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框剪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xinq****976 文档编号:26032802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DOC 页数:305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某框剪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05页
广东某框剪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05页
广东某框剪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05页
广东某框剪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05页
广东某框剪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某框剪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某框剪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3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6第 1节 施工合同 .6第 2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第 3节 施工图纸目录 .8第 4节 有关规范、标准、文献及规范目录 .23第二章 工程概况 .27第 1节 建筑概况 .27第 2节 设计概况 .28第 3节 结构概况 .30第 4节 建筑设备安装 .31第 5节 自然条件 .33第 6节 工程特点 .37第三章 施工组织及部署 .39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10第 1节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10第 2节 工期保证措施 .113第五章 施工平面布置及平面管理 .116第 1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16第 2节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2、 .116第 3节 施工平面布置内容 .117第 4节 施工平面管理 .119第六章 重点部位及特殊工艺施工方法 .123第 1节 重点部位施工方案的选择 .123第 2节 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法 .133第 3节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154第 4节 地库防水工程 .169第 5节 清水大钢模设计与施工方法 .174第 6节 主楼中庭大跨度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方法 .1812第 7节 外爬架施工方法 .198第 8节 钢结构部分施工方法 .208第 9节 钢筋连接新技术施工 .223第七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254第 1节 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254第 2节 测量方法

3、 .257第 3节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 .264第 4节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 .271第 5节 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276第 6节 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281第 7节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285第 8节 外脚手架施工方法 .291第 9节 砌体施工方法 .294第 10节 干挂花岗石墙面施工方法 .298第 11节 素色碎花羊毛地毯楼面施工方法 .304第 12节 花岗石楼面施工方法 .309第 13节 屋面工程施工方法 .314第 14节 塔式起重机布置、安装和拆除 .326第 15节 施工电梯布置、安装和拆除 .328第 16节 施工临时用水用电布置 .328第 17节 四新技术的应

4、用 .348第八章 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 .352第 1节 工程质量目标 .352第 2节 创鲁班奖工程主要要素 .352第 3节 质量保证措施 .355第 4节 分项工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370第 5节 工程创优体系和保证措施 .391第 6节 计量管理 .399第 7节 成品保护 .4063第 8节 安全生产 .414第 9节 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426第 10节 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436第九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47第 1节 工期指标 .447第 2节 劳动生产率指标 .447第 3节 分部优良率指标 .447第 4节 降低成本指标 .448第 5节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

5、量 .4494编制依据第一节 施工合同合同名称:佛山局生产调度工业大楼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定日期:二 OOO 年十月十八日承包范围:土建施工、总包管理第一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根据钻孔显示,本场地由第四系覆盖层和下三系基岩组成,第四系覆盖层由人工填土、冲击层(包括粉质粘土、淤泥、淤泥质土、粉、细、中砂、粉土,底部粉质粘土)、残积层(粉质粘土)组成;下三系基岩由泥岩和细砂岩组成。现由上往下分述如下:第四系人工填土(Qml)杂填土(1):场地均有分布,呈杂色,湿,松散,局部地段有混凝土地板,主要由砖块、碎石、水泥块和砂性土组成。层厚 1.102.80m ,平均 1.94m。第四系冲击层(Qal)粉质粘土:呈褐黄色,湿,可塑状态,含较多中、细砂。层厚 0.601.90m,平均厚1.36m。淤泥:灰黑色、灰褐色,饱和,流塑,富含有机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 1.206.20m,平均厚 2.76m。粉土:多呈灰色、灰黄色,局部含粉砂,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平均厚度 1.91m。粉砂:局部地段有分布。多呈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平均厚度 3.17m。细砂:局部地段有分布,多呈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层厚 1.204.30m,平均厚度3.01m。中砂:局部地段有分布,多呈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层厚 0.9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