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永洲事件反思媒体职业操守的缺失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078691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陈永洲事件反思媒体职业操守的缺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陈永洲事件反思媒体职业操守的缺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陈永洲事件反思媒体职业操守的缺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陈永洲事件反思媒体职业操守的缺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陈永洲事件反思媒体职业操守的缺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伦理l PRACTICAL JOURNALISM 从陈永洲事件反思媒体职业 操守的缺失 核心阅读:从被长沙警方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刑 拘,到新快报头版发文呼吁警方放人,再到承认收钱发 表失实报道、新快报发声明致歉,陈永洲事件成为传媒 界乃至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公共事件。事件本身的 一波三折及其呈现出的多层复杂结构,一时引发了社会 各界莫衷一是的讨论 但对于传媒31作者而言,有一点 十分明确,那就是陈永洲的行为有违记者职业操守。资 深传媒人范以锦围绕这一事件对传媒人的职业伦理和 传媒界的行业自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 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刑拘一案,尽管舆论有过各种 争议,包括对办案程序的质疑,但

2、争议、质疑之后,作为 媒体和媒体人,对业内确实存在的严重的职业操守问 题,也该认真反思了。在现实的媒体状态中,虚假新闻、 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等行为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媒体 行业和从业者的形象,亟待在反思中认真整治。 第一,对办案程序的争议,不应成为媒体自身反思 的障碍。 陈永洲被抓走后,新快报社反应强烈,社会各方面 也多有反响。这两类反应并不完全一致。新快报表现 出来的是比较激烈的一边倒。陈永洲被长沙警方认定 “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被跨省拘捕的几天后,1o月23 日,新快报以“请放人”的鲜明标题在头版刊登评论,声 明“敝报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根”,要求释放陈永 洲。次日,新快报在头版继续推

3、出“再请放人”的文章。 从社会各方面的反响来看,尽管也有强烈的声音, 但只是对办案程序的质疑、争议,几乎没有谁会为陈永 洲打保票。本文作者之一范以锦当时就在大粤网上发 表文章:“我们作为局外人,无法对事件全过程作详尽了 解,也无法对被抓者有没有别的问题下结论,但我们从 2013 12新闻实践 现有的材料,特别是涉嫌的罪名分析,不得不对抓人的 程序的正当性、合法性表示质疑,并对此事引发媒体圈 的震荡表示忧虑。”并且表示:“有没有收钱,当事记者自 己心里明白;作为记者所在单位新快报也完全应该根据 质疑弄清情况。没错,任何媒体单位都要重视解决新闻 行业的操守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的确比较突出。但我们 在

4、这里讨论新快报的这宗案例不能偷换概念。”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社会舆论的讨论相对比较理 性,而新快报说得绝对化了。在报社大张旗鼓的放人要 求与记者很快承认收了钱之间,是令人顿感滑稽的矛 盾,同时也令舆论一片哗然。随之而来的舆论谴责和调 查的开展,使新快报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同时,也株 连了那些为办案程序发声的同行,因为有些舆论把新快 报的“请放人”与同行质疑办案程序两类不完全相同的 反应都归于“支持陈永洲”。其实,这是两码事。 现在舆论归于平静,该质疑的质疑了,该反思的也 得反思了。尽管案件仍在审理中,最终结果待走完司法 程序才完全明白。姑且放下这些问题不说,就记者收钱 被人当枪使来看,无疑是要

5、受到谴责的。换句话说,对 办案程序的争议,不应成为媒体自身反思的障碍。 第二,绝大多数媒体和媒体人是可以信赖的,但陈 永洲一案也绝不是孤例,媒体圈类似问题社会方方面面 早就有强烈反应。 记者的伦理道德问题,社会方方面面早有抨击之 声。有些媒体和记者陷入了不正当的潜规则中,相比之 下,拿红包现象还只是一般现象。最令人震怒的是新闻 敲诈行为,有些是个人行为,有的已上升到媒体单位集 体所为,通过做批评报道或反映问题的内参去要钱。写 好批评报道或内参,有意送给当事单位看,然后进行讨 价还价的谈判,迫使当事单位以投放广告、赞助等形式 摆平撤稿。有的单位也就心领神会,一旦发生灾难性等 事故,就赶紧给记者发

6、“封口费”。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有的地方出现假记者敲诈勒索的行为。话又说回 来,为什么假记者有市场,这折射出真记者的真问题。 正因为存在着这种生存的土壤,才导致假记者的肆无忌 惮。 除了以上讲的新闻敲诈行为之外,当前媒体职业伦 理道德缺失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制造虚假新闻。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 存,扩大市场份额,一些媒体人一味迎合受众畸形需求, 不惜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制造假新闻,追求轰 动效应,达到博人眼球的目的。无论是2007年电视台 播出的“纸馅包子”事件,还是2013年的“深圳最美女 孩”事件,都背离新闻真实性原则,以虚假新闻为噱头, 吸引受众目光。 二是主观臆

7、断的所谓“合理想象”。“合理想象”主要 存在于部分记者的稿件写作中,在事件报道中浮于表 面,并不进行深入实际调查采访,核实新闻事实和材料, 而是在报道时断章取义,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对事实进 行拼凑。2013年8月,一家杂志刊发的村官腐败透视 一文中,记者捕风捉影村支书的“大话”,对事实进行夸 大,随后该文被众多网站以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 村里一大半都是我的娃为题大量转载,迅速成为网络 话题热点。然而在调查后发现此篇稿件存在混淆时空、 以偏概全等问题,对事实进行了夸大性的报道,对社会 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是有偿新闻泛滥。综观媒体行业横生的乱象可 以看出,新闻敲诈是由有偿新闻发展起来的。新闻敲

8、诈 性质更为严重,并非一般的职业操守问题,而是带有违 法犯罪性质。相比较而言,有偿新闻或变相的有偿新闻 现象比较多。这是指新闻记者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收 取被报道对象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好处,对新闻事件进 行美化和润饰使得新闻事件有利于报道对象。相对应 的“有偿不闻”,其实也是有偿新闻的变种。有偿新闻多 是对报道内容的美化,所涉及的事件并不一定是负面 的,而“有偿不闻”涉及的事件,则大多为不利于报道对 象的负面内容,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以钱财甚至权利来 干涉、压制新闻报道的事件。2002年,山西繁峙县发生 矿难,多名记者在采访中收受当地负责人和矿主送的现 PRACTICAL JOURNALISM I

9、新闻伦理 金、金元宝。类似的“有偿不闻”的闹剧,已上演过好多 回了。 四是随意窃取他人隐私。为了追求独家报道,有些 记者铤而走险,越过雷池,采取非法不正当的手段获取 信息资料。201 1年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曝光, 该报记者不仅通过非法手段窃听名人隐私,还随意侵犯 民众隐私,激起民众愤怒,以致其不得不以停刊的方式 来平息社会大众对窃听行为的声讨和谴责。此事件,曾 引发中国新闻界关于新闻伦理道德的大讨论,但目前依 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此外,新闻侵权、媚俗新闻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这 些行为的盛行,反映了目前令人堪忧的媒体职业伦理道 德缺失的现状。 第三,坚守职业操守,既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也是

10、履行神圣使命的必备条件。 在复杂的现实社会环境中,记者如何在各方利益的 博弈中坚守自己的底线,值得新闻同行深思。 媒体人经常会说生活艰难的问题,但这不能成为道 德失守理由。也有人认为在各种利益角逐的面前,难以 独善其身。然而,通过新快报的陈永洲事件,我们可以 看出同流合污的风险。倘若被某利益机构所挟制或非 正当结盟,最先倒下或者被抛弃的可能就是记者了。在 名利场中、在各种利益的博弈中,洁身自好,不受某一利 益方的诱惑,理才直、气才壮。此次发生的陈永洲事件, 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陈永洲收了钱,但他自己收了钱还 装出一副的“理直气壮”,不仅自己在作“抗争”,还累及 本单位一起“抗争”,最后以留下笑柄

11、告终。他的“抗争” 为何保护不了自己?因为自己的屁股有屎,不干不净就 没有底气。由此可以看出,只有严于律己,坚持职业操 守,才能理直气壮,也是对自己的最好的保护。 对记者而言,仅有“自我保护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应从记者神圣职责的高度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陈永 洲事件给予新闻界的反思,远不止新闻职业操守和道德 问题。媒体担任着引领舆论导向、传递主流价值观的重 要责任,对于稿件的审核必须严格把关。而媒体从业人 员是“社会航船的嘹望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秉承 客观、公正、公平、真实的新闻原则来报道新闻事件。著 名报人范长江对记者的品格有这样一句话:“有了健全 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在

12、当前经济飞速发 新闻实践2013 12 新闻伦理I PRACTICAL JOURNALISM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运用议程设置功能,使出浑 身解数来吸引读者眼球。本文以南方都市报“小三广 告”为例,分别从纸媒现状和媒介素养两个角度来分析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对策。 2013年8月20日南方都市报A16版整版刊登一篇 广告,内容是“现任张太”呼吁“前任张太”放手。短短38 个字,包含的信息量却让人浮想联翩,转正“小三”花费高 价(传言近20万)对原配公然叫嚣,以一种让人意想不到 的方式,把两个女人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摆上了公共 话语平台,再次引发人们对灰色地带的“小三现

13、象”及婚 恋道德话题的热议,吸引了大量读者的眼球,达到了传播 的效果。不过,之后被证实,这其实是一则化妆品广告, 广东省工商局发布消息将该广告认定为产品的商业炒 作,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第 五项关于广告不得含有“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规定,责令 其立即整改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消除不良社会影响。 一、纸媒经营的瓶颈何去何从 南方都市报一直宣誓要“做中国最好的报纸”,它的媒 体品牌个性包含仁、雅、乐。它在经营过程中向受众传播 积极向上、自信乐观、温馨快乐的新闻报道,不仅履行了一 家新闻媒体的职责,还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在为广大读者、 观众带来资讯的同时,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14、价 值观。但这次的“小三广告”无疑与该报的品牌个性背道 而驰,还颇有些哗众取宠的味道。该报负责人解释说,这 个商业广告也是南都在经过完整的审核后才刊出的,只能 说是判断失误,不承认有钱就能上广告的说法。 在新媒体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全球范围内纸媒衰落 的速度正在加快。根据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的数据, 201 2上半年报纸广告同比下降73。在报纸广告传 展的现状下,记者作为文字工作者难免清贫,而在各种 采访中又会面临权钱、美色、名利等各种形式的诱惑。 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要更加严格地恪守新闻职业道 德,坚决抵制各种诱惑,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坚守自己的 神圣使命。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新闻记者,其所具有的

15、富贵不 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风骨与气节,直至今日仍为人 由衷敬佩。正是这些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践行新闻理想 的具有良心的媒体人,使得“水门事件”得以大白天下, 使得我国奶制品问题得到曝光,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日 益受到重视。在各种调查性报道中,具有职业良心的记 者们冒着各种危险与困难奋斗在采访前线,用自己的努 力与书写的文字为社会的改善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 量。 总结历史经验,吸取陈永洲的教训,我们务必将维 护良好的职业道德,当作新闻从业人员的铁律。2009 2013 12新闻实践 年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修订版明确规定: “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 坚持深入调查研究

16、,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中,也明确提到要用客观、真实、准 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 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日常新闻实践中,我们更需要相 关新闻从业人员切实关注并积极履行,珍惜手中的笔与 肩上的道义,爱惜自己的羽毛,坚守自身的职责与使命。 此次事件虽然为记者品行敲响警钟,但是不可成为 阻碍开展舆论监督等正常报道的拦路石。在规范新闻 纪律与记者行为的同时,对于媒体正常的调查与报道应 予以鼓励与保护,以此维护新闻舆论环境,促进媒体正 常健康发展。圃 (作者:周林桐,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 生;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甘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