后卸载,然后立即加载,屈服现象不再出现。如果卸载后在室温下放置较长时间或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屈服现象再次出现,而且低碳钢的强度及硬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时效或机械时效。机理:柯垂尔理论认为,卸载后立即重新加载,位错已经脱钉,因此不再出现屈服现象。放置或加热后再加载,位错被重新定扎,因此会再次出现屈服现象。位错増殖理论认为,卸载后立即重新加载,位错已经増殖,因此不再出现屈服现象。放置或加热后再加载,发生了回复,位错发生重排和抵消,因此会再次出现屈服现象。两种理论均有实验依据,目前一般同时采用两理论解释应变时效的产生原因。2、如图所示,在立方单晶体中有一个位错环 ABCDA,其柏氏矢量 b 平行于 z 轴1) 指出各段位错线是什么类型的位错。2) 各段位错线在外应力 作用下将如何运动?请绘图表示答:1)AB、BC 、CD、DA 段都是刃位错 2)AB 和 CD 不动;BC 向上滑移, AD 向下滑移,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