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油田招工新政策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032997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庆市油田招工新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大庆市油田招工新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大庆市油田招工新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大庆市油田招工新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大庆市油田招工新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庆市油田招工新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庆市油田招工新政策(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市油田招工新政策,舆论讨论,事件概述,4月初,大庆油田出台新招工政策,提及三本和部分二本职工子女无法直接“接班”,而要通过考试上岗。4月8日,近千待业青年、应届毕业生及其家长在油田大厦前表达反对,要求恢复往年直接签约安排毕业生工作,反对组织考试和培训。 上访事件发生后,大庆油田组织召开各层面会议近1500场次,同时通过电话咨询、现场接待等方式,向大学毕业生及家长宣讲出台新规定的理由、国家相关政策、油田的长远发展目标等,鼓励有意愿回来工作的油田子女认真备考,得到了大多数毕业生及家长的理解和接受,上访人数逐日下降。4月18日之后,再未出现聚集上访情况。 4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率先发文数千大庆

2、油田职工聚集 抗议改变子女包分配制度,文中提到数千名大庆油田职工及其亲属到大庆油田公司门前聚集,抗议公司改变职工大学毕业子女包分配制度。一个霸气央企的科学用人制度与半辈子奉献体制的对撞实战出现在公众视野。 5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曝出大庆油田并没有像外界所传言的那样对职工子女实行“包分配”,而是调整了部分的职工子女就业政策,而这霸气国企用工方式转变的背后是业绩压力。大庆油田招工制变革的隐情被公之于众。 5月20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回应了关于“大庆油田子弟出台招工新政,子弟不再全包分配”的报道,表示“这是一个个案问题”,并表示将尽快发布促进就业公平的办法,解决国企岗位世袭等问题

3、。 5月21日,大庆油田回应“包分配”上访事件,油田负责人表示,由于当地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社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油田长期以来把千方百计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视为国企的社会责任,但并不是无条件接收,“包分配”的说法并不确切。,2010年大庆员工抗议大庆石油调整用人规定的请愿书。,呼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解决石油子女就业问题 我们是大庆油田公司员工,我们向领导反应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子女在家待业,影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有一些待业子女已患上忧郁症,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性。 根据2008年精神集中焦点就是解决子女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及二次会议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温家宝总理讲到三心:忧心面对

4、就业问题,关注民生,最关心就业、是最直接、最需要的,国家政策就是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和需求,因就业有了保障才能刺激消费,才能确保社会和协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企业有义务将员工子女安排就业。促进就业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我们的父辈都是大庆创业之初就来到油田,为大庆油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庆油田现状是招聘了许多外雇工,严重影响了油田子女就业,我们要求清退外雇工,解决油田子女就业,油公司的有相关文件声明,外雇工清退为O,可是自己下发的文件,又没有执行。油田职工子女就业得不到安排,致使企业员工不安心工作,严重影响了社会、企业的稳定,员工需要大力解决员

5、工子女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油公司的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 我们相信各位领导,会尽快给企业员工子女解决就业问题。油公司应该合理落实完善政策、一并改进工作。这才能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2007年1 1月21日大庆油田公司向企业内部员工子女招工,有部分正在读大学的子女退学回来招工,企业子女名都报完了,并且已体检,油田公司还张榜公示了三天,有的单位己录用上岗,之后通知暂缓,都在家苦苦的等待,至今未果。,2010年7月27曰油田公司通知企业内部招工,招工人数只有420人,报名人数是招工人数的数倍之多,远远解决不了企业员工子女实际就业需求,我们向企业领导提出请参照200

6、2年及2006年企业子女就业方式,安置子女就业。 大庆油田公司是中石油的一杆红旗,是国家的纳税大户,是为国家提供稳定能源的国家重点企业,我们为身在这样的企业而身深感自豪,可是我们的孩子面临的却是一一失业,是资源型城市,因为大庆有他难以克服的就业局限性。 我们希望领导调查此事,尽快解决子女就业问题。 电话:04595972389158459248512010年8月27日,大庆油田长期包办职工子女就业,但目前难以为继,中石油近年业绩不涨人员成本涨,已难以容忍旗下公司冗员低效,中石油近年利润仍旧很高,但已经呈停滞乃至下滑趋势,而与业绩疲软对应的是人员成本直线上升。得亏中石油的主要股东是政府,要是像国

7、际石油巨头那样的公众股东结构,中石油这样的成本控制恐怕早就要被股东的唾沫淹死了。当然中石油多多少少也感受到了压力,中石油集团原总会计师王国睴曾坦言“员工薪酬支出快速攀升,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问题,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所以中石油管理层已屡次喊出“减员”。而据大庆油田职工介绍,“国家有关部门出于对中石油的企业性质和利润考虑,要求中石油用工数量要从之前的180万降至140万,但每年的用工递减还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而另一方面,“大庆油田可能是中石油旗下唯一的一个还在采取内部消化方式解决员工子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子公司,因此政策无法再像以往一样无差别地解决子女就业问题,这才有了招聘方式的改变”。,大庆

8、油田包办职工子女就业造成三重损害,包办职工子女就业属于员工挖股东墙角的行为中石油已经是上市企业,股东遍布全球,而上市企业包办员工子女就业,大概是中国国企才有的奇景。以石油业的标杆企业埃克森美孚为例,这家石油巨头以“成本控制”和“为股东负责”闻名,而“成本控制”正是其“为股东负责”的原因。埃克森美孚控制成本的一项成就即是人员数量少,估算不到中石油的1/10。这样的企业当然不可能做出为员工子女安排工作的事情来。相比之下,中石油为员工子女分配工作,是以滥发福利的形式,造成企业冗员低效。这是典型的所有者对管理者失控、员工挖股东墙角的现象。无论是中石油的公众股东,还是我们这些“国民股东(中石油的大股东是

9、国家)”,都是被挖的对象。,包办职工子女就业也损害了就业公平一位大庆油田职工在抗议时表示“就业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企业有义务将员工子女安排就业”。其实就业促进法根本没有规定什么“企业有义务将员工子女安排就业”,倒是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而企业招聘偏向内部员工,正是对其他就业者的不公平。一位大庆油田子弟写道“大庆有一个怪现象,大庆油公司员工子女大批没有就业,油田企业就业的大部分是不符合条件的非大庆子女!”。这种言论中对“非大庆子女”充满不自知的歧视。而但凡存在为员工子女包分配的单位,几乎都有员工排斥“雇佣外来工”的现象。一位曾在电力系统工作的人写

10、道“我进电力的那年,因为第一次对外招聘,那些老员工都怒了,闹了几个月,最后我进的地方就和原先面试的完全不一个地方”。,包办职工子女就业甚至也损害了职工子女本身在人人网的大庆油田子女关系圈中,一位网友在我们是大庆油田子女中写道:我们是大庆油田子女,我们没有选择未来的权利,无论走的再远都免不了回来,为了让父母安心我们必须做一个拿着铁饭碗的乞丐。我们是大庆油田子女,我们被问着相同的问题,“多大了”“上班了么”“哪个单位的”“处朋友了么”“朋友哪个单位的”“买房了么”。另一位网友在一座城市真的伤害了一群孩子中写道:一座城市真的是伤害了一群大庆孩子, 我就是深陷其中的一个。我们很安逸的保留着不上进的传统

11、。这两位网友的表达可以说是这个关系圈中油田子女的共同情感。他们承认包分配给自己带来安逸,却也为意志消磨而失落。与“包分配”伴随的是其它“包办”,油田子女的人生被纳入设定好的程式,包括恋爱婚姻,所以恋爱不自由、被拆散成了油田子女的常见问题。,据说只有油田子女才能看懂的漫画大庆招工,媒体关注度走势分析,媒体关注度分析,4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率先发文数千大庆油田职工聚集 抗议改变子女包分配制度,文中提到数千名大庆油田职工及其亲属到大庆油田公司门前聚集,抗议公司改变职工大学毕业子女包分配制度。一个霸气央企的科学用人制度与半辈子奉献体制的对撞实战出现在公众视野。 5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曝出大庆油田并没

12、有像外界所传言的那样对职工子女实行“包分配”,而是调整了部分的职工子女就业政策,而这霸气国企用工方式转变的背后是业绩压力。大庆油田招工制变革的隐情被公之于众。 5月20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回应了关于“大庆油田子弟出台招工新政,子弟不再全包分配”的报道,表示“这是一个个案问题”,并表示将尽快发布促进就业公平的办法,解决国企岗位世袭等问题。,美华媒:理性看待大庆油田“壮士断腕”美国侨报日前发文称,石油系统的基层岗位尤其是油田一线,远不是公众想象的那种“肥缺”;在肯定大庆油田“壮士断腕”决心的同时,亦不能完全忽略油田职工的诉求。,媒体倾向性分析,1、国企招聘不能搞家族化(47.0

13、0%)2、“不包分配”动了谁的奶酪(17.00%)3、子女包分配不是理所应当(16.00%)4、叹国企改革之难(12.00%)5、不包分配是回归公平(6.00%) 6、抗议“不包分配”是开“历史倒车”(2.00%),网民观点倾向性分析,1、老子打下的江山,小辈凭什么继承(44.00%) 2、要求分配,很大可能出于既得利益(22.00%) 3、接班观念虽落后,但可以理解(16.00%) 4、问题没那么简单,早该深化国企聘用制度改革(14.00%) 5、竞争挺对,考试也挺好的(4.00%),微博网友观点分析,微博网友的关注度在5月20日达到峰值,此后的讨论热度逐渐下降(22日有所反弹),和媒体的关

14、注度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但对网友观点进行抽样分析(抽样数为519条)可见,微博网友对该事件的观点较为集中,讨论焦点为央(国)企的特权问题。有64.2%的网友认为,“包分配”是央(国)企的“潜规则”,呼吁取消就业“世袭”。网友“尝尽似水流年”:石油、电力系统一直有“潜规则”。网友“清浅一笑”:这种“世袭”早该取消了,给那些有真才实学的非油田职工子女的大学生们一点机会吧!也有少量网友(17.5%)对“包分配”持理解态度:网友“砖头猛”:攻击“包分配”?能解决就业问题就是好制度。你问问失业大军,谁不希望有份工作?网友“斯勤护肤_大小姐”:油企当年发展那么艰难,老一辈人辛苦打下的根基,当然希望子女去继承

15、。作为油企职工子女,虽没回去参加工作,但我能理解。,网友评价,天真看世界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承载,应该对全社会,全民负责。但是,国有企业员工在享受已经特殊的个人待遇的同时,还期望企业为自己“养家糊口”,这与八旗子弟,世袭罔替有何区别?国有企业改革正在举步维艰的迈向新世界,混合所有制,参与市场竞争,甚至是不包分配等,都是积极的尝试,作为“自己人”,国企员工是否应该助力改革,而不是因为破除了保障自身利益的腐旧制度而牵绊企业前行?海边钓鱼儿:市场经济都这么多年了,还依恋着“接班”实在有损热血青年的形象。父辈们诚然为我们打下了江山,开辟了新天地,但我们也不能光靠吃老本啊?作为父母们,也要清楚,温室之

16、中无强果,不管什么年代,不经磨砺的人都是没有出路的。 当然,几代人从一个企业走出来,感情深厚是肯定的,愿意留下者用我们的才智化为满腔热爱继续父辈的丰功伟绩,又何惧区区一个择优考试?愿意离开的,走出一片新天地也未尝不可,人才按市场分配,大势所趋!,小舟大航:石油子弟原本是一个挺单纯的名字,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人开始叫他们“油二代”了,于是教育、医疗、就业等各种资源开始向他们倾斜。石油企业这种巨型国企,每年要盈利多少?肥水就一点都不能流向外人田?更何况国企天天喊着要改革,可面对这么封闭的一个圈子,新鲜血液涌不进来,怎么谈活力?如果老体制都不能碰、不敢碰,还谈什么撼动某些人的既得利益?石油企业该开门迎新了,石油子弟也应该走出去面对更新奇的世界。海龟甲:记得在国外,一家咖啡馆、一个小作坊可能是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一个家族若干代人传承延续;一个足球俱乐部的球迷也可能是从爷爷的爷爷到今天的孙子,都始终忠诚;如果是这样的继承,我们可能会觉得很传奇很钦佩。因为前提是:这是个人的家庭的不涉公共利益的选择。 然而,大庆油田这样“普及普惠”的子承父业恰恰是违逆了公平、公正的社会基本准则的。设想,如果有一个更加平等、合理的机制,如果这些子弟是技能大赛、招工考试正常过关的,如果是确实有岗位空缺、工作需要的,应该就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