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演爱国讲稿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025044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庆节演爱国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庆节演爱国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庆节演爱国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庆节演爱国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庆节演爱国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庆节演爱国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庆节演爱国讲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庆节演爱国讲稿记得40多年前美国总统杜鲁门曾预言:无论任何人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40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粮食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彻底粉碎了这一谬论!”两弹一星的成功,葛洲坝的建成,南水北调的设想我们的体育更是突飞猛进,许海峰的枪声,破石天惊;中国女排五连冠光照千秋,乒乓球健儿们横扫千军,囊括众多奖项。东亚病夫的耻辱,被中国人民血洗干净。香港。澳门的回归,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统一,强盛。真是雄狮奋起东方。傲视天下。这一切一切都证实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实力在日益提高。第四篇:教师即兴演 讲稿教师即兴演 讲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

2、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即兴演 讲稿。打开尘封的记忆,儿时的纯真又一次出现望着年轻、帅气的启蒙老师,无限的遐想便会浮现在眼前:有朝一日,三尺讲台上的人就是我,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海阔天空的谈,牵着一只只小手自由自在的飞太阳总在有信念的地方升起,为了这个信念,我努力,我攀援,终于“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五年来,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我的人生。总希望与学生一道,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课堂上我们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黄昏后我们一起讨论人生的价值。生气时大声咆哮;高兴时欢欣鼓舞;失败

3、后垂头丧气;成功时喜笑颜开我总希望太阳每天都能升起,可是风雨总是会来。学生的纯真固然可爱,可他们的幼稚却令人可恼: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的常规却总有人违反;重复了又重复的作业依然满纸红叉;做了又做的试题考试时还是一塌胡涂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可他们的蛮横不讲理却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交学费嫌太贵;孩子捣蛋说老师管教不严;学生厌学怪老师不会教书;成绩拔尖,却说:“那是我孩子聪明”听听这些,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可领导却总在耳边告诫:“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总之,好事摊不上,麻烦惹一堆。有句古话说得好:“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在教师的一生

4、中,干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教师就像一星,没有太阳那样热烈,没有月亮那样温柔,没有朝霞那样炫目,也没有白云那样高远。教师,日日在讲台上吟诵,月月在课堂里歌唱,回报的,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众口皆碑的名誉和万众瞩目的地位看着那些往日比我们成绩差很多的同学、朋友,几年不见,已是西装革履、洋房小车、吃香喝辣;再瞧瞧身边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时青丝已变成白发,带走的除了铺盖行李,剩下的却是两袖清风。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彷徨,我疑惑,也曾动摇: 曾令我魂牵梦绕的选择是否正确?我是否真的能无怨无悔走完这一生?201X 年夏天,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这是一篇来自西安蓝田县民办

5、教师的优秀教师事迹报告,报告中,这位来自蓝田县的民办教师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蓝田,西安市所属的一个县,在大诗人王维笔下,它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闹。但在今天,它却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演讲稿教师即兴演 讲稿。 那位民办教师年尽50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有尽30年的教龄,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转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仅靠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支撑着一个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极端贫困。他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大女儿在西安上大学,母亲去看她。在大学校园里,母亲一眼就认出了女儿,因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学生中,他女儿的衣服破旧得很显眼,脚上穿的

6、还是手工做的布鞋,没有穿袜子。看着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双脚,母亲狠了狠心,从给自己看病的钱中拿出了100 元,让女儿上街买衣服鞋袜。几天后,女儿回家了,穿着一件花 30 元钱买来的衣服,依然光着脚穿着布鞋,却将剩下的钱全部交还了母亲。这位民办教师讲到这里,哽咽着说:“看着女儿简朴的衣着,看着老伴瘦弱的身体,看着孩子们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里有愧呀!”然而就是这位愧对家人的民办教师,却让他的学生中考升学率年年全县第一。西安有些条件好的学校高薪聘请他,他却拒绝了。他幽默地说:“他们又不能给我转正。”但接着又说:“咱穷地方的孩子们可怜,他们也需要好老师。”在报告中,这位令人敬重的老师深情地说:

7、“咱干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大事,咱的价值,咋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在泪眼朦胧中,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这位生活贫困却精神富有的乡村教师的信念,那就是: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同时,我也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教师是平凡的,不像农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像商人,出卖商品,收获金钱;不像科学家,能创造出惊人的杰作;不像服装师,能设计出新颖的奇装异服他们只能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地耕耘着自己心中谁也无法理解的希望。在我工作的身边,有这样一位值得我敬佩和尊敬的老师,在我出生那年,18 岁的她就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25 年来,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一腔热血,她一直坚守在教

8、育工作的第一线,清贫与奉献是她的本色,责任与使命是她的原则。在工作上,她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在生活上,她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记得去年夏天,她的儿子高考前一个月,为了缓解儿子紧张的复习和高考的压力,她每天中午放学便顶着烈日,骑摩托车到离学校7、8 公里远的家里给儿子做饭,下午上课前按时赶回来,从没耽误过一节课,没有请过一次假。如今,她教过的学生已经和她在同一所学校任教,双鬓斑白的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鼓励、鞭策和帮助着年轻教师,每当我们向她请教问题时,她总是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每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不顺心的时候,她总是会像长辈一样,耐心地帮我们排忧解难。25年以来,她从来没有调整过工作岗位,也从来

9、没有离开过这所小学。虽然她的资历老,但对待工作,她从来都不马虎:备教案认认真真,批作业仔仔细细。有人说她傻,干工作这样卖力,有的人说她应该“走动走动”,可她总是微微一笑说“干老师这一行,凭的是良心,再说,到哪都是干工作,到哪都得这么干”。看似平凡的话语,却折射出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的确,我也是一片平凡的绿叶,虽平凡但无悔,虽平凡但无私。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让我们守候着这方“三尺土地”,用三寸长的“白铧犁”耕耘岁月,让我

10、们的青春在爱的奉献中闪光!虽说我们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精神上是充实的。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有谁能像我们一样,天天面对的是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晶莹的眼睛,一颗颗透明的心,一个个青春的梦?!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丝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根根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他们无限的欢乐?!蓦然回首那些白发苍苍、默默奉献却两袖清风的我的老师,我猛然领悟到人们为什么总是这样描写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的老师不会长篇大论,不会慷慨陈词,但他们却如红烛一般在默默中流淌着生命。“红烛呀

11、!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间,培出鲜艳的花朵,结出快乐的果实。”这就是红烛的生命,也是人民教师神圣而无声的誓言!第五篇:法律演课程讲稿公道自在人心:谈谈舆论、媒体对我国司法公正的影响。马克思说过: “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这是一种近乎理想的状态。法官也是人,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官本位”思想的国家,关系错综复杂,权力的干扰无处不在。时常处于一种缺乏监督的封闭状态,这将有可能诱发权力的异化和腐败。正是基于对权力问题的审慎和对权力行使者的不信任,具有开放性透明性的传媒应该介入具有封闭性的司法,客观公正的展示司法过程,这与司法制度本身所要求的审判公开天然的契合

12、。阳光是最佳的防腐剂。社会普遍将传媒监督、舆论监督视为“防腐的阳光”。期望通过传媒对司法的关注与监督能够有效减少司法腐败,促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从09年胡斌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杭州市公安局对肇事车辆的车速及车辆是否存在改装的鉴定结论前后存在很大差别,直接影响对案件的定性,这是为什么呢?作为公正执法的权威部门,前后说法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值得深思。试想,如果没有传媒舆论监督,弱者能否讨回法律的公道?执法部门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吗?传媒监督的具体行为常常是基于伸张社会正义的动机而做出的。传媒更多地是从社会公众的道德情感出发,以社会正义和道德捍卫者的形象论说和评价司法行为和司法过程。这种形式的道德

13、立场通常与社会公众的情绪相吻合,在大多数情况下,传媒对司法问题的认识也是与现行法律相一致的。然而,在少数情况下,传媒对个别司法行为认识,使用过激的、夸张的、主观臆断的语言,为了自身的利益需求、为了迎合读者猎奇的心理、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对待这种传媒监督所带来的副作用的态度应该像对待药品一样。我们知道,“是药三分毒”,因为惧怕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敢吃药,必然无药可用。因噎废食,任由疾病肆虐等待死亡,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传媒对司法办案的监督是必要的,如果只因为出现某些不理性的行为就笼统地斥之为“媒体审判”、“舆论审判”,是不利于对司法进行监督的。毫无疑问,舆论和权力都可以对重大事件做出反应和表达意见。但这些不是指令更不是判决。如果有一些因为舆论影响司法作出错误判决,首先应该追责的是司法公正性和独立性,并非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之过。迫于民意而改变的司法判决本身就对司法公正的反问。任何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产生腐败。要正确理解司法独立,司法独立并不是司法封闭,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关起门来任意而为,司法公开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与保证。传媒监督有助于司法过程的公开和透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止和矫正司法偏差的作用,降低了司法专横和司法武断的可能性,对于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意义非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