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047816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0 页二年级音乐教案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鲜花爱雨露 。2听赏歌曲我爱米兰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鲜花爱雨露 。2通过聆听歌曲我爱米兰 ,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3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养成尊师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一)唱歌鲜花爱雨露1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同时聆听歌曲鲜花爱雨露的范唱。2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以及歌词内容,然后复听一遍。3听赏后,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及歌曲内容。4教师可结合鲜花、雨露等知识向学生讲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涵。5听伴奏,轻声学唱歌曲(用“啦”模唱或直接哼唱歌词均可) 。6为使学

2、生始终对学唱产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学唱的熟练程度而改变学唱的方式。可以采用分小组、男女生接唱、单独演唱等形式。7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二)欣赏我爱米兰1教师展示歌曲我爱米兰的图片或课件,导入歌曲欣赏。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注意歌曲表现的内容。3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和联想。4复听歌曲,学生可随歌曲哼唱,或根据歌曲情绪进行动作创编。(三)综合复习1教师将两首歌曲进行对比,请学生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2为歌曲鲜花爱雨露创编动作表演(也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表演较好的同学集中,其他同学拍手或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小结。教学评价1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和

3、合作能力。2学生的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3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人文知识的反馈和认识是否客观和恰当。4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 ;复习我爱米兰 ,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2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3教学目标1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2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特点。3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 ,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或歌表演。2复习听赏歌曲我爱米兰 ,请学生边听边随录音哼唱。3从红、黄、蓝三种颜色中,为我爱米兰选配一种适当的颜色,表示歌曲的情绪。(二

4、)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1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2教师播放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分辨。注意让学生发现和归纳。3根据教科书第六、七页的插图创设音乐游戏或音乐故事,通过模拟各种人物、动物的声音表演各种角色。本单元可设三个音乐小活动,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可以由教师启发或组织进行,也可以由学生分组自发分组创编进行。三个音乐小活动的题目和游戏形式:“小小配音演员”根据插图编故事并表演,可以简单化装,表演与配音的同学可分开,也可以边表演边配音。“我编你唱”唱、念童谣。节奏不变,音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创编,要求“叮” “当”必须一个高、一个低,

5、就符合游戏规则。“看图、听音乐、找乐器”通过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和其他有关乐器的挂图(或课件) ,选择部分高低音高对比明显的乐器演奏片段,使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教学评价1能否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声音的高低。2学生是否对音高的练习感兴趣。3学生是否在音乐游戏中有创新精神。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42歌表演创作。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我的好妈妈 (学生在幼儿园里已学过) ,导入本课教学。2启发学生谈谈对妈妈的了解或对妈妈的感情等:如“妈妈的职业” 、 “妈妈的爱好” 、 “妈妈最喜欢的东西” 、 “妈妈的生日”等。谈

6、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喜欢妈妈的微笑” 、 “最爱听妈妈讲故事” 、 “我为妈妈做家务” 、 “我帮妈妈捶背”等。3教师用将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小乌鸦爱妈妈 。4聆听歌曲范唱小乌鸦爱妈妈 ,可加入课件演示。5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可分段、分小组进行) 。6教师再次播放录音。7教师用听唱法教唱歌词。教师启发学生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应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8在学生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为歌曲创设歌表演(一个组表演一段歌词内容) 。要求动作美观、表达准确。9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歌表演,其他同学伴唱。10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11回家将这首歌曲唱给

7、妈妈听。教学评价1是否能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2学生为歌曲创编歌表演动作的参与率。3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是否积极投人。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表演。52听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2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并背唱歌曲。2利用教科书的插图或课件,引入歌曲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3教师启发学生谈对“摇篮曲”的初步感受和体验(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摇篮曲音乐作背景音乐。什么是“摇篮曲”?听赏歌曲时,感受到什么情绪?是谁为谁唱“摇篮曲”?4采用范唱或录音再次听赏歌曲。5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6教师提示学生

8、:听赏这首歌曲后,你想到了什么?听赏这首歌曲后,我们应该怎么做?7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可以分组或集体进行。8推选一位或几位同学,说说动作的创设意图。9歌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第 五课 时教学内容6学唱歌曲小红帽教学目标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 。2学唱歌曲小红帽的唱名。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和小动物的歌 。(二)课题导入1以童话故事小红帽导入课题:可采用看录像、听录音或教师讲故事、学生讲故事等形式。2,教师可边讲故事边创设情境(在黑板上画简笔画或贴图片,亦可用实物投影等) 。(三)学唱歌曲1出示课题听范唱(教师范唱或录音、CD 范唱

9、等) 。2学唱歌曲。读歌词。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学生可采用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学唱歌词。步骤 A唱准确:听范唱 跟唱全体跟琴唱。B以轻巧的声音唱出感情:先听、看范唱。师生一起分析歌词:轻快 害怕 轻快(渐弱) 。C有表情的演唱: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D全体背唱歌曲。完整地演唱歌曲。3跟着老师唱唱名。全体跟老师学唱唱名,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学生手指唱名) ;师生接唱:音程跳度大的、稍难的小节老师唱,相对简单的小节学生唱;分组跟唱或接唱,个别跟唱或接唱等。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步骤 1:A. 学生根据歌词,小组自编动作。B教师到各组指导。C. 学生分组表演。步骤 2:A

10、. 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想动作,个别展示。B教师请学生做动作,当时指导,全体学做。C全体表演。(四)教师做本课小结教学评价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小红帽 。2能否跟唱曲谱并找到所唱的曲谱。3能否边唱歌曲边进行简单的表演。第 六课 时教学内容欣赏乐曲龟兔赛跑 。7教学目标1听辨和感受乌龟和兔子的音乐的不同,并用图式表现出来。2了解表现乌龟的音乐是由大管演奏的,兔子的音乐是由单簧管演奏的。3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听音乐片断谈感受进入课题请学生听由大管演奏的表现乌龟的音乐和由单簧管演奏的表现兔子的音乐。问题: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如果音乐表现的是两种小动物,他们会是谁?介绍演奏乐

11、器及其所表现的动物。提出问题:乌龟和兔子是哪部童话的主人公?(二)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1点课题并简介今天就来听一听龟兔赛跑的故事。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由管弦乐演奏的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 。大管和单簧管就分别是一种管弦乐器。2完整的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 (看书上的图画)问题:可以用线条、颜色图画等分别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为什么爬得很慢的乌龟胜利了,而跑得很快的兔子却输了?3分角色边听音乐边表演教师可准备一些森林的花草、树木小路小溪、终点路标等背景及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小彩旗、玩具枪、花环等创设情境。学生模仿乌龟和兔子跑、爬的动作,选择模仿象的同学扮演这两个角色。老师和其余的学生一起分别扮演各

12、种小动物:放枪的、挥旗的、助威的、给乌龟佩带花环的等等。师生共同简单串演。师生共同边听音乐边表演(根据时间,可以只表演比赛开始至乌龟胜利片断) 。(三)师生一起总结本课教学评价l能否听辨出音乐情绪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2是否知道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乐器分别是大管和单簧管。3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时学生的参与程度。第 七 课 时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配乐讲故事森林小卫士 。8教学目标根据教科书的插图,听辨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教学过程(一)看图片讲故事。1教师贴出书中的六幅图片。2请学生给图片排顺序,看图讲故事。3为这个故事取名字,将学生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二)为

13、图片选择音乐。1听一段音乐,请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为其中的一首选择图片。问题:为什么这样选择?2再听两段音乐,学生听辨并选择图片。 (为什么?)3教师再播放几首乐曲,请同学们根据音乐情绪选择图片。 (为什么?)可以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模仿图片上发生的事。3按故事发展顺序听音乐,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模仿人物的表演。(三)配乐讲故事。1学生自由选择角色。选择模仿能力强的同学分别扮演主要角色:小狗、猎人。选择天鹅、小猴 J 兔、小羊、小熊、小老虎等小动物的扮演者。 选择讲故事的小朋友。可以全部由一个小朋友完整的讲,也可以由六个小朋友分别讲六幅画面的故事情节(这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商量,协调配合) 。其余

14、小朋友自由扮演森林里的背景。2以上四组小朋友分别研究讨论怎样表演,教师进行指导。3配乐故事森林小卫士开始(教师负责音响,并参与学生的表演) 。注:1本课也可增加难度:教师多准备几首乐曲,供学生选择。2本课也可以变换顺序设计。例如:为图画选择音乐十编排图画顺序讲故事十配乐讲故事。教学评价1能否听辨音乐情绪并与相应的图片对应起来。2能否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第 八 课 时教学内容9学唱歌曲大鹿教学目标1背唱歌曲大鹿 。2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继续童话世界游今天我们继续到童话世界旅游今天的小主人公又是谁呢?2听录音范唱歌曲大鹿学生为歌曲取名,教师出示课题大

15、鹿(二)学唱歌曲1学唱歌曲领读歌词A教师接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边读边在黑板上有层次的贴出歌词所描绘的画面。或用幻灯、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等。B学生分角色读歌词,教师弹歌曲的旋律。学唱歌词A听范唱全体跟琴唱教师指导再唱。B师生一起分析歌曲:悠闲稍快快速急切的坚定的。C有表情的演唱: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D用打击乐进行伴奏。E全体背唱歌曲。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学生根据歌曲及动作素材,小组自选角色,自选内容,自编表演动作。教师到各组巡视指导学生的表演。学生展示表演:有角色(大兔子、猎人)扮演;有背景(蘑菇房子、大树、小草、小花等) ;有配唱、打击乐伴奏等等。(三)教师小结教学评价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大鹿 。2能否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第 九 课 时10教学内容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复习本单元的内容。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2用歌声和表演,复习本单元所讲的童话故事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1听歌曲:录音或看录像。问题:你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