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5958338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川年4期 鹜 骢教广角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摘 要】通过对高职旅游教育现状的三维分析,揭示出其存在问题,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构建了新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三维目标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高职旅游人才 培养目标三维分析高职旅游教育现状的三维尴尬境地旅游业是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教多种服务的劳动密集型综合服务行业。随着其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从业人员。我们以美国为例来看:表1美国就业人员结构年 代 高级专业人员 职业技术人员 体力劳动者1950 20 2晚 601980 20 40 402000 20 6铴 15表1是美国劳工部对美国5

2、0年来就业人员的统计(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从表中呵以看出,尽管50年来美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对高级专业人员需求比例并没有增长,只是对体力劳动者需求比重大幅下降,相反对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比例大大上升。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那时,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并据美国经验可以推断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将急需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既能胜任基层管理,又能从事各种服务工作的应用性人才。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近些年来,我国的旅游企业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而随之而来的

3、人才缺口也日渐扩大。数据显示,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高达800万人,而目前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尤其是旅行社、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虽然经过多年培养,补充了大量人才,但缺口仍然很大,旅游业求贤若渴。据抽样调查,我国旅游院校培养出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从事旅游业的只占3040左右,主要集中在旅行社、饭店管理、会展、规划等领域,而大部分学生则分别进入了其他行业。高职(大专)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更惨。而旅游单位、行业所空缺或被滥竽充数的大量岗位得不到人才补充,不得不用优厚条件在同行企业中“挖墙脚”,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l】。社会大量需要。而毕肖岁利张孝存李宗平业生难以就

4、业,导致了学校学生单位之间三维尴尬境地。问题的症结在于好多旅游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培养人才不适应市场需求。E嘲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虚缝裹示学校与用人剧拉之间缺乏淘通,不能t寄即霉酐需求培井人才、弓E】|壹学生用单位=司应l蠹双向交赢圉止的单向箭头表示一目的拉是学校学生一鞠人单位之I司的单向交而旅游高职人才的三维培养目标1来自旅游一线的需求呼声从旅游业的龙头老大饭店业来讲,其从业人员占到整个旅游行业的绝大部分。【2J饭店业由于人员流动性强,流失率高,所以饭店业界对于一线1二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态度、技能和知识三方面。如图2所示:蔽黼嬲r一撼7 鹂 l

5、I、I巴悉度作炬角形的触为的垂溯它锨叫Z 印识更重亮乒 l够弄业啤醒的王甍舍肄黝唑j o。 一。一些国际性的连锁饭店,如假日集团,在知识、技能、态度三维模式基础上又增加了习惯一项,它是指饭店从业人员必须在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图3所示:謦灏瓤舞然增加了习惯一项带育缘台素质量求的新州孥但仍强调态度的矗础性作用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界,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国企业界更明确提出了“关键能力”的素质要求概念。因为高职人才不仅是操作者,而且往往是生产和服务现场的管理和组织者。企业需要高职人才不仅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要拥有非技术性的能力,如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能

6、力、生存能力、心理能力等“关键能力”,它在人才和综合素质要求中所占比例已达到70一80。当然还拥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我国饭店更加注重对人才的职业精神、实际操作技能、沟通和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来提升饭店整体员工的一112一a型塑翌 塑鍪 堕苎素质,营造一种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形成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稳定人才,防止人才流失。2存在问题纵观20年来,我国旅游高职人才的培养,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它们严重制约着旅游高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1)办学目标定位尚不明确,一种是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混同于技校,重技能轻素质,过分突出职业

7、属性。另一种是职业教育“普教化”倾向比较突出。在教学要求上,基础大于专业,课堂强于课外,教学优于实习,知识灌输有余,综合能力培养不足,将高职人才堵养目标混同于本科教育。f2)与知识能力相比,普遍存在着重专业知识学习,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只教书不注意育人,表现在德育内容陈旧,方法僵硬,影响了德育教育应有的效果。导致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淡漠,道德观念薄弱,言谈举止文明程度低,甚至公然认为“为自己最实惠”,缺乏服务意识和劳动观念,更谈不上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下降,表现出自视清高却不能得志,又以高职生的身份自卑,受到各种挫折以冷漠或自毁应对,因

8、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甚至行为放荡。无明确志向却追求吃穿上的时髦,常感生活空虚无聊。心理承受力不足,沟通能力弱,人际关系不够和谐,实际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3)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管理学对人才测定的要求有100多项指标,而凭卷面考试的传统方法,只能考出其中的l3,而其余的如个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关键能力为高职人才主要的培养目标,则根本无法涉及。总之,以上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种种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共同的根源在于仅把学生当作未来劳动力来训练教化,而没有作为一个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来培养。脚3培养目标的三维模式分析针对旅游高职教育中存在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旅游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意

9、向,我们有必要重申高职旅游人才是广泛地在旅游业第一线工作,既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能将所学旅游专业理论应用于旅游实践的具有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特点的爱岗敬业人才。有必要以适应社会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高职旅游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结构为一体的培养目标。我们先分析一下三者之间关系: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处于不同的层面,是相辅相承的,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人全面发的整体。一般来说,知识是属于表层的东西,但它是能力和素质形成、提高的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充分的知识,不可能内化和升华出很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获取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

10、的,是素质的外在表现。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能力强了反过来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素质把外在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内核。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可见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4J因此在培养高职旅游人才时必须树立起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心,以素质为内核的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才观。如图4所示:囝4三堆协调发展人才嘘究竟高职旅游人才要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具备什么知识结构和具有何种技能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1)知识从知识层次看,高职旅游教育目前以大专为主,学制三年。从知识构成看分为i

11、类:基础知识指学生就业上岗时所需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如大学语文、政治、外语、计算机知识等。专业知识是指学生就业上岗时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相关知识是指与自己专业相关相邻交叉行业知识,边缘学科知识,如礼节礼仪、公共关系、政策法规等社会学、人文学知识;导游业务、营养学、自然科学方面等知识。总之,知识要求以“少而精”为指导思想,以“必需”和“实用”为基础,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四(2)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职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首先是专业技能,包括:一是服务技能,

12、如客房、餐厅等部门服务的基本技能。二是进行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一些应用技能,公文写作、打字、传真、电脑操作等。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如说话艺术、交往应酬技巧及礼仪礼貌等。其次,非技术性能力,如独立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公关能力、心理能力及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即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因为旅游业更需要以“新”、“特”取胜,因此创新能力也需具备。(3)素质素质是指学生优化所获知识和能力,适应社会、胜任T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品性和潜能的有机整体,包括以下无个方面:第一,思想道德素质,要有强烈爱同爱乡之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勤勤恳恳

13、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性,树立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第二,文化修养,其内涵很丰富,知识、艺术鉴赏能力,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礼节礼貌等都属于文化修养的范畴。旅游从业人员要有高尚的情趣和美好的情操,要衣着整洁、举止端正、谈吐文雅、严于律己、真诚待人;要具有灵活性和理解能力。在旅游业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全球意识,了解尊重外国文一”3一201 1年4期 嵌谚放唷高教Shaanxi JiaoyuGaojiao 骢教广角化,增强国际意识,当好民间的亲善大使,为五大洲的人提供服务,从而使不同的服务对象都能切实感受到中国文化灿烂辉煌和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的

14、优良传统,也使中国公民更好领略异国他乡的情趣。第三,业务素质,精通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对相近或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养成职、毗意识和职业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和组织纪律性,还要有团队精神。旅游活动包含吃、住、行、游、购、娱、教等多项活动,涉及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次成功的旅游活动必须南旅游行业各个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凶此与人合作的意识及能力极为重要。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如导游专业的组团、带团能力(导游操作能力)就是专业操作技能培养的关键所在。第四,身心素质。即身体和心理素质合格。养成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的体魄,才能适应旅游业一线1:作岗位的繁重或艰苦劳动

15、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广泛兴趣t竖强的意志及健全人格,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才能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旅游市场,复杂多变的旅游条件,千差万别的旅游对象;才能理智地分析处理纷至沓来的问题,经受突发挫折的考验;在旅游业激烈竞争中,勇于进取。最后,劳动素质。高职旅游教育所培养人才都是针对旅游业一线职业岗位群需要,所以学牛不能好高骛远,要有立足基层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因此,我们热爱劳动观念和良好劳动习惯培养尤为垂要。删综上所述,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能直接上旅游一线岗位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基础理论适用、够用、技能过硬、职业道德良好、各方面素质较高的旅游服务操作性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因此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突出

16、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双师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复合型等特色,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够用、能力强、素质高的实用型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进行教育改革,逐步建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和高职特色的多样化人才模式。【7】参考文献:【11陈志学,余昌国我国旅游院校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D】旅游调研,2002,(5)f21张孝存,孙根年西安旅游产业与旅游教育协调发展研究】商洛师范专科学报,2005,(4):8085【3】叶素芳,贾奎寿知识能力-做人【I】卫生职业教育,2001,p):1920【4】林伟能,张斯为知识能力素质1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3):2224【5】夏雨生论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景区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旅游学刊,2f)02,(3):7174【6】王伟伟,张莹,毛金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