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6081896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市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市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市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一、台风预警信号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图标:标准: 24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6 级以上,或者阵风 8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24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2、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8 级以上,或者阵风 10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12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10 级以上,或者阵风 12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2.停止室内外大

3、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6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12 级以上,或者阵风达 14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引: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4、;3.回港避风的船舶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人员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二、暴雨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12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5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

5、驶人员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 6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5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或者 1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35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35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安排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转移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三)暴雨橙色预警

6、信号图标: 标准: 3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5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 3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10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10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或者 1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60 毫米以上, 或者已达 6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

7、,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三、大风预警信号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24 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可达 6 级以上,或者阵风 8 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 67 级,或者阵风 8 级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3.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8、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5.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二)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12 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可达 8 级以上,或者阵风 9 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 89 级,或者阵风 910 级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2.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尽量转到避风场所避风;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切断户外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

9、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5.机场、高速公路等单位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三)大风橙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6 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 10 级以上,或者阵风 11 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 平均风力为 1011 级,或者阵风 1112 级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应急工作;2.房屋抗风能力较弱的中小学校和单位停课、停业,人员减少外出;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5.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水

10、上交通等单位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四)大风红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6 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 12 级以上,或者阵风 13 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 12 级以上,或者阵风 13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应急和抢险工作;2.人员尽可能停留在防风安全的地方,不随意外出;3.回港避风的船舶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4.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5.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等单位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注

11、意森林、草原等防火。四、雷电预警信号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6 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2.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 2 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2.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3.户外人员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4.切断危险电源,户外人员不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5.户外人员在空旷场地不打伞,不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三)雷电红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 2 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防御指引: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2.人员应当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4.尽量不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视、电话等电器;5.密切注意雷电预警信息的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