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中“活动式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总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5960235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中“活动式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十中“活动式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十中“活动式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十中“活动式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十中“活动式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中“活动式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中“活动式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行走在课改路上二十中“活动式自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总结青岛市初中教研工作会议在青岛第二十二中学(原市中区第四中学)召开,该校所有的课堂向与会者全面开放。市教科研中心陈为词科长听完课后说:“ 青岛第二十二中学校舍虽然简陋,但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室到办公室,处处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此后,区内外学校的领导、教师纷纷前来青岛第二十二中学参观考察、研讨交流,他们无不对该校“ 活动式自主课堂”的“活”大加赞赏。那么,青岛第二十二中学的课堂“活力”从哪里来?引言探索活力之源时间追溯到 2006 年,也就是时任校长同志调到青岛第二十二中学后第三年。每每走进课堂,孙校 长看到教师和学生在无精

2、打采地“拼精力,熬时间”时,他就不由得一阵阵心痛,具有几十年教学经历的他,深知 这种“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方式,只会令学生越来越疲惫,使教师越来越平庸,让学生越来越备 感学习的困难和痛苦!长此以往,这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兴趣造成越来越大的摧残和伤害。于是,孙校长在业务 教干会议上说:“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课堂,而真正的一堂好课是 老师要放手,学生要 动 手, 老师静下来,学生活起来 。只有 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之后,孙校长便带领教干教师毅然踏上了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但是,创新课堂到底应怎么改?教师该如何放手,放手要放到什么程度?学生“

3、 动起来”,如何动?动的策略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深深地困扰着孙校长,使他所领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初始阶段举步维艰。所以,他见着明白人就请教, 见着专家就学习。当他把自己的烦恼向当时的市中区教育局孙文彬副局长诉说时,孙副局长告诉他, “在山东聊城有个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搞得不错,被称 为是最具活力的原生态的课堂,可以到那儿去看一看,学一学。 ”孙校长一听, 马上带领着业务 教干和一批教学骨干来到了杜郎口中学,到那儿一看,他 们确实被- 2 -那儿的活力课堂震撼了:在杜郎口中学,传统课堂的概念已经杳无踪迹。那儿课堂好像变成了学习的超市,学生各取所需,各展所能,在课堂上甚至看不到老师的身影。参观

4、结束之后,孙校长当即下定决心:青岛二十二中务必要全力认真地学习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他在全体教 职工会上说:“学习杜郎口中学,打碎传统的禁锢学生手脚的课堂教学模式!解放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表演;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在课堂能说话;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在 课堂上能放出求知的光彩。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的进步、教 师的提高、学校的发展,就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情。 ”青岛二十二中迅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学校首先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整个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导工作;对学校的教学环境进行了精心的布置,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氛围;在教室的四周墙壁上

5、安装了黑板,加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硬件建设;成立了学校总课题组,并采取实效措施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针对课改的必要性和创新的重要性,学校从理念到行动上进行了深入人心的宣扬、感召和呼唤,学校领导尤其是孙校长的一腔赤诚、满怀豪情、 坚定 态度和务实作风激发了教师们的雄心与斗志,青岛二十二中迈开了 “活力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大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他们率先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用时代前沿的清新之风吹绿了课堂这片知识的沃野。由两节课引发的观念变革。2008 年,现任校长李凯通知调到二十二中任业务校长,深入课堂听课,是李 凯校长每天必做的工作。暑假开学后,一位数学教师举行了一节

6、 公开课, 这节公开课的大体过程是这样的:这是一节复习习题课,教师简单地在黑板上边解说边板演了一章的知识柜架之后,就开始处理习题, 习题共有七道,前四道是选择题,后三道是计算证明题。教师让四个学生说出了前四道选择题的答案,然后进行了 讲解;后三道计算证明题,教师让三个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计算证明过程,接着再逐题讲解。当教师将这七道题一一讲 完之后,下 课的铃声就打响了。评课时,老师们对这节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对这节课的共同的疑问是“ 老师讲课给谁听?”因为- 3 -这七道题是昨晚上的家庭作业,大部分学生已经做完了。就是说, 经过学习组长检查后,大部分学生对这七道题是会做的,只有少部分问题是学生

7、不会的,而老师并没有调查、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没有针对学情采取相应的教学活动,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把这七道题的答案写到黑板上,然后把这七道题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在老 师讲题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 对老师的讲解是不关心的,这一部分包括可能已经会了的学生, 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忙着抄写黑板上的问题,这一部分既有不会的学生,还有少数是无所事事的学生,而 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就是说,教师站在讲台苦口婆心地把这七道题从头到尾地讲了一遍,没有考 虑讲这堂课是给谁听的。一节课下来,会的学生没有什么收获;不会的学生, 题倒是抄上了,不过可能还是不会。后来,老师们把对这节课的讨论交流传到校园网的教师个人

8、空间上,有的老师说:“ 老师这样讲课, 讲完了就心安了,也觉得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有的老师说:“老师这样眯起眼来讲课,其实做的是无用功,是典型的 目中无人的表现。 ”有的老 师说:“我们再也不能这样上课了,劳而无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有的老师说:“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消除课堂教学中诸如此类的无效或低效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看到老师们讨论得这么热烈,学校适时提出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老 师们逐渐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的灌输,不能以学定教,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由此,老师们也开始进行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尝试。接着,另一节公开课给老师们带来了更大的

9、困惑。 这是一节地理课, 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是这样的: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了这一节的七个教学问题,让学生看书解决这七个问题,这就是先学环节;然后,教师提问 ,让会的学生逐题说出七个 问题的答案, 这是展示环节;学生说完之后,教师 再逐题讲解,这就是后教环节。听完这节后,老师们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堂课三个教学环节都有很大的问题存在。首先,在第一个先学环节中,学生根本没有学 习的积极性,先学只是流于形式,有很多学生只是在那儿做个样子而已;其次,在展示环节中,站起来回答- 4 -这七个问题的只有那少数的三、五个学生,在整个展示过程中, 绝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或不相关人员,而回答问题的这几个学生也只不过

10、是老师讲的传话筒,因为无论他们回答得怎么样,老师都是要重新讲一遍的;第三,老师的教,仍然是目中无人的教,仍然是不敢放手的教,仍然是不相信学生的教。在讨论中,教 师提出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如何保证学生都参与课堂展示呢?老师应该教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些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为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一次教学视导中,市中区教研室的领导给他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两个思考: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不要充分发挥;二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 是否应有明确的机制,减少动的盲目性,不能为了动 而动。这两个问题引起了

11、青岛二十二中人深深的反思,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他们改革课堂的信心和决心,总结过去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他 们认为 要想真正使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必 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教师的观念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了思想才能通,才能改变教师课堂教学被动改革的现状;二是要有切实可行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执行方案;三是行政力量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观念行动的思想保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校长提出了“活动式自主课堂 ”的最初构想,从该百年教师观念开始,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轰轰 烈烈的教师培训活动。读书学习,转变观念。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让读书成为习惯”是青岛二十二中提出的读书口号。每个教研组每周有三节课

12、的集中读书时间。学校还成立了“ 课改读书会”,在李校长的带领下,每周定期开展读书 交流活动。 读书会成员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购买课堂教学方面的书籍,读完后,持批注丰富的书和发票到学校 报销,大大提高了教 师读书的积极性。老师们重点研读了张志勇副厅长的创新教育、 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郭元详教授的论课堂- 5 -生活的重建、郑金洲教授重构课堂、 齐健教授的活动构建, 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等书籍。反思课堂,寻找差距。学校建立了网上课堂教学改革交流平台,上传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每周研究一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并结合自己的课堂实录反思自己的课堂,然后再把自己的反思传到校园网上,达

13、到取长补短、教学相 长的目的。外出学习,拓宽视野。学校先后派遣业务教干、骨干教师到杜郎口中学、省庄二中、洋思中学取经学习,多次和区内外其他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交流活动。通过不断的学习、反复的实践,他 们逐渐认识到: 素质教育的课堂应该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目的的课堂,应该“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为前提,以生活重建为背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构建。 ”他们经过边实践、边讨论、边提升,特 别是经过市、区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他们总结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 活动式自主课 堂” 教学策略:教学理念:合作学习、活动建构合作学习: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

14、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 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落实合作学习必须把握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落实小组学习,二是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在 课堂教学中缩小教学单位,以合作小 组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合作小组,在教学 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基于小组,落脚于小组, 为了小 组,促 进小组的整体发展。使用小组教学把学习任务直接下达到学习小组,把学习任务承包给学习小组,可以明确学习的责任意识,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用小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助互教互学,互相监督的作用,便于 营建课 堂学习的学习场、思 维场,便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

15、围;使用小组教学便于教师激励和评价,引入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建构:活动建构教学论是创新教育理论的核心主张,它是在借鉴和融合了“ 活动教学”理论和“建构主 义” 理论基 础上, 经过比较广泛的创新教育实践的验证而提出的。“以学生活动- 6 -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 是 “活动建构”教学论的理论成果之一,基本观点为:课堂教学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 服务 于“学”,教学相 长。这里的“活动” 主要指学生的课堂表现性行为,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活 动建构理论的指导下,在 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主体性学习实践活

16、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实践活动强调一个“动 ”字,这里的“动” 不是简单地看看书、写写字、讨论讨论等肢体和感官的动,它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计划、有方案、有过程、有方法、有结果、有评价的学习活动,它是充分利用感官搜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不断思维加工的学习活动。教学环境:平等 尊重 信任 合作 民主课堂中的教学环境主要指的是心理环境,它主要由课堂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组成,其中师生关系决定着课堂教学环境的旋律,轻松、和 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放弃一切思想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而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主宰者是老师,活动教学要求老师要沉下身来,降低教学重心,重塑课堂教学中的 师生地位,建立关系平等、人格尊重、过程合作、形式民主、氛围信任的安全心理环境,保 证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学环节:安排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评价提升安排活动:教师出示教学问题,创设学习情景,安排学习活动。出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