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开题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047699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医学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医学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医学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医学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医学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医学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医学开题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医学开题报告大学医学开题报告大学医学开题报告【1】【北京联合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任务与目的1.课题任务本课题是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波提取电路的设计。设计采用数模转换器 MAX1240芯片组成AD转换电路加上带通滤波电路、放大电路进行电压数据采集,然后将采集的脉搏信号即模拟电压值转换为 12 位数字值输入给单片机,单片机再将此数据处理为 2个字节,低字节为低 8位数据,高字节的低 4位为数字电压值的高 4位,进行数据处理后在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出去。课题目的进一步了解单片机,掌握信号调理部分电路组成及设计方法,以及单片机设计数据信号采集电路的方法。二、调研资料情况当前脉搏波检测系统有以下

2、几种检测方法:光电容积脉搏波法、液体耦合腔脉搏传感器、压阻式脉搏传感器以及应变式脉搏传感器。近年来光电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发展很快,这是由于光能避开强烈的电磁干扰,具有很高的绝缘性,且可非侵入地检测病人各种症状信息。用光电法提取指尖脉搏光信息是当前最好的方法。脉搏波检测系统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用过摸脉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但

3、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 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 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目前的指端脉搏检测系统都是采用模拟技术来完成滤波,放大整型等处理,再经过模数转换和进一步处理。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硬件的复杂程度,增大了功耗和体积,更主要的是增加了系统不可靠和不稳定因素。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关于脉搏波的波形脉搏波是心脏的搏动沿动脉血管和血流向 外周传播而形成的,因此其传播速度取决于传播介质的物理和几何性质-动脉的弹性、管腔的大小、血液的密度和粘性等,特别是与动脉管壁的弹性、口径和厚度 密

4、切相关。实验发现动脉血管的弹性越大,则脉搏波的传播速度越小;动脉管径越小,速度越大。故通常沿主动脉到大动脉、再到较小动脉,脉搏 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大。脉搏波周期图的标志点特征与其对应的生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对心血管功能参数指标信息的正确提取有着重要影响。如图1 所示,b 单波起点,主波波峰,d重搏前波波峰,e舒张期开始点,f重搏波波谷,g 重搏波波峰。Ps 为收缩压,Pd为舒张压,Pm1为收缩期平均压,Pm2 为舒张期平均压。图 1 脉搏波的具体特征主要参考资料link?url=7Z9o5jW68XKWE0NaLZ1GKdLKraFSWGIjWKe988_YWveCz-t_X6nnoTTo

5、fY5ouYUOdbJLUI-sk9gs0OnNueXAOoYqQQlUlgLmALAHkRivie9b9e716f1eb91a37f1115da.html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X 年,第一版周润景 .单片机电路 设计、分析与制作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X 年8 月1 日第 1版张永格黄庆华.单片机开发技术与实训.电子工业出版社.201X年,第一凌阳科技.凌阳 16 位单片机开发实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SGS-Thomson Miroeletronis Appliation Note.Appliat

6、ions of Mololithi Bridge divers : Nordi VLSI ASA PRODUCT SPECIFICATION.433MHz Single Chip RF Transeiver Nrf401 . Februar. 201X谭浩强. C 程序的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三、初步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图 2 总体系统框图总体流程为:先由脉搏波信号提取模块的 HK201XB型压电脉搏传感器提取脉搏波,然后进入脉搏信号调理模块进行滤波放大,之后将调理好的数字波送到 AD 转换模块,由 MAX1240转换为模拟波形在传入单片机处理,最后单片机处理完成的波由串口通信模

7、块传递给 PC 机。1.脉搏信号提取模块当前,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取脉方法是独取寸口法,此处动脉行径较固定,解剖位置较浅,毗邻组织较分明,因此成了脉诊有利位置。本课题采用 HK201XB型压电脉搏传感器,其精度小灵敏度高,输出为模拟信号。附其出厂技术指标;电源电压:DC56V;压力量程:-50+300mmHg;灵敏度:201X灵敏度温度系数:0.0001精度:1.5%;重复性:0.5%:迟滞:0.5%;过载:100倍。脉搏信号调理模块滤波电路常规脉搏信号的主要频带范围是 0.140Hz。为防止处于干扰环境是脉搏信号中混入各种噪声,因此在本系统中设计了通带频率为0.140Hz 的带通滤波电路,将脉

8、搏信号的有用成分从采集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本课题带通滤波器将采用 44Hz 的二阶低通滤波器级联 0.1Hz的二阶高通滤波的方法实现。放大电路使用三极管与电阻组成一个放大电路,参考倍数为 810倍,具体放大倍数在仿真时可以测试出来。3.AD转换模块MAX1240称作模数变换器;简称模数转换器。把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装置。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须经各种检测装置,以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作为模拟量,随时提供被控制对象的有关参数而进行控制。计算机的输入必须是数字量,故需用模数转换器达到控制目的。主要参数1.7V3.6V单电源供电。分辨率为 12 位。3.最大采样率 73K次秒。4.低功耗,37M,5U。

9、5.内部提供采样保持电路。内部提供转换时钟。引脚3 为控制端,其值取 0为待机工作模式,取 1为正常工作模式,也可悬空,此时内部电源无效,可在管脚3 外接参考电源。图3 MAX1240 内部管脚图示4.单片机模块本课题采用 AT89S52单片机,由于MCS-51系列单片机造价低廉且通用性好,市场应用成熟,其中AT89S52 低功耗,高性能方便各类程序测试调试,很是适合本设计故而选它作为课题单片机。5.串行通信模块串行通信可分为异步传送和同步传送两种形式,异步传送的特点是数据在线路上传送不连续,但通信双方必须事先约定传送的字符格式和波特率。同步传输的速度高于异步传输,但硬件设备较复杂,而且对同步

10、时钟信号的相位一致性要求严格。下面是对串行通信的几个一致的概念和标准:1)传输率:即波特率,范围一般 1109600。2)RS232-C:EIA电平与 TTL电平转换,需要电平转换芯片 MAX3232。3)3.05.5V 电源供电。4)300A 低供电电流。5)只需外接0.1F电容。电源模块脉搏调理电路需求-5,V+5V模拟电源,单片机需求5V数字电源,AD 转换器和 MAX3232需求3.3V 数字电源,数字电源需和模拟电源分离。四、预期结果完成脉搏波提取的电路并仿真成功,能够测试记录波形,顺利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进行硬件操作,最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五、进度计划第一、二、三、四周:调研

11、资料。第五、六、七周:将找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学习。第八、九、十、十一周:开始进行电路的设计,仿真。第十二、十三周:调试电路并进行最后的修改。第十四、十五周:撰写毕业论文。第十六周:完成毕业设计,老师审查,并完成毕业答辩。大学医学开题报告【2】临近毕业了,大家的论文写好了吗,下文是医学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题目:病人倒地呼救智能开关设计选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病人突出心脏病、脑溢血、低血糖、癫痫病等突发性疾病时,病人的生命安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病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助。由此自然促进了急救业务的发展和常用急救知

12、识的普及。但是在国内,整个急救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很多隐患可能在病人突发症病后影响急救效率。例如,如果一个心脏病人在路边散步时突然发病倒在路过该怎么办?打电话?如果附近没有公共电话呢?找人帮忙?一旦被非专业人员错误处理,导致延误治疗很可能弄巧成拙。打车送医院?资料表明,当病人心跳停止后 5-10min脑细胞就开始死亡。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专业急敌人员尽快到场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我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能不能设计一种装置使得病人因突然发病而跌倒到医生赶到救治的过程得到尽快的简化呢?我在专利局查阅有关资料之后,发现国内目前尚没有此类产品的设计。一个类似创意的设

13、计是:在一个瓶子内设置两个金属接点,瓶子内部灌一些水银。当人站立时,水银集中在一个接点处,电路断开。当人倒地时,瓶子的倾斜使水银同时接触到 2个接点,电路被触发,瓶子内置的警报器发出警报,示意求助。这个设计显然是很粗糙的。它只是通过身体倾斜的角度来决定是否报警,而不是按照真正的生理状况,必然会出现很高的误报率。它无非是在最短时间内引起了别人注意,却并没有使整个过程简化,所以对于提高救护效率不会起到实质影响。结合我自己的设想和现有设施的缺陷,我希望做出一套倒地后急救体系:当病人倒地之后,用一个监测装置感知病人诸如血压、脉搏等生理状况并进行数值分析。一旦确定病人已经发病,就发出无线电信号给最近的急

14、救站,急救站通过 gps定位病人的位置并以最快的速度调度急救人员。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探讨,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我几乎到了要放弃的地步。但是,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启发下,有一天,灵感幸运地光顾了我的大脑声光求助,有线、无线电话报警都是成熟的技术,关键在于没有一个能判断病人因其他原因跌倒与突然发病而跌倒的智能开关装置。一旦这个设计能够实现,将会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和社会价值。首先它使病人在急救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很大程度降低了突发性疾病的危险性;其次,它会使急救行业出现新的概念、新的运营模式,也会促进相关产品的普及和推广;另外,它可以使众多患有突发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以轻松、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将非常可观。更多开题报告欢迎点此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