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建筑特点赏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958599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建筑特点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故宫建筑特点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故宫建筑特点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故宫建筑特点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故宫建筑特点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宫建筑特点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建筑特点赏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宫建筑特点赏析,世界五大宫殿,是指中国故宫、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的白宫。其中值得骄傲的是:故宫位居五大宫殿之首!,世界五大宫殿之首,一、北京故宫简介: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宫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公元14071420年)时间建成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

2、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1911年,推翻了满清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废帝博仪仍居住在故宫后半部分。1912年将外朝辟为“古物陈列所”。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部将鹿钟麟把博仪驱逐出宫。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宫博物院。1948年将

3、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1949年以后,政府对这座古代建筑和文物进行了大规模修整,并整理展出大批文物,使其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古文化艺术博物院。并在西华门内成立第一档案馆,专门从事整理政府和宫廷档案。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故宫建筑群体布局特点: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

4、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故宫在利用建筑群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是在1.6公里的轴线上,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间,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与宏伟。在建筑的整体中突出重点太和殿。故宫的建筑群由南向北延伸,随着空间和形体的变化,在太和殿形成高潮,从总的布局看

5、,深、宽、高都集中在太和殿。 故宫建筑在形体、空间、色彩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手法,造成了一种多样的统一。,(1)大与小的对比:在宏伟的天安门城楼下,巧妙地安置了两间火柴盒子似的小屋,这小屋除了它特有用处外,在艺术上起到对天安门的烘云托月作用。(2)高与低的对比:为烘托太和殿的崇高,周围采用了低矮连续的回廊。(3)宽与窄的对比:这是一种欲放先收的手法。从正阳门到太和殿所形成的狭长空间与太和殿前广阔的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4)明与暗的对比:故宫在色彩上给人的强烈印象是金碧辉煌。金黄色的琉璃瓦与青绿色为基调的檐饰相对比,在蓝天、白云辉映下显得非常辉煌。,(5)繁与简的对比:雕梁画栋,镂金错彩,这

6、就是繁。这与殿外单色调红墙和黄色琉璃瓦屋顶形成一种繁简对比。(6)方与圆、曲与直对比:如天安门、端门门洞是圆形,午门的门洞是方形。又如笔直的中轴线与弧形的金水桥形成曲与直的对比。(7)动与静的对比:建筑本身是静止的,但由于空间与形体的变化却呈现出流动的节奏感,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正阳门是序曲、太和殿是高潮、景山是尾声。,三、建筑在和谐中富于变化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

7、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故宫的建筑也是这样,整个建筑群由上百个大小不等的庭院、九千多个房间组成,规模庞大却能在布局上井然有序、杂而不乱,这主要得益于在建筑手法上突出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的重要建筑都严格对称地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它们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最高权威。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分布着其他次要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与两侧相对低矮、简陋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不仅如此,故宫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又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它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全长近8公里。这样长的城市中轴线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8、,它把北京的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贯通了起来,使紫禁城位于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从而有力地凸显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威严。另外,城内其他的主要建筑也是通过这条中轴线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大多对称分布在中轴线的两侧,所以,这条轴线对古代北京城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点上说,有人把它称为国家的“精神轴线”,似乎不过分。如果仅有统一就会变得单调,可贵的是,故宫在整体统一中又不乏疏密错落、高低起伏的变化。除了屋顶形式丰富多变外,内廷与外朝的布局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内廷与外朝相比,显然从属于外朝,因此,内廷布局相对紧凑,宫殿的规模、装饰也相对低一些。前三殿占据了故宫最重要的空间,而代表皇帝权威的太和殿又是三大殿中规

9、模最大、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总之,这种整体和谐统一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正是故宫建筑精华的集中体现。,四、建筑色彩华丽鲜明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碧蓝的天空下一大片金黄色的琉璃瓦顶闪闪发光;屋檐下青绿色调的各种装饰彩画绚丽多姿;一排排红色的立柱和雕刻细致的红色镶金镂空门窗组成了宫殿的屋身部分;重要殿宇坐落在白色的汉白玉台基上,台下则是深灰色的砖铺地面。事实证明,紫禁城的建筑师具有高超的色彩组合艺术。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红与绿、黄与蓝、白与灰(黑)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紫禁城宫殿显得金碧辉煌而又雍容华贵,色彩浓重而又端庄和谐。由于当时的北京民居建筑只能使用普通的灰瓦,登上景山,遥望南、北两个方向,就

10、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向南遥望,重重叠叠的屋顶汇一大片金黄色的琉璃瓦的海洋;向北遥望,则是广大的北京民居建筑的灰色瓦顶。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巧合,在蓝天白云和广大北京城灰色调背景的衬托下,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愈发显得耀眼夺目。,五、装饰艺术丰富多彩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

11、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紫禁城不仅在整体上气魄宏大,而且在细部处理上也很精致。这里的许多建筑构件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从而形成了故宫特有的丰富多彩、功能实用、美轮美奂的建筑装饰特点。这样的例子在故宫里俯拾即是,以下仅举几例说明。紫禁城屋顶最高峰的两端和屋檐的四角,都有形态各异、制作精巧的各种吻兽等装饰物,既美观又实用,

12、它们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1、固定瓦片、防止滑落;2、防止雨水渗漏进殿内;3、造型优美的装饰品。又如,紫禁城宫门上的门钉,本来是为了固定门板而用的,但紫禁城的建筑师们在这些铜铸的门钉表面涂上了一层鎏金,这样纵横成行的门钉在阳光下显得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单调、冷漠的宫门也富有了威严和生气,并成为故宫独有的一景;太和门前秀丽的内金水河,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起到了排水和防火的作用;太和殿两侧以及乾清门前的鎏金大铜缸,外表富丽精致,除了消防灭火的作用以外,还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品。此外,作为木结构的建筑,故宫里的柱子、门窗大多被涂成了红色,屋檐下用于支撑屋顶的木骨架也被绘上了各式青绿色的彩画,这样做相当于为木

13、材上了一层保护层,在防潮、防蛀的同时,这些绚丽的油彩又成为故宫特有的装饰色彩。,故宫建筑设计外观图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故宫建筑设计外观图,走在紫禁城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随处可见大片黄色的琉璃瓦“海洋”,而绝大多数殿宇的门窗、立柱以及高大的宫墙都用了红色,看起来喜庆、祥和,这也是

14、紫禁城在建筑色彩上的另一个特点,就像教材上说:红色和黄色是紫禁城的主色调。那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按照阴阳五行学说,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土”居中央,可以控制四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土的代表颜色是黄色,所以,在古人心目中,黄色象征着尊贵,在古代,这种明黄色是为皇帝专用,其他人如果擅自用了这种颜色,就被认为图谋不轨,会招来杀身之祸。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红色一向就是吉祥、喜庆、美满、幸福的象征。按照“五行”理论,红色对应“火”元素,而火象征着繁荣、兴旺。由此可见统治者的心思是如此慎密!,如果说,西方古建筑多为石料建成,讲究单体的独特性。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注

15、重群体的集合,并且这种群体的布局严格遵循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秩序,体现等级制度。 宫殿建筑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帝王权威与统治的象征,所以,历代王朝都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使用当时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建它。可以说,宫殿建筑是各个历史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明清故宫继承了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传统经验,同时又作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创新与改变,它的建筑成就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走在故宫里,那种空间序列的艺术效果,是通过建筑群组纵深层次的处理获得的。这些层次不是一下子全都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而是

16、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地,随着人们向纵深方向前进的时间顺序,逐步展示出来的。就像欣赏一幅中国画长卷那样,随着画卷的逐段展开,人们总是怀着一种期待感,期待着画面的高潮和点睛之笔的展现,从而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这个高潮和点睛之笔的所在,就是画卷里的主题,建筑群中的重点,对故宫来说,自然就是太和殿院落和太和殿本身了。它前边的四进院落都是从属于它的,都是为着烘衬它而着意铺陈的。像一部交响乐章一样,这个空间序列既有前奏,又有高潮;既有尾声,又有呼应,有着鲜明的节奏感。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建筑和音乐在离开产生它们的旧时代以后,仍然能以内涵的艺术魅力去打开新时代人们心灵的窗扉,给人以美的享受。 故宫,既博大、壮丽,又细腻入微,它是美的集合,艺术的结晶。产生它的时代虽已一去不复返,造就它的建筑匠师们虽也已成过客,但故宫的美和建筑艺术成就却是永存的、不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