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076965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湖北武汉 余泽海 2012.2.18第一部分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总体安排一、第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提分增效的关键期:2012.32012.4二、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提高应用能力1、在目的层面上:二轮复习更加重视知识网络的构建、知识内在联系的揭示和考生应用能力的提高。2、在知识层面上:帮助考生掌握好能体现政治学科中具有理论思维价值(学科思想)和命题价值(应用价值)的重点知识。3、在能力层面上:重点提高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基本能力。三、第二轮复习的主要内容专题复习传统的复习模式是线性的,即第一轮复习抓教

2、材考点,第二轮复习抓时政热点,第三轮复习抓解题方法训练。这种复习模式是低效的忽视了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有机融合,也忽视了解题方法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热点、能力三位一体,有效推进,是实现高考目标的最佳复习备考模式。二轮复习总体思路是:整合知识,构建网络;关注热点,学会运用;训练题型,提升能力。第二部分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方法探讨一、知识专题复习备考,首先要搞清楚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这样,复习才会方向明确,事半功倍。 1、明确高考命题的三个重要依据(1)持续深入研究考试大纲 ,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以书为本,精心品读教材,是基础支撑。 (3)贯彻课改理念,绝不能穿新

3、鞋走老路。2012 年考试大纲解读 一要注意 2012 年考试大纲的变化2011 年 2012 年(2010 年)1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的要求(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1、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2)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要注意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差异如经济生活: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融资、纳税人和负税人2、第二轮复习知识专题的确定(1)针对高考、适应学生、微观切入、宏观把握。

4、 (关键是打破教材体系,知识重组)二轮专题复习知识专题 热点专题 能力(题型)专题(2) 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行为主体。经济生活:政府、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政治生活:党、政府、公民、人大等。(3) 近年来高考中的高频考点。经济生活如价格、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劳动者权益、扩大就业、国民收入分配、财政和货币政策、家庭消费、汇率、经济全球化等。3、知识专题课的基本结构情境导入问题设置共同探究情境回归这种基本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政治课的教学原则4、宏观、中观、微观构建知识专题以“宏观调控”和价格“为例5、2010 年高考考点预测经济生活 12 题集中在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5、 ,13 题在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4、15 题在第三、四单元收入与分配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观性试题主要集中在企业这个考点,其他三个单元分布比较均匀;政治生活试题主要集中在公民的政治生活和我国的政府,其次是我国的外交政策;文化生活主要考查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其次是发展这个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哲学主要考查唯物论和认识论,其次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热点专题1、高考政治试题不回避热点。2、时政热点的命题思路:立意选材设问3、2012 年应关注什么样的时政热点。(1)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社会热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应具备如下特点: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时事和热点;带

6、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时政的新提法和新理论。(2)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要关注那些长效的,且事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 “三农”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绿色GDP、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对外开放的国策、国家统一、国家主权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 ,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而且要注意这些持续性热点在一年的具体体现。 (3)重点关注国内热点。不管是文综卷政治试题,还是政治单科卷试题,都有一个原则:“

7、以我为主”,也就是着眼于我国的实际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特别是我国内一些持续性的特点,而对国际热点考查较少。但这并不表明,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而是要看国际热点与我国的相关度。一些与我国根本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紧密联系的,本身又相当稳定、清晰的国际热点也应关注。 (4)2012 年应关注什么样的时政热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农产品流通困局、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小微企业、结构性减税、财政货币政策、民间借贷、物价问题、保障房建设、亚运会、孔子学院、走基层、道德建设、天宫神八交会对接、入世十年、欧债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德班气候大会。2011 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

8、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1 房价,2 物价,3 食品安全,4 医疗改革,5 腐败问题,6 住房改革,7 社会道德风气,8 教育改革,9 生活成本上升,10 就业问题。榜单“常客”:医改、食品安全等从未“落榜” ;在最近五年的“十大焦点问题”调查中,从未跌出过榜单前十位的四个问题是:医疗改革、食品安全、腐败问题及社会保障问题。 4、热点专题课的基本结构。情境导入问题设置合作探究情境回归以“食品安全”例。 (略)5、 热点专题的几点建议。(1)二轮热点专题复习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让学生来整理与专题相关的知识,通过一个一个专题的复习,让学生逐步学会和习惯自己动手、动脑,分析问题、整理问题。(

9、2)针对高考、适应学生、微观切入、宏观把握、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三、题型专题1、2011 年湖北武汉高考政治数据分析。2、考生失分原因总结(1)知识缺陷仍然是失分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基础主干知识掌握不到位;知识理解力、运用力较差,死记硬背较为普遍;时政知识缺乏。(2)能力缺陷是制约成绩提高的瓶颈。表现在: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欠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辩证思维能力差。(3)应试心理与应试技巧方面也存在欠缺。每年都有考生因粗心而错选、错答,因紧张而未能发挥水平,因时间安排不合理而未能完成答卷。3、高考政治试题题型分类。(1)选择题计算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漫画型选择题;限制型选择题;

10、名言警句型选择题;理解型选择题;图表型选择题;(2)主观题体现、说明型;策略、措施型;说明、启示型;原理、依据型;因果关系型型;认识评价型;分析意义型;图表论述型;综合探究型。4、新课程全国卷计算型选择题。计算题常考不衰,其特点经济理论+生活实际+数学思维新课程卷主要考查商品价值量,还有个人所得税、企业利润、汇率;其他试卷还考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股票价格、国民收入、增值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人民币升值(汇率换算)等。解答经济计算题,关键是理解相关经济学理论,并能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分步计算不能心急。平时要注意多练习,熟悉各种题型才能举一反三

11、,处变不惊。20072011 年新课程全国卷计算题 2012 年计算题需要关注的问题2007:个人所得税2008:商品价值总额2009:企业年净利润2010:汇率与价值量2011:商品价值总量1.增值税2.股票价格3.货币流通量4.通胀率5.利息1. 汇率2.企业利润3.个人所得税4.商品价值量5.关于经济学计算题的几个公式。 (略)5、新课程全国卷主观性试题高考在怎么考?(1)20072011 年新课程全国卷主观题(2)新课程全国卷主观题的命题特点主要以建议类、原因类、意义类、体现类四种题型呈现。情景材料很具体,层次较多,分值差距较大。强调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渗透情感、

12、态度,关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学生的独立思考。关注实践环节的强化与教学内容的拓展,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5、新课程全国卷主观性试题我们该怎么做?(1)明确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2)了解试题的三个要素:立意、情景、设问(3)把握解题的思维过程和步骤审设问审材料调用知识确定答题思路写答案(4)研究高考真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研究试题应主要研究近三年的高考真题。 注重图表试题的解题能力训练数据表格作为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一种载体,是表达信息、反映当

13、前政治经济工作变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试题由提示语(标题)、图或表格材料、注释、设问四部分组成,可以说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对各种文字和非文字信息源的准确解读。 解答图表题的基本要求三看图表,全面获取信息:看标题,明方向;看数据或线条等,明内容;看注释,明补充;三重比较,描述有关现象:纵向比,看变化;横向比,看差异;全面比,看关系;三位一体,准确组织答案:是什么,现象到本质;为什么,书本到时政;怎么办,问题到对策。请学生牢记:(1)能力是“练” 出来的处理好练习与反思的关系;(2)能力是“悟” 出来的处理好“ 做题”与“看题”的关系;(3)能力是“积累” 起来的做好题型、方法等归类。试题虽在书本

14、外,道理却在书本中,答案就在设问中,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部分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必须优化的几个基本环节一、优化备课环节,做到五有,脑中有“纲”(考试大纲),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 学生),心中有“情”(情境) ,手中有“法”(方法) 。二、优化上课环节,1、让学生“动起来”:思考、讨论、练习等(能力是练出来) ,2、让课堂“活起来”:有趣、精炼、启发等。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又要留时间给学生自己思考总结。三、优化练习环节,精选,一般是 12+3 的模式;精练,限时训练(45 分钟内完成) ;精批,有适当评语,尽快完成,获得学生真实信息;精评,有评分细则、有重点、有难点、有矫正练习。四、优化辅导环节,针对特殊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辅导形式多样,追求简单实用高效;反对题海战术,不挤占其他科时间;多关注临界生,善于“磨尖治拐”。最后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适度期望,适度要求,适度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