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借题发挥 融会贯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059225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论文:借题发挥  融会贯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论文:借题发挥  融会贯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论文:借题发挥  融会贯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论文:借题发挥  融会贯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论文:借题发挥 融会贯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借题发挥 融会贯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题发挥 融会贯通新课程标准中提倡“通过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数学教学离不开例题习题,而教学中如何选择例题习题,从而挖掘教材潜在的智能价值,充分展示教学功能,并使课本知识有效地浓缩。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使一题多变,从而揭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使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使知识系统化,克服某些思维定势,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变的能力。(原题展示)如图,分别以ABC 的边 AB、AC 为一边向外作正方形 AEDB 和正方形 ACFG,连结CE、BG。求证: BG=CE【本题来源于浙教版八下课本第 1

2、47 页作业题第 3 题,考查正方形、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考查的是几何图形识别、分析以及推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题潜在价值很大:可以添加探索新结论;可以改变条件,探索结论;可以通过图形位置改变,让图形动起来,变成动态问题;也可以把正方形改为矩形、正三角形、圆,把三角形改为梯形;还可以将整个图形引入直角坐标系中和函数联系起来。这样的解题发挥,加深知识间的联系,融会贯通。 】变式一:条件不变、增加探究结论(2)观察图形猜想 CE 与 BG 之 间的位置关系,并 证明你的猜想。(3)图中哪个三角形是由哪个三角形变换得到?请说出是怎样的变换?【 本题在条件不变下继续探索其它结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

3、不同得到发展,使学生经历获得通过猜想到验证的解决问题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式二:添加条件、探究新结论(4)如上图,AB11,AC7,连结 EG,求 的值2BCEG【本题应用勾股定理知识解决,考查辅助线添法以及转化思想。 】练习 1:(2007 甘肃陇南中考题)四边形 ABCD、DEFG 都是正方形,连接 AE、CG(1)求证:AE=CG;(2)观察图形,猜想 AE 与 CG 之间的位置关系,并 证明你的猜想变式三:改变条件,探究原结论把上题的“正方形 ABCD、DEFG”改为“矩形 ABCD、DEFG(长宽不等)”,上面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 请问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4、本题条件正方形改为矩形,探索前面两个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探索成立的条件。两个矩形长和宽成比例时,AECG,可以运用三角形相似证明,但AECG.由全等到相似,使学生把相关知识贯穿在一起相互比较,加深理解,使知识融会贯通。 】变式四:图形旋转,探究原结论(3)如练习 1 题条件,正方形 ABCD 绕点 D 顺时针方向旋转,使 AD 与 GD 重合时如 图(1),上述两个 结论是否成立?(4)正方形 ABCD 绕点 D 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上述两个结论是否成立?(5)如图(2) ,连结 BF,求 CG:BF:AE 的值.【让题设条件与图形“动”起来,形成“一题多变”或“一图多变”的系列化

5、问题。克服思维定势和图形位置定势,使学生习惯于“开放”与“探究”的思维,揭示利用全等知识证GFDE AB CFACEDBGBAG FD EC图(2)B AG FD EC图(1)图 4 图 5图 6明的本质,熟练地应用知识和技能,准确把握解题方向。第(5)小题连结 BD、DF,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比求解,渗透转化思想】练习 2:(2008 年义乌市中考题)如图 1,四 边形 ABCD 是正方形,G 是 CD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 G 与 C、D不重合),以 CG 为一边在正方形 ABCD 外作正方形 CEFG,连结 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 BG、线段 DE 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 线的位置

6、关系: (1)猜想如 图 1 中线段 BG、线段 DE 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将图 1 中的正方形 CEFG 绕着点 C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 ,得到如图 2、如图 3 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并选取图 2 证明你的判断(2)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 46),且 AB=a,BC=b,CE=ka, CG=kb (a b,k 0),第(1) 题 中得到的结论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若成立,以图 5 为例简要说明理由(3)在第(2)题图 5 中, 连结 、 ,且 a=3,b=2,k= ,求 的值DGBE122BEDG变式五:根据图形或变

7、式图形求面积1.如图,A 在线段 BG 上,ABCD 和 DEFG 都是正方形,面积分别为 7 和 11,则CDE的面积等于 。2.如图,直线上有三个正方形 a、b、c,若 a、c 的面积分别为 5 和 11,则 b 的面积为( )4 6 16 553.如图,梯形 ABCD 中,AB DC, ADC BCD90,且 DC=2AB,分别以DA、AB、BC 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 积分别为 S1、S2、S3,则 S1,S2,S3 之间的关系是 .【本题根据几何图形求边长与面积,充分渗透数学结合思想。第 1 题利用旋转得到ADG 和CDE 的面积相等,第 2 题利用全等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第 3

8、题根据角度和为直角作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比将三个正方形的边长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到解答。 】练习 3:在直线 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 (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 S1、S2、S3、S4,则 S1S 2S 3S 4 .练习 4:如图,分别以 RtABC 的三边向形外作正方形 ABGH、BCEF、ACDI,若直角边 BC=1,AC=2,则六边形 DEFGHI 的面积。变式六:图形改变,探究定点定值问题如图,已知 C 为定线段 AB 外一动点,分别以 AB、BC 为边在ABC 外作图 1 图

9、2 图 3IHGF EDCBA321 S4S3S2S1D CBA S3S2S1GFEDCB AcbaGED FCA B正方形 CADF 和 CBEG,求证:不论点 C 的位置在 AB 的同侧怎样变化,线段 DE 的中点 M 为定点。【本题是一道几何定点定值问题,这类题目的题设和结论中既有不变的几何量,也有变化的几何量,注意挖掘那些隐含着的定量及变量,然后转化为一般的几何证明问题,这是分析和解决定点定值问题的着眼点。 】变式七:变换条件结论,提高探索能力如图,在ABC 中, C90 ,以 AC、BC 为边向ABC 外分别作正方形 CBHF 和正方形 ACDE,连结 DF,过点 C 作 CGAB,

10、垂足为 G,且 CG 的反向延长线 与 DF 交于点 I。(1)求证:CI= AB= DF21(2)当ACB90时,以上结论成立吗?若不成立,关系又怎样?(3)当ACB 为钝角,且分别向ABC 内作正方形CBHF 和 ACDE,问:此时线段 CI 与 AB 间的数量关系如何?CI 是否平分 DF?线段 CI 与 AB 是否相12等?【本题难度较大,它增加条件,要求解决新的问题,要求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与全等三角形,第 1 小题是常规题,第 2、3 小题又是探索题,在条件变化时,探究原结论是否成立或有什么新的关系。 】变式八:改变条件,挖掘内在联系如图,分别以ABC 的边 AB、AC 为

11、一边向外作正三角形 ABD 和正三角形ACE,连结 CD、BE。(1)求证:BE=DC(2)求直线猜想 CD 与直线 BE 的夹角【本题把向外作正方形改为正三角形,但本质还是运用三角形的全等知识解决,万变不离其宗,设计目的是通过辨析,揭示问题的实质,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内化,培养思维的准确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变式九:根据结论,探究条件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 AB,AC,BC 为边在 BC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 ABD,ACE,BC(1)求证:四边形 DAEF 是平行四边形;(2)探究下列问题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DAEF 是矩形?当AB

12、C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DAEF 是菱形?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以 D,A,E,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本题把由两边向外作正三角形改为由三边向外作正三角形,考查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三角形等知识,是一道几何综合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与创新性,渗透分类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练习 5:(2008 年广东佛山市中考题)如图, ACD、ABE、BCF 均为直线 BC同侧的等边三角形.(1) 当 ABAC 时,证明四边形 ADFE 为平行四边形;(2) 当 AB = AC 时,顺次连结 A、D、F、E 四点所构成的图形有

13、哪几类?直接写出构成图形的类型和相应的条件.变式十:添加背景材料,与函数相结合如图,在 RtABC 中,BAC=90 ACB=30,BC=2,四 边 形 ABDE 和EFDAB CED FAB CEDCABIG HFDE CA BIGHFEDCA BGF EDC BAACFG 均 为正方形.(1)以点 C 为坐标原点,BC 与 x 轴重合,画出直角坐标系,并求点 E、F、G 的坐标.(2)在(1)的图形中,如果点 A 是一次函数 上的一个动点,12yx点 A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正方形 ABCD 和 AOEF 的面积和最小?最小面积是多少?(3)在(2)的情况下,求经过 A、B、O 三点的抛物线

14、的解析式。【本题添加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结合,是一道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又是一道解决动态的问题,充分运用数形结合和建函数模型求面积和的最小值,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图形与坐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动点运动问题等知识,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使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 】练习 6:如图,M 与 y 轴相切于点 C,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A,B 两点的横坐标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以 AB 为边向 x 轴下方作正方形.2430x(1)tanABC=?(2)正方形 ABDE 的边上是否存在点 P,使 ABPAOC

15、,求此时 P 点的坐标.(3)若M 以 1 个单位每秒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移动,当M 与正方形 ABDE 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M 面积的 时,求移动的时间.16感悟与反思:针对课本的习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情况下变式,添加探索结论;改变条件;改变问题形式;图形位置改变,让图形动起来,变成动态问题;把正方形改为矩形、正三角形、圆,把三角形改为梯形;将整个图形引入直角坐标系中和函数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解题发挥,初中全部内容都进行复习和加深,扩大知识面,使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还能进一步地熟悉基本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掌握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走出题海战术,真正做到轻负高质。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习题是数学问题的精华,教学中要善于“借题发挥” ,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组合,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问题的规律性和方法,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数学素质,都将起作积极的推动作用。OME DCBAOGF ED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