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课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972159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节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6节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6节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6节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6节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节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节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课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第6节,第一课时,但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是为什么?,生物体不断地进行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在一个空调房里待久了,你会有什么感觉?,(人会感到空气污浊,想到外面去吸吸新鲜空气),鱼缸内养的鱼多了,鱼可能会怎么样?,(鱼会缺氧而上浮,甚至死亡),思考,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增加?,用增氧泵,养水草,你认为哪一种最有效?,换水,讨论,鱼缸内存在着氧循环,活动一: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这个实验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2、A装置有什么作用?,3、实验的现象是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氧循环,结论: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

2、氧气,现在你知道鱼缸里养的水草所起的重要作用了吗?,你有什么方法使鱼缸里的水草释放出更多的氧气?,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物质燃烧,动植物尸体腐烂氧化,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氧循环: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根据氧的循环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使空气保持清新?,开窗通风,使用清新剂,白天放置绿色植物,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你听说过“女娲补天”的故事吗?,臭氧层,臭氧层距地面2035千米的平流层,集中约90%的臭氧

3、,质量达约3亿吨!,1、你知道炎热的夏天出门为什么要用防晒霜?,(防止紫外线灼伤皮肤),2、你听说或知道臭氧吗?臭氧对防止紫外线有什么作用?,思考,1、臭氧化学式:O3,(1)来源: O2=2O O+O2=O3,(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3)分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2035千米处)臭氧层,2、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 物起保护作用,紫外线,臭氧层有什么作用?,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同时,臭氧也参与自然界的氧循环。,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氯氟烃氟里昂,(1个Cl原子可以破坏1000 万

4、个臭氧分子),来自臭氧层破坏的 报告大气中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2%,白内障增加0.6%;臭氧减少2.5%,死于皮肤癌人数每年增加1.5万;臭氧减少10%,海洋中10m深的鱼苗在15天内死亡,大豆减产4成。,高能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会破坏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阻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合作用。而臭氧层就有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人和生物起保护作用。,臭氧层对人和生物的影响?,电冰箱、空调器的致冷剂的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渗入;太空火箭喷出的氢氧化氮以及高空飞行的飞机喷出的尾气;大量使用化肥等。,3、现状:,臭氧层正遭受破坏,变薄,并出现臭氧空洞。

5、,各国颁布保护臭氧层的计划,在联合国探讨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如禁止生产、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原因:,措施:,1、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A、各种燃料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2、大气中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保护伞”,臭氧是一种( )A、混合物 B、氧化物 C、 单质 D、化合物,D,C,练一练,3、空气中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变成臭氧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和氧气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B、臭氧是多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C、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变化为化学变化D、臭氧和氧气都存在于大气中,4、小王同学很喜欢养花,并且在每天睡前喜欢在床前放几盆花,认为这样房间里的环境优美且可以在睡觉时呼吸到更多的氧气。请你分析小王同学的做法,对不对?,B,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