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多友·母校·川西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019677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5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路上多友·母校·川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路上多友·母校·川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路上多友·母校·川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路上多友·母校·川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路上多友·母校·川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路上多友·母校·川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路上多友·母校·川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路上:多友母校川西 厦门大学 史冬冬 写在前面 : 2015 年 9 月 1 号这个冷雨夜,去学校 食堂吃了 个 饭,然后冒雨回了个家,一进门就看到顺铭兄的短信, 被 告知自己在多友冰桶挑 战的枪林弹雨中躺枪了 身上的雨水还没干呢,那心情,那滋味 , 逼上梁山,多友义聚, 也是很爽的感觉 ,提起笔 , 特此向精彩枪战的发动者黄顺铭,以及开枪者李红涛致敬,没有你们,就没有这篇文字。 一、多友:从多闻之友到多年老友 回想一个月前的今日,我和各位多友正在川西高原上畅游,此刻回想起来,种种情形如在目前。话说自从建议这次成都聚会开始,我就期盼着 7 月底的到来,原因之一就是错过了去年内蒙之行,尤其是蒙

2、古包、烤全羊,那时候只有对着手机流口水的份儿,这次说啥也不能再错过了。 有朋自远方来,每一次多友聚会,除了享受当地的好吃美景之外,也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交流和学问切磋。这次也不例外,而且从内容到形式尤其丰富,大家坐而论道、乐在其中的同时,相互间的进一步了解和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我个人即受益匪浅。自 2009 年参加多闻雅集以来,我这个中文系出身的传播学门外汉多数时间都在充当一个旁观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加之性情多内向,有时还有意地自我边缘化,希望能够管窥新闻传播研究的面貌格局,从而不断地接近它的真义。这次论坛和聚会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除了碰到 故交相互寒暄叙旧之外,也结识 了一些新朋, 大家汇聚一堂

3、,高谈阔论 。 这其中当然首推 CC、何舟、陈先红等前辈,李老师的主题演讲依旧精彩, 除了 扎 实的知识功底 、 开阔的中西视野 、精到的见解阐释,其实最令我钦佩 的是李老师的语言和行文风格,虽然深受西方学术训练,但在中文写作的学术表达上却是鲜明的中式 话语风格,行文中丝毫没有受到欧化语式影响的痕迹,甚至有清季民初 时半文半白语言的流风余韵,这在国内 当代 学者的中文写作中并不多见,我个人以为这应该是现 代中文学术的特色之一,也是所谓“中国话语”的应有之义 。此外,这次 多友相聚 真有点梁山 好汉聚义的意思 ,有用功多产者如张志安、刘海龙、周葆华、李红涛,有多读广识者如唐 小兵、白红义,有深藏

4、不露内秀者如方师师、雷霞、王斌,有交游广阔者如雷蔚真,有学术户外兼修者如林芬、梁君健, 此外 还有众多热情的发红包者恕我不能一一列举 。我喜欢在会前会后的聊天中相互了解新近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想法,相较于阅读模式死板、近乎八股的学术论文,我更愿意这种直面的畅谈,正所谓读其书想见其人, 见到真人 , 言谈中不受行文规范的束缚,在随意随性中能够充分表情达意,最后得意而忘言,记住了那些话,那张脸,那才是尽兴。 多友们的言论 分别指向了这个领域 中不同而 重要的学术点,连点成线成面,一幅新闻 传播学的学术地图就呈现在眼前,尽管是不完整的,但足以互通有无,对 我 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有所启示。而且,每位多友在言

5、谈举止间透露出各自独特的个性风格和学术气质,高谈阔论不仅是在谈观点,也是在晒风格,你看那小组发言之后的代表总结,言随意至,不仅是观点的交锋,也是风格的比拼,煞是好看。 杜甫说“转益多师是汝师”,这次聚会于我而言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转益多师。 当然,有幸能有此收获,首先要归功于作为东道主的成都多友 ,他们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而且干得有声有色,细致周到,令人称道 ,可堪作以后会议组织的范本。尤其是顺铭兄,在新闻传播学界集学术研究、 公关策划 、 活动营销、 组织 沟通 、 活跃气氛、外加穿衣搭配、美食鉴赏等等技能于一身,如此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着实了得(此处省略 100个赞)! 只希望这种多闻雅集

6、的聚会一直持续下去,久而久之,多闻之友也就沉淀为多年老友,不仅切磋严肃的学问,也以性情相交,以文会友,这本就是古代中国文人的一种传统,李老师继承并发扬光大,功莫大焉,我个人能够参与其中也算是幸运之至。 二、母校 :重返的意义 我坚决报 名参加这次成都聚会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这次论坛是在我的母校母院举行,这种重返的大好机会岂能放过。再一看论坛议程,其中竟然有王红老师的主题演讲,惊喜之余我更是满怀期待。 王红老师是唐代文学研究的专家,后来多次获得名师奖,广受学生爱戴,是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元老之一,但为人极其谦和低调朴实,几十年来驻守三尺讲台,受其影响的学生无数。在博客盛行的年代,她还与古代教研

7、室的其他几位老师在博客上以诗文 往来 酬唱 ,吸引了大批粉丝 阅读和回帖,曾被评为最受欢迎和具影响力的博客之一。虽然王老师不是我的授业导师,但 自读书时代起,我一直对王老师保持着 尊敬,不仅是因为她的学问和朴实,更是因为她是一位把文学研究作为 “ 志业 ” 而非 “ 职业 ” 来做的人,不仅研究文学,而且浸润于文学,不仅研究古人,而且与古人神交 ,在诗词歌赋的字句中去感受那逝去在历史风尘中的生命气息,就像王 老师 在 这次 论坛上 关于成都杜甫的演讲,如行云流水一般,随手拈来杜甫的诗句,将他的经历和性情娓娓道来, 以了解之同情 , 感觉着杜甫的感觉,那情形似乎 在 讲一位故人,与文学史上干巴巴

8、的杜甫形象截然不同。王老师一方面是 “ 我注六经 ” ,另一方面又 是 “ 六经注我 ” ,以学术滋润 学养,其为人、观物、待人、处事都满怀 古代名士的气质风度, 以 出世的心境做入世的事业 ,这是一个与当下追名逐利的学术之风完全不同的境界,足以令我肃然起敬,并且令人艳羡。这次论坛再见到王老师,她依然如故,演讲依然那么吸引人, 会后 我前去 问候了一声, 没有寒暄 , 她已然对我没有多少印象,不过于我而言,一句尊敬的问候就够了。 我自 1998年入川大读中文系, 2008年博士毕业,整整十年 。 陈奕迅的 十年从情人到朋友,“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说尽世事变幻之苦 。 而我 在 川大从毛头小

9、子到 一介书生 , “十年”情怀 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割舍的,念兹在兹 ,对于川大里的大路小巷、一物一景,都再熟悉不过 。除了澡堂子去得少,看门大妈不认识之外,从学院老师到宿舍门卫、从图书馆工作人员到打印店老板、从小饭馆老板到书店老板娘,都能一一招呼过去。记得 2013 年赴美之前, 有意 选择成都签证,顺便再回川大 看看, 曾 专门跑去 校园里 曾经最熟悉的 新华书店。读研究生时还不兴网购图书,那时这家书店的 八 折已经是很大优惠,因此 在读期间在这里花去的钱 着实不少, 跟老板娘 也 很熟悉,她基本上记住了我的购书习惯,每次 去都跟我推荐又到 了什么新书。 五 年之后故地重游,我 有意默不做

10、 声地 走 进去,不想 老板娘竟 然一眼就认出了我,不禁感慨那逝去的美好时光。 俗话 说 “ 少不入蜀 ” ,我却在最好的少年时段入川读书,并且逐渐 “ 染 ” 上了蜀地喜好安逸的习气,好吃好喝好玩,不思进取,一 呆就是十年,是福是祸至今都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在川大 汲取的包括为人 、 为学的养分,是极其宝贵且无 可替代的。很庆幸有王红这样的老师,不仅是她,还有我自己的导师,以及 中、西文学教研室其他 几位 老师前辈们,他们有各自的学术兴趣以及在研究中养成的人格气质,以文艺为中心形成了无关功利的学术 氛围 和温雅的学养格调 ,这些一起构筑起了一种永久的 师道 影响和魅力,弥散在校园 的各

11、处,做学生的在其中耳濡目染,对我而言这才是母校最为宝贵的东西。 在每一位毕业生心里母校都有不同的涵义,我曾不止一次自问,回归母校的意义是什么?对我而言,不仅是重访校园中的一景一物,回忆往事,感叹时光 的变迁,更重要的,是不断重返那种师道的影响和魅力。 三、川西 印象 之美 遗憾并惭愧的是,在成都十年,川内的很多大好去处我都没去过,包括这次川西行的四姑娘山和康定,因此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是第三个原因。 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是成都的旅游宣传语 。 5 12地震时期,交通管制和中断 ,川内的人难出去,川外的人难进来,成都人此时还不忘幽默一把,自嘲说,现在的成都,是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

12、城市。但无论何时,成都在我心里都是富有魅力的, “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 ,它自古及今就有太多的自然景观 资源 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以成都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远近都有可观 的地方,可吃的美食。而成都近年 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虽然还不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可是它有一个可爱的级别定位: 1.5 级城市。走在如今的太古里、 IFS,你能感受到成都这个盆地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 不过我的另一个细小的感受至今都印象深刻。 7 月 26 日到成都的当 晚 ,我与一个大学同学相约 在 一家星巴克见面,在等人 的时候 , 我一人坐在星巴克门前,看着广场 的夜景和街道上的人来车往,感受这个城市的新

13、变化,就在此时,一股浓浓的火锅味飘来,与星巴克的咖啡香味融在一起,心里顿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在星巴克坐着闻到的是火锅的味道,恐怕这才是成都国际化的神奇之处。那一刻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官和心理体验。 论坛 结束之后,和其他多友一样,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川西之旅。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车上的导游康珠卓 玛,不停地给我们讲解 藏族风情不说,还时不时给我们来一 首汉藏民歌调动 我 们的情绪,一路上欢声笑语, 我 心里暗暗感慨这年头当好一个导游也真不容易,不仅要有强大的组织沟通能力,还得会多项才艺展示 。后来听大巴司机说,康珠卓玛在旅游网上的口碑很好,很多游客都愿意找她做导游,在全程中我也切实感到了卓玛待人的坦

14、诚,在此对她表示浓浓的谢意。 读书时曾去过都江堰,记得那时去正值下小雨,全程是在烟雨迷蒙中听着水声走完的,那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人,自是另一番趣味。只 是那时候年轻还没什么见识,不懂得都江堰的伟大之处。那一次印象最 深刻的就是离堆公园外的南桥,桥上雕梁画栋,桥下水波滚滚, 桥两边小吃海鲜排挡一字排开,一坐就是半天,听着身边滚滚的水声,打牌,聊天,喝茶, 吃 小 龙虾 , 这才是安逸巴适的天府生活。 这次看到南桥 ,又有新感受 ,尤其是 清华的 梁君健拍摄的南桥夜景 ,用四个字表示 :流光飞舞 。 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 9月期 曾 专门出了一本四川专辑加厚版,题为上帝为什么造四川,里面全面介绍

15、了四川各处美景,其中在讲到都江堰时,详细分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如何运用流体力学的原理,依据山川自然之势,顺势开凿,历经千年而不坏,堪称老子无为而无不 为之哲学的典范,此后我才真正理解李冰和他的工程的伟大智慧。这次重访 , 也算是在行走 感受中向古人致敬,正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才能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天府也 ” 。 行程中的另一件趣事,是一次在吃团餐时,成都多友李谢莉跑来要还我钱,搞得我一头雾水,心想我没借过她钱啊,旅行还有附带送钱这种好事? ! 她才恍然大悟, 说 把我和 梁君健搞混了,说我俩长得很像。 这时 我 也 才意识到,我俩长得 确 是有些像,他是大号的

16、,我是中号的。后来在康定木格措景区七色海吃午饭时,我和君健兄同坐一桌,旁桌的多友又发现我俩很像,还特意给我们拍了合照。本来君健兄也是这次多友聚会我认识的新朋友,在聊天中发现我们都做影像研究,正好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讨论,加上又长得相像,这又是川西行的一大乐事 。 留在我 川西 印象中的 不仅有高原雪山 、 草甸的壮观之美,还有人的淳朴之美,至今还有一些画面存留在脑海里:在去阿坝州路上,卖蜂蜜的小女孩 一脸稚气 ,不懂得讨价还价;在四姑娘山里 , 脖子上挂着篮子卖苹果的藏族小女孩 ;一路上 ,以好奇的眼光围观航拍无人机这一新物种的当地藏民 ;还有 寺庙里虔诚地磕着长头的信徒,凡此种种,都与雪山草原的神圣,天然融合在一起, 构成川西印象 ,让人无法忘怀。 成都聚会和川西行结束了, 不过 心还在路上,直到下一次重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