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与赏评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957117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与赏评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与赏评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与赏评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与赏评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与赏评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与赏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与赏评(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与赏评 戴新安,作者简介,张若虚(生卒年不详,约在660720之间),扬州(今属江苏)人。曾官兖州兵曹。初唐诗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录存其诗二首,这首春江花月夜素享盛名,评为“孤篇横绝”、“孤篇压全唐”。,返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诗,了解诗歌意境的创造方法,提高阅读和创作能力。,返回,教学重点,一、春江花月夜艺术顶峰表现在哪里?二、春江花月夜为什么被誉为“孤篇压全唐”?,返回,背景简介,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曲。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循了前人写旧题乐府的常例,但其

2、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返回,春江花月夜,退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

3、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作者简介,背景简介,内容述评,艺术赏析,思考练习,朗读欣赏,音乐欣赏,资料链接,春江花月夜原文与译文,原文(下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译文(下同)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生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何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 里 流 霜 不 觉 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有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

4、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飞扬。),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水不断地流淌。,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5、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仍回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时互相望(明指月,实喻君)着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愿随着月光流去会见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月色下不停跳跃,只能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6、),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昨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江中齐胸高的石头与潇湘的流水渐渐分离向无限遥远流去。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内容述评,此诗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8句)依题目描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第二部分(9-16句)由月之“照”人,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

7、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余下20句)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别相思,讴歌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第一层,写思妇怀念; 第二层,写游子想家。 从表层看: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显示了景物与人情的不和谐;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则展示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 从深层看:“借明月寄相思”,又显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只相似”,则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一。,返回,念,春江花月夜赏评,春江花月夜艺术顶峰表现在哪里?,一、画面连贯清丽,色泽柔和。 1.诗人以月亮之初升到降落为行文的外在线索。 2.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二、表情柔情似水,淡愁如烟。,诗以

8、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述表达思妇与游子相思之苦,但却没有泣涕涟涟的浓烈;尽管也有离别之愁,但却不见双眉紧锁的沉重。“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其对离别的哀愁伤感显得宽泛而轻淡;但诗对相思的表达描绘,却因自然背景的幽美和作者笔调的柔婉,显得柔情似水,淡愁如烟,真切缠绵。,三、结构月是轴心,月是神魂。,从结构上看,诗以月亮升起到降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从内容上看,月亮不仅是景物描绘的主要对象,也是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还是引发作者思索、探究茫茫宇宙与漫漫人生两者关系的因由。 此外,此诗四句一转韵,凡九换韵,平仄交替,依次递转,且多用顶针、回环等修辞手法,因而使全诗显得声韵协

9、畅,一气贯通。,表现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展示生命与宇宙的统一。,春江花月夜为什么被誉为“孤篇压全唐”?,此诗描绘出春江月夜意境空明,描述思妇与游子相思之苦,柔情似水,淡愁如烟。 诗一开头就景象壮观,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诗中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全诗紧扣的景物是春、江、花、月、夜,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全诗以月亮的升落过程为线索,将夜色中的海潮、海雾、江树连缀成一幅斑斓迷离的图画。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显示了对人生的思索,展示生命与宇宙的统一的哲理。 诗篇语清词丽,韵调优美,此诗不愧

10、是“孤篇压全唐”。,相关图片,作业题,一、春江花月夜艺术顶峰表现在哪里?二、春江花月夜为什么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相关评论,中国人历来喜爱月亮,咏月之作,何止千万,但把月亮写得如此善解人意,一往深情,却属张若虚天才的创造。 (胡娟唐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象与时代精神) 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返回,扩展阅读,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扩展阅读,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扩展阅读,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远,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