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与员工激励(一)ALAN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948615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队建设与员工激励(一)ALAN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团队建设与员工激励(一)ALAN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团队建设与员工激励(一)ALAN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团队建设与员工激励(一)ALAN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团队建设与员工激励(一)ALAN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队建设与员工激励(一)ALA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队建设与员工激励(一)ALAN(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团队建设与员工激励(一),2,什么是团队?,3,促成高绩效团队,1、明确的目标 8、明确的职责和分工2、不拘礼节的轻松氛围 9、共同领导共担责任3、参与 10、解决问题4、倾听 11、外部关系5、正确对待不同的意见 12、工作风格多元化6、共同决策 13、自我评估7、开诚布公的沟通,4,制订目标的SMART原则, 制订目标有一个“黄金准则”-SMART原则。 SMART是英文5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的汇总。 好的目标应该能够符合SMART原则。,5,S(Specific)-明确性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的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往往有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

2、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成员。,6,M(Measurable)-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应该 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 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 现。当然可能领导有一天问“这个目标离实现大概有多远?”团 队成员的回答是“我们早实现了”。这就是领导和下属对团队目 标所产生的一种分歧,原因就在于没给他一个定量的可以衡量的 分析数据。但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可以衡量,有时也会有例外, 比如说大方向性质的目标就难以衡量。,7,A(Acceptable)-可接受性 定目标时,总希望越高越好

3、,领导也有这种期待。但目标是要能够被执行人所接受的,如果上司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利 用权利性的影响力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强压给下属,下属典型的反映是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抗拒:我可以接受,但是否完成这个目标,有没有最终把握,这个可不好说。一旦有一天这个目标真完成不了的时候,下属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推卸责任:你看我早说过了,这个目标肯定完成不了,但你坚持要压给我。,8,定目标通常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自上而下,由上司定,定完后下属接受。 第二种,自下而上,下属定,定完后让领导批准。 第三种,双方共同制定。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通过沟通来达成共识,没有这个过程就谈不上可接受性。无论何种途径,心里应

4、该有一个自己所希望的目标,然后象征性的征求一下下属的意见。,9,R(Realistic)-实际性 目标的实际性是指在现实的条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可能有两种情形,一方面领导者乐观的估计了当前的形势,低估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人力资源、硬件条件、技术条件、系统信息的条件、团队的环境因素等等,以至于下达了一个高于实际能力的指标。另外,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资源,甚至人力成本,最后确定的目标根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示例:一位餐厅的经理定的目标是:早餐时段的销售在上月早餐 销售额的基础上提升。,10,T(Timed)-时限性 目标特性的时限性是指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没有办

5、法考核,或带来考核的不公。上下级之间对目标轻重缓急的认识程度完全不同,上司着急,但下面不知道。到头来上司可能暴跳如雷,而下属觉得委屈。这种没有明确时间限定的方式也会带来考核的不公正,伤害工作关系,伤害下属的工作热情。,11,目标设定需要达成一致的过程 如果下属觉得他们是制定目标过程的一部分,他们更有可能会“接受”目标,增加对目标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并且这种达成一致的沟通过程本身就是归属与尊重层面的一种激励。,12,案例(1),Reasonable(合理性) 香港地阶级观念特别重,打工仔对上司的“尊敬”,我觉得其实是有点过多了。这些过多的尊敬,也宠坏了部分香港的老细,让他们觉得自己人是个土皇帝,顺

6、我者生逆我者死,而且凡事不理好丑都可以随便差使下属处理。很多打工仔对上司所要求做妥的事情,都不敢say no,更不敢提出异议。即使碰上上司一些无理要求,也只能硬食。当然,称得上是无理要求,自然爆镬收场。 至于老细呢,一般都只会注重结果,对下属如何处理问题的过程都不感兴趣。到他们发现下属处理不到他们的要求时,自然大兴问罪,一个不好老脾,闹伙计闹到七个一皮。,13,我在想,伙计不敢say no,大概是香港地的职场文化,早已深入民心,情况不容易随便改变。那么做老细的,假如不想经常爆镬的话,那样就应该自我调节一下,落order给下属做事之前要先念一念,自己要求他们做的事,是否会超出伙计的能力范围。自己

7、所要求的标准,又是否reasonable。可以预计的是,基于本地的职场文化,打工仔除非逼不得已才会鼓起勇气向上司say no的,假如做老细,念也不念就将一些unreasonable的工作推到下属身上,下属又是不敢抗命的话,到最后,事情还是一样不会解决,结局也只会是一锅粥。 不过,总有些上司,不介意事情最终变成一锅粥的。他们只会关心在其他人面前,自己是否英明神武。事情最后爆镬,也不会想想自己要求下属做的事,会否是unreasonable,完全超出下属能力范围之内。反正他们都习惯了,爆镬的话便将矛头指向伙计。假如你有个这样的上司,那CK就只以祝你好运了。,14,案例(2),问到明 早阵子CK在自己

8、的网志里曾经写过一个有关同事向我问问题topic。大意是,工作的过程当中,我宁愿同事问我多一点,甚至烦我多一点,也要将我所给予的order搞得清清楚楚,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又或者不明白又不敢去问。因为没有搞清楚而到最后爆了镬的话,大家都没有好处。 有些网友对这个题目有点意见。总括来说,很多人都认为很多老细都有一个坏习惯,就是给予下属指示不清不楚。OK,指示不清不楚便该问到清楚为止,make sure大家在往后的工作不要有误会。哈,那么当你鼓起勇气去问清楚上司的真正意思时,上司就会摆出一副不耐烦的神色,尤甚者还要辱骂你死蠢加领悟力低,再提醒你明天请带脑袋返工。自此之后,下属有不明白便不敢再问,每次

9、工作根据老细那几句模模糊糊的指示,估估吓的去完成工作,于是误会频生,爆镬连连。,15,爆镬的时候,上司有权将责任推到下属的身上。于是你就会常常听 到,那些上司整天都嫌自己的下属不够聪明醒目,能力又不济。老老实 实,一个伙计智力正常,总不会不醒目到如此地步。做得上司,毫不反 省便惯性将所有责任全部推到下属的头上,是懦夫的行为。我是极之看 不起那些被下属“问多句都嫌烦”的上司。让下属问到明白,确保工作不 出问题,是上司管理的责任。这些垃圾上司,连答多两个问题藉以减低 出错机会的耐性也欠奉,这个所谓“上司”对工作实际上有几多责任心, 大家可想而知。到问题出现了,还要将全部责任推卸。这样的一个懦夫,

10、真的有资格做管理吗? 做管理的,也请尊重自己的工作。,16,案例(3),耐性 愈来愈觉得,下属的表现好不好,她有几醒目,能力有几多,通通都是其次。真正让下属表现得好的,是老细跟她在工作上的默契。默契够好,做老细的不需劳气,做下属的又是有好日子过,效率高之于大家都开心。 培养默契是需要时间和耐性。开始的时候也许比较费力,不过我觉得这些精神绝对值得花。当一个新的同事来到你的管理之下,你只是在初期的时间,多给予她一点耐性,多一点点指导,捱过这个开首的一段,往后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了。些少精神和时间上的投资,换来一个长期的回报,何乐而不为?,17,香港地是个节奏急促的社会,急促到有一点走火入魔。也不知是

11、哪里来的价值观,现在香港地普通上司,都认为下属一上班就要极速上手。试用期都未过的新人,工作现现要像个跟自己共事多年的老手才叫勉强合格。很多上司都pre-assume了所有同事都能即时融入团队。于是连开始时的所谓training都求求其其,尽快交货了事。在默契还未建立的磨合期当中,指示又清不楚。一个跟了你十年的伙计,当然你扬一扬眉毛都知道你想要什么。不过一个上班两星期的新下属,不会是你肚子里的虫,面对你那些“精简而混乱”的指示,自然感到无所适从。,18,不过在这些“新一代”的上司眼中,无所适从是死罪,她们会将你标签为不够competitive,又或者不够professional,然之后继续将新人

12、踩呀踩,自己却不会想想办法如何改善情况。 其实对新人,讲到尾都只是一点耐性。面对新人,花些少精神时间,引导她去跟你建立多一点默契,才是长远和双赢的做法。别老是将那些不competitive、不pro之类的comments挂在嘴边,踩多个新人两脚不会让你升上神台,反而只显出你的无能和短视。,19,支持性沟通,P(performance)-表现P(potential)-潜力i(influence)-干扰,20,1、有效的问题,21,2、聆听的层次,内在聆听Self Mind,2. 聚焦聆听OthersMind,3. 全面聆听Global,From Co-active Coaching, John Whitmore,22,2、聆听的层次,5种常见聆听类型:,23,询问技巧Questioning Skills,回应技巧Reflecting Back,Ppi,沉默与倾听Silence & Listening,A.P.I.E 自传式回应障碍Advice: 给予建议、劝告和解决对策Probing: 以自己的观点和动机问问题Interpreting:以自己的经验去诠释别人的 动机及作为;猜测对方想法Evaluating: 判断,同意或不同意,3、回应技巧,24,精准目标与提升能动性练习表,25,26,27,28,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