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2)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072496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2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2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2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2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南针小升初-81-第 十 二 讲 逻 辑推 理( 2)知识导航逻辑 是逻辑学 的简称 , 是 一门 研究人们 思维活 动一般规 律的学 科 .而这 些规律是学习 数学必不 可少的 ,因此逻 辑道理 成为了数 学竞赛 的一个重 要内容 .解答 推理问题常用的方 法有排除法、假 设法、反证法 .一般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 考虑 .1.选准突破 点,分析时综合 几个条件进行判 断 .2.根据题中 条件,在推理过 程中,不断排除 不可能的情况, 从而得出要求的 结论 .3.对可 能出现的 情况作 出假设, 然后再 根据条件 推理, 如果得到 的结论 和条件 不 矛盾,说明 假设是正确的 .4.遇到比较

2、 复杂的推理问题 ,可以借助图表 进行分析 .例 1 甲 、 乙 、 丙三 个 孩 子 打 碎 了玻 璃 .甲 说 : “ 丙 打 碎 的 .” 乙 说 : “ 我 没 有 打 碎玻璃 ” .丙说: “ 是乙打碎 的 ” .他们当中 只有一人说了谎 话,到底是谁打 碎的?解 析 : 根 据题 意 , 必须 符 合只 有 一 个人 说 了谎 , 推 理可 以 用假 设 。 推 理时 可 以 先假设,看结 论和条件是否矛 盾 .如 果是 甲 打 碎的 , 那么 甲 说 谎话 , 乙说 的 是 实话 , 丙说 谎 话 ,这 样 与他 们 中 只有 一人说谎矛 盾,所以不是甲 打碎的 .如果 是乙打碎

3、 的,那 么甲说的 是谎话 ,乙说的 是谎话 ,丙说的 是实话 .与他 们中只有一人说谎 相矛盾 .所以不是 乙打碎的 .如 果是 丙 打 碎的 , 那么 甲 说 的就 是 实话 , 乙 说的 是 实话 , 而 丙说 的 是谎 话 , 这样 只有一个人 说谎,符合题中 条件 .答:玻璃 是丙打碎的 .【 巩 固 】 有 三 个 同 学 在 谈 论 谁 的 年 龄 大 .小 东 说 : “ 小 兰 的 年 龄 比 小 静 大 .” 小 静说: “ 小兰的年 龄比小东小 .” 这三位同 学中,谁的年龄 最大?谁的年龄 最小?解析: 我们用 “ ” 来表示每 个同学之间的年 龄的关系 .小兰小 静小

4、东小静小 东小兰所以小东 小兰小静, 小东的年龄最大 ,小静的年龄最 小 .答:小东 年龄最大,小静 年龄最小 .例 2 甲 、 乙 、 丙、 丁 四 人 进 行 乒乓 球 比 赛 .赛 后 名 次 说法 不 一 .有 的 说 : “ 甲 第 二名 , 丁 第 三 名 .” 有 的 说 : “ 甲 第 一 名 , 丁 第 二 名 .” 有 的 说 : “ 丙 第 二 名 ,丁 第 四名 ” ,实际上 ,上面三种说法 各说对了一半 .问甲、乙 、丙、丁各是第 几名?解析: 推理时, 必须以 “ 他们都只 说对了一半 ” 为前提 .我们可以 借助图表分析 .指南针小升初-82-(1)假 如 第 一

5、 个 人 说 甲 是 第 二 名是 对 的 , 那 么 丁 是 第 三 名 是 错的 .第二 个人 说甲 第一名 错, 丁第二 名对 .而根 据第 三人 说,丁第四 名错 ,丙 第二名 对 .这样 出现甲、乙 、丁可都是第二 名,自然推理错 误 .重新推理 :( 2) 如 果 第 一 人 说 甲 是 第 二 名是 错 的 , 丁 是 第 三 名 就 对 .第 二人 说 丁 是 第 二 名 错 , 那 么 甲 第 一名 就 对 .第 三 人 说 丁 是 第 四 名错 , 丙 是 第 二 名 就 对 .从 表 中 可以看出甲 是第一名,丙是 第二名,丁是第 三名,则乙是第 四名 .答:甲是 第一名

6、,乙是第 四名,丙是第二 名,丁是第三名 .【巩固】 小王、小 张和小李一位是 工人,一位是农 民,一位是教师 ,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 师年龄大;小王 与农民不同岁; 农民比小张年龄 小 .问:谁是 工人?谁是农民?谁是 教师? 解析: 由题目条 件可以知道:小 李不是教师,小 王不是农民,小 张不是农民 .由此得到左下表 .表格中打 “” 表示肯定 ,打 “” 表示否定 .因为左上 表中,任一行、 任一列只能有一 个 “” ,其余是 “” ,所以小 李是农民,于 是得到右上表 .因为农民 小李比小张年龄 小,又小李比教 师年龄大,所以 小张比教师年龄 大,即小张不是 教师 .因此得到 左下表

7、,从而得 到右下表,即小 张是工人,小李 是农民,小王是教师 .【总结 】 例 1中采用列 表法,使得各种 关系更明确 .为了讲解 清楚,例题中画 了几个表,实际 解题时,不用画 这么多表,只在 一个表中先后画 出各种关系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步应 将题目条件给出 的关系画在表上 ,然后再依次将 分析推理出的关系画在表 上; 每行每列 只能有一个 “” ,如果出 现了一个 “” ,它所在 的行和列的其 余格中都应画 “” .名次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甲 乙 丙 丁 名次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甲 乙 丙 丁 指南针小升初-83-例 3 刘刚、马 辉、李强三个男 孩各有一

8、个妹妹 ,六个人进行乒 乓球混合双打比 赛 .事先规定 :兄妹二人不许 搭伴 .第一盘: 刘刚和小丽对李 强和小英; 第二盘: 李强和小红对刘 刚和马辉的妹妹 .问:三个 男孩的妹妹分别 是谁?解析: 因为兄妹 二人不许搭伴, 所以题目条件表 明:刘刚与小丽 、李强与小英、 李强与小红 都不是兄妹 .由第二盘 看出,小红不是 马辉的妹妹 .将这些关 系画在左下表中,由左 下表可得右下表 .刘刚与小 红、马辉与小英 、李强与小丽分 别是兄妹 .【巩固】 四个小朋 友宝宝、星星、 强强和乐乐在院 子里踢足球,一 阵响声,惊动了正在读书 的陆老师,陆老 师跑出来查看, 发现一块窗户玻 璃被打破了 .

9、陆老师问 :“ 是谁打破 了玻璃? ”宝宝说: “ 是星星无 意打破的 .”星星说: “ 是乐乐打 破的 .”乐乐说: “ 星星说谎 .”强强说: “ 反正不是 我打破的 .”如果只有 一个孩子说了实 话,那么这个孩 子是谁?是谁打 破了玻璃?解析: 因为星星 和乐乐说的正好 相反,所以必是 一对一错,我们 可以逐一假设检 验 .假设星星 说得对,即玻璃 窗是乐乐打破的 ,那么强强也说 对了,这与 “ 只有一个 孩子说了实 话 ” 矛盾,所 以星星说错了 .假设乐乐 说对了,按题意 其他孩子就都说 错了 .由强强说 错了,推知玻璃 是强强打破的 .宝宝、星 星确实都说错了 .符合题意 .所以是

10、强 强打破了玻璃 .由题看出 ,用假设法解逻 辑问题,就是根 据题目的几种可 能情况,逐一假 设 .如果推出矛盾 ,那么假设不成 立;如果推不出 矛盾,那么符合 题意,假设成立 .指南针小升初-84-课后作业 1 张明、席 辉和李刚在北京 、上海和天津工 作,他们的职业 是工人、农民和 教师,已知:( 1)张明不 在北京工作,席 辉不在上海工作 ;( 2)在北京 工作的不是教师 ;( 3)在上海 工作的是工人;( 4)席辉不 是农民 .问:这三 人各住哪里?各 是什么职业?解析: 与前面的 例题相比,这道 题的关系要复杂 一些,要求我们 通过推理,弄清 人物、工作 地点、职业三者 之间的关系

11、.三者的关 系需要两两构造 三个表,即人物 与地点,人物 与职业,地点与 职业三个表 .我们先将 题目条件中所给 出的关系用下面 的表来表示,由 条件( 1)得到表 1,由条件( 4)得到表 2,由条件 ( 2)( 3)得到表 3.因为各表 中,每行每列只 能有一个 “” ,所以表 ( 3)可填全 为表( 4) .因为席辉 不在上海工作, 在上海工作的是 工人,所以席辉 不是工人,他又 不是农民,所以 席辉是教师 .再由表 4知,教师 住在天津,即席 辉住在天津 .至此,表 1可填全为 表 5.对照表 5和表 4,得到: 张明住在上海是 工人,席辉住在 天津是教师,李 刚住在北京是农 民 .2

12、 甲乙丙丁 四人同时参加全 国小学数学夏令 营 .赛前甲、 乙、丙分别做了 预测 .甲说: “ 丙第 1名,我第 3名 .”乙说: “ 我第 1名,丁第 4名 .”丙说: “ 丁第 2名,我第 3名 .”成绩揭晓 后,发现他们每 人只说对了一半 ,你能说出他们 的名次吗?解析: 我们以 “ 他们每人 只说对了一半 ” 作为前提 ,进行逻辑推理 .指南针小升初-85-假设甲说 的第一句话 “ 丙第 1名 ” 是对的, 第二句话 “ 我第 3名 ” 是错的 .由此推知乙说 的 “ 我第 1名 ” 是错的, “ 丁第 4名 ” 是对的; 丙说的 “ 丁第 2名 ” 是错的, “ 丙第 3名 ” 是对

13、的 .这与假设 “ 丙第 1名是对的 ” 矛盾,所 以假设不成立 .再假设甲 的第二句 “ 我第 3名 ” 是对的, 那么丙说的第二 句 “ 我第 3名 ” 是错的,从而 丙说的第一句话 “ 丁第 2名 ” 是对的; 由此推出乙说的 “ 丁第 4名 ” 是错的, “ 我第 1名 ” 是对的 .至此可以 排出名次顺序: 乙第 1名、丁第 2名、甲第 3名、丙第 4名 .3 甲、乙、 丙、丁在谈论他 们及他们的同学 何伟的居住地 .甲说: “ 我和乙都 住在北京,丙住 在天津 .”乙说: “ 我和丁都 住在上海,丙住 在天津 .”丙说: “ 我和甲都 不住在北京,何 伟住在南京 .”丁说: “ 甲

14、和乙都 住在北京,我住 在广州 .”假定他们 每个人都说了两 句真话,一句假 话 .问:不在 场的何伟住在哪 儿?解析: 因为甲、 乙都说 “ 丙住在天 津, ” 我们可以 假设这句话是假 话,那么甲、乙的前两句 应当都是真话, 推出乙既住在北 京又住在上海, 矛盾 .所以假设 不成立,即“ 丙住在天 津 ” 是真话 .因为甲的 前两句话中有一 句假话,而甲、 丁两人的前两句 话相同,所以丁 的第三句话 “ 我住在广 州 ” 是真的 .由此知乙 的第二句话 “ 丁住在上 海 ” 是假话, 第一句“ 我住在上 海 ” 是真话; 进而推知甲的第 二句是假话,第 一句 “ 我住在北 京 ” 是真话;

15、最后 推知丙的第二句 话是假话,第三 句 “ 何伟住在 南京 ” 是真话 .所以,何 伟住在南京 .在解答逻 辑问题时,有时 需要将列表法与 假设法结合起来 .一般是在 使用列表法中,出现 不可确定的几种 选择时,结合假 设法,分别假设 检验,以确定正 确的结果 .4 一天,老 师让小马虎把甲 、乙、丙、丁、 戊的作业本带回 去,小马虎见到 这五人后就一人 给了一本,结果 全发错了 .现在知道 :( 1)甲拿的 不是乙的,也不 是丁的;( 2)乙拿的 不是丙的,也不 是丁的;( 3)丙拿的 不是乙的,也不 是戊的;( 4)丁拿的 不是丙的,也不 是戊的;( 5)戊拿的 不是丁的,也不 是甲的

16、.另外,没 有两人相互拿错 (例如甲拿乙的 ,乙拿甲的 ) .问:丙拿 的是谁的本?丙 的本被谁拿走了 ?解析: 根据 “ 全发错了 ” 及条件( 1)( 5),可以 得到表 1:指南针小升初-86-表 1甲的本 乙的本 丙的本 丁的本 戊的本甲 乙 丙 丁 戊 由表 1看出,丁 的本被丙拿了 .此时,再 继续推理分析不 大好下手,我们 可用假设法 .由表 1知,甲拿 的本不是丙的就 是戊的 .先假设甲 拿了丙的本 .于是得到 表 2,表 2中乙拿戊 的本,戊拿乙的 本 .两人相互拿错,不 合题意 .再假设甲 拿戊的本 .于是可得 表 3,经检验 ,表 3符合题意 .所以丙拿 了丁的本,丙的 本被戊拿去了 .5 甲、乙、 丙、丁每人只会 中、英、法、日 四种语言中的两 种,其中有一种 语言只有一人会 说 .他们在一 起交谈可有趣啦 :( 1)乙不会 说英语,当甲与 丙交谈时,却请 他当翻译;(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