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选址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032964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选址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选址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选址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选址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选址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选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选址(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 荒 坪 第 二 抽 水 蓄 能 电 站 建 设 项 目 选 址项目情况说明长 江 三 峡 技 术 经 济 发 展 有 限 公 司浙 江 省 安 吉 县 风 景 与 旅 游 管 理 局浙 江 省 安 吉 县 建 设 局二 七年五月目 录1 项目简介 .- 1 -2 项目规划依据 .- 1 -3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 -3.1 工程地质条件 .- 2 -3.2 风景区内主要建(构)筑物 .- 2 -3.3 风景区外主要建(构)筑物 .- 7 -3.4 施工总体用地 .- 8 -3.5 主要经济指标 .- 9 -4 项目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 10 -4.1 移民安置规划 .- 10

2、 -4.2 专业项目复建规划 .- 10 -5 环境保护 .- 11 -5.1 水环境保护 .- 12 -5.2 声环境保护 .- 13 -5.3 环境空气保护 .- 13 -5.4 固体废弃物处置 .- 13 -5.5 生态环境保护 .- 13 -5.6 其它环境保护 .- 14 -6 天二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 14 -7 附天二电站工程特性表 .- 15 -1 项目简介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以下简称“天二电站” )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境内,距安吉县城 25km。工程紧邻已建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天一电站” ) ,地处华东电网负荷中心,与上海、南京、杭州三市的距离分别为

3、175km、180km、80km,地理位置优越。天二电站建成后将接入拟建的浙北德清 500kV 变电所,电气距离约 40km。天二电站工程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其开发任务是作为华东电网主力调峰电源之一,为系统承担调峰、填谷和提供事故备用,同时还承担系统的调频、调相等任务,以缓解系统严重的调峰矛盾,改善系统火电、核电机组运行状况,提高系统供电质量,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保证。天二电站的下水库位于山河港中游河段,与已建的天一电站下水库首尾相接,两坝址相距约 2.9km。上库位于山河港右岸,在横坑坞沟源头洼地,库区东、西、北三面环山,沟底大致近南北方向延伸,库周山峰高程在800m1118m 之间,坝址

4、及库周山坡植被茂盛,南北两侧筑坝后可形成上库,与已建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隔溪相望。地下厂房深埋于下水库右岸山体内,厂内安装六台单机容量为 350MW 的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发动机组,总装机容量为 2100MW。2 项目规划依据(1)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浙江省 2010 年抽水蓄能电站布局规划及 2020 年展望的通知, “浙发改投资20055 号” ;(2)华东电网 20052020 年抽水蓄能规划报告;(3)关于印发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选址规划方案评审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浙计办投资2003178 号” ;(4)关于印发天荒坪二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审查意见的函,“水电规规20040008

5、 号” ;(5)关于印发天荒坪二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水电规规20040016 号” ;- 2 -(6)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战略合作协议;(7)国家电网公司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战略合作协议;(8)关于天荒坪二抽水蓄能电站合作开发专题会议纪要;(9)关于“天二”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复函, “2004函规字 463 号” ;(10)关于天荒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 “浙政发1997173 号” 。3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区位于浙西北天目山区中部,西苕溪流域浒溪上游一支流山河港上,属太湖流域。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倾斜于太湖

6、,与杭(州) 、嘉(兴) 、湖(州)平原接壤。山河港发源于临安安吉两县交界的市岭附近,全长约30km,为山间峡谷型河流,上游平均坡降大,阶地不发育,农田少,村庄稀落,植被良好;中游山高谷深,两岸山势雄厚,岸坡陡峻,竹木茂密。下水库(坝)位置即在中游的中下段,谷底高程 170210m,河流坡降约 3.7%,两岸冲沟较短小,基本垂直河流分布;坝址下游潘村以下地势平坦开阔,水流变缓,河漫滩和阶地发育。本区位于“江南古陆 ”的东段穹形隆起构造的北缘,前震旦系、三迭系及第三系地层缺失,其余时代的地层比较发育。山河港两岸分布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J3)劳村组和黄尖组地层,属中酸性火山岩类。全新统(Q4)

7、地层遍布现代河床、阶地、平原和岸坡,厚薄悬殊。以砂土、砂壤土、砂砾及部分泥炭堆积,山区有少量块石堆积。工程所在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本区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性潜水和裂隙性潜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地震基本烈度。- 3 -3.2 风景区内主要建(构)筑物3.2.1 枢纽建筑物天二电站为大(I)型水电站工程,电站主要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下水库等建筑物组成。上水库位于山河港右岸横坑坞大型冲沟源头,由主坝、副坝和库周山岭围成。上库主要工程项目包括上库进/出水口、主坝、副坝和库盆及环库公路等。主坝位于南面,副坝位于北东垭口,库盆内

8、头九厂正处于主坝位置,头九厂距离副坝约 700m,主坝坝脚至副坝坝脚大约有 1.3km,库盆东面至西面红线范围距离约 0.9km,高程约 800m1075m,主坝沟底高程 878m;两坝均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 980.2m,坝顶长度分别为 372.0m 和 277.0m,最大坝高分别为 103.0m 和 77m。输水系统由上游引水系统和下游尾水系统组成。引水系统为二洞六机布置,由上库进/出水口、引水上下斜井、引水岔管及引水支管组成。其中上下斜井段直线长度分别为 409.6m 和 390.48m,倾角均为 58,引水隧洞单条长约2179.8062254.054m,衬砌内径 6.8m。引水

9、系统衬砌后洞径为 6.83.0m 。尾水系统由尾水洞和下库进/出水口等组成,采用上下斜井式单机单洞布置,单条尾水洞长约 652.8m,衬砌后洞径为 4.2m。地下厂房系统主要由主副厂房洞、主变洞、母线洞、出线斜井、进厂交通洞、主变运输洞、通风兼安全洞、排水洞等组成,另有开关站、中控楼等地面建筑物。主副厂房洞室尺寸为 217.0m24.5m55.0m(长宽高) ,厂内安装六台单机容量为 350MW 的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发动机组;主变洞尺寸为212.0m20.0m28.2m(长 宽高) 。下水库位于天一电站下库的下游山河港中游河段,与已建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首尾相接。坝址位于潘村水库库尾上游 0.5km 处,下水库正常蓄水位为 243m,下水库坝址以上 250m 高程以下为水库淹没区。主要建筑物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