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普师音乐方向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05615 上传时间:2017-07-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普师音乐方向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普师音乐方向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普师音乐方向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普师音乐方向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普师音乐方向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普师音乐方向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普师音乐方向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普师音乐方向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探学生姓名:邹峰班 级:2007 级(3)班指导教师:专 业:初等教育二 零 一 二 年 五 月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毕业设计(论文) 中文摘要摘要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步伐,对师范院校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师范院校音乐方向办学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是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坚持不懈的追求与目标。基于此,全文从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结合社会现实,培养实践能力两个方面,探讨在新形势下师范院校音乐方向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关键词音乐教学 ;办学理念 教育实习 教学实践能力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毕业设计

2、(论文) AbstractAbstractAs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of normal colleges and student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Now, the college music direction is the aim of running in order to train qualified music teache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teaching pra

3、ctice ability is normal colleges and music education unremitting pursuit and goals. Based on this, the full text from clear training target, change the view of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training practice ability two,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w situation in normal colleges music d

4、irection develop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School concept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ce ability 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目 录前言 1一、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实践能力; 21、更新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实践能力;2(1)教学与教育目的的统一,明确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2(2)改革课程设置方案,加以突出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22、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实际性。33、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目标

5、;3二、结合社会现实,培养教学实践能力;41、教学与中小学唱歌课紧密结合;42、钢琴教学与歌曲伴奏有机结合;53、音乐欣赏教学以中小学教材为着眼点;64、器乐选修课增强理论性,多方面的开展教育实践;6结束语7致 谢8参考文献 9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1前 言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师范院校(文中简称为“普师”)音乐教育中沿用了多年的知识性、技能性、学科性的传统理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注重课堂教学而忽略了教学实践能力,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其教学理念与社会的需求关系出现

6、了严重的脱节,致使毕业生难以胜任普通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改革的局面。本人在实习期间曾听了一位音乐教师上的音乐课,整堂课都是用录音机放歌词,学生反复学唱,简单重复式的反复练习,这令我大吃一惊,原本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变得如此枯燥乏味。目前,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单一式的、模仿式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占有较大的比例。而进行器乐演奏训练、合唱训练、舞蹈集训等这些可用身体直接感受的实践性的训练却很少,导致很多喜欢音乐的学生逐渐对音乐课产生抵触。然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不仅是教师的因素,更多的是普师音乐教学没有结合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所造成的后果。因此,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艺术教学实践能力应该受到重视。基于以上

7、两方面原因,本文拟从普师音乐方向学生艺术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毕业设计(论文) 正文2一、 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实践能力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其中包含了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然而,普师培养的学生既不是音乐家,也不是舞台表演者,而是初中等教育的音乐教师。这就要求普师音乐方向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与教学相应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表演经验,更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毕业后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顺利地走上教学岗位。1. 更新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实践能力在普师教学过程中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点纳入教学范围,使学生掌握与中小学相关的

8、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的没用,用的没学”这是很多普师音乐方向毕业生常说的一句偏激之词,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传统的音乐教育更多的是学科体系,注重音乐基础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重技能轻“艺术” 。 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音乐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学生的弹、唱、跳单项能力。为了使普师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岗位,还需改革音乐课程的设置。(1)教学与教育目的的统一,明确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为适应改革的步伐颁布了音乐课程标准 ,普师音乐教育却改变甚微,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能达成统一。课程改革的目标一方面是

9、体现音乐教育的办学方针,另一方面是将改革的着眼点瞄准未来的方向。音乐方向学生将来面临的职业以“讲台” 、 “舞台”居多。但在钢琴、声乐考试中或音乐会上,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生精神紧张、手足无措,导致水平得不到正常的发挥。追究学生心理素质差的根源在于学生舞台表演机会太少,缺乏舞台经验和自信心。普师音乐教育专业应注重学生艺术实践的锻炼,如从入学后即要求学生举办小型音乐会,尽量多地组织学生参加假期或节日的走访演出活动,以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舞台表现力在潜移默化地提高,也加强了艺术实践能力。(2)改革课程设置方案,加以突出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普师音乐方向课程中有大学英语、

10、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课程,但目前很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公共课中有些课程设置不合理,诸如计算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毕业设计(论文) 正文3机课程。在 21 世纪的今天,网络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普师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音乐方向学生来说不具备针对性。根据这种现象,可考虑将计算机教学与 MIDI 电脑音乐教学相结合。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习必备的计算机知识,又能直接转化为专业的 MIDI 音乐制作知识,从而完善了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学有所用。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实际性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当前,众多高校的声乐

11、课教学中,教师只是为学生弹伴奏,有时示范或讲解理论知识,但没有具体科学的方法来针对学生所达不到的要求,使得学生不能充分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来辅导教学。例如在练习音高时,将玻璃瓶或瓷碗里装上不同体积的水,通过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建立音的高低概念;在进行节奏练习时,将装上沙子的瓶子做成沙锤,借此完成各个节奏练习。这样具体的教学方法既生动又有趣,让学生充分理解并且记忆深刻。普师音乐教学中,应增加一些实用性理论课程。著名的瑞士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匈牙利柯达伊教学法,日本铃木教学法等优秀的国外教学法也值得借鉴。这些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的音乐的兴趣及帮助教师进行创造

12、性地音乐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很多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很难把握,对此教师可采用瑞士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进行教学。为了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我们可以把人的身体看作是一个管弦乐队,把身体的各部分看作是许多不同的乐器,手臂有许多关节,学生可以想像这些“乐器”的功能,选择一种或几种“乐器” ,根据手臂的不同关节做成直线或曲线去阐明乐思或节奏。3.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目标目前,普师院校普遍把毕业生的实习计划安排在第五年,时间为期一年。笔者认为可以把现行的一次性实习改为阶段性实习。第一阶段注重见习,可提前安排学生在第三学期到中小学进行预实习,时间为 2-3 周,让学生熟悉教学环境,观摩优秀音乐教师上

13、课,使学生提早了解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模式。第二阶段以教学为主,多开展微格教学课,要求学生能独立写教案和课堂实践的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第三阶段是总结性的实践训练,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并提出新的见解。在每一阶段实习后,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毕业设计(论文) 正文4总结学生在实践中的不足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学生及时反思,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二 结合社会现实,培养教学实践能力 1普师音乐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在提高全体学生与整体素质的同时突显学生的个性,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1. 声乐教学与中小学唱歌课紧密结合普师毕业生若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

14、的去胜任中小学唱歌课,声乐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把声乐与中小学唱歌课紧密地结合教学能够两全其美。首先,普师学生必须掌握好科学的歌唱方法,让学生懂得科学的发声理论,掌握一定的科学发声的方法。声乐基础知识是音乐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一直以来都会受到专业音乐教育人士们的高度重视。少儿学习声乐基础知识中的视唱练耳对其智力、记忆力、创造力的开发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少儿的注意力、分析力、听辨力以及毅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打牢声乐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觉有着明显的提高,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更强,能够更好的促进少儿学习声乐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声乐课程中对少儿讲授系统的乐理知识并打牢基础是非常必要的。从声乐技巧训练方面说:演唱歌曲的先决条件是音准和节奏,因此训练音准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视唱练耳。耳朵听不准音,就谈不上唱准音;演唱时跟不上音乐节奏,就谈不到表现音乐。因此,基础视唱训练和声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