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新人教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935338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古代诗歌鉴赏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古代诗歌鉴赏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古代诗歌鉴赏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古代诗歌鉴赏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新人教版(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考纲阐释,1(2011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 苏 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_,(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描写艺术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解答此题,要注意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意象,并根据意象分析其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词,这个景就是初春的景,那么初春是怎样的图景,让词人由衷地热爱,赞美它是一年中

2、最美好的季节?第(1)题就是要考生去鉴赏初春的形象。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嫩绿铺在地面。这便是诗人所写的初春的独有特点。第(2)题设问明确,按题干指向,可分片(分层)简析,分别挑明感情:词的上片描写了初春具有典型特征的景物;下片抓住“人易老”“休辞”“莫待”等关键词也是可以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参考答案】(1)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黄莺才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万物充满了生机。诗人所

3、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2)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不怕、江阑住。,2(2010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 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释】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_,(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_,【名师

4、剖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1)题属于炼字型题目。题目已经提示此字有两层含义,表层意思即句中写景之意,很容易答出。要答出深层含义,首先要知景语皆情语,往情感方面揣测;其次,应秉持“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放在全词中理解。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水之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表达了对江东的留恋之情。,第(2)题明确要求“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上下两片均是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起到以虚衬实的作用。,【参考答案】(1)(客观)视觉隔断:江水、烟树阻隔归路;,(主观)感情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5、2)示例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示例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感情阻隔。,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3(2009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月 杜 甫,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释】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_,(2)从“

6、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_【名师剖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出发。第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第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释作答。,【参考答案】(1)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

7、凉伤感之情。,(2)“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的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粤考规律,从广东卷近几年的诗歌鉴赏题来看,考查的对象主要是古诗,其次是宋词。选入试题的古诗词文字较浅易,多为情景交融之作,所抒发的都是人之常情,切入角度较小,较有层次,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近几年多采用“综合能力评价的方式”设

8、计题目。试题是从鉴赏的角度出的,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对诗作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定程度的鉴赏,包括鉴赏感情、形象、语言、意象和表达技巧。,对鉴赏古诗词的感情、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的考查是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目的命题重点,对“形象”的考查相对较少,对“感情”“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比较均衡。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对意象的考查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炼字”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则主要体现在常见技巧上。,附:20062011 年广东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查情况一览表,考点一,鉴赏诗歌形象,考点透析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要求感受、理解诗中的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形象所

9、寓含的感情。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而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无论是别人,还是景或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已。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高考考查鉴赏这三种形象的试题都出现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物象类举,1树木类,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10、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杨柳,“柳”谐音“留”,常做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将别情用柳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芭蕉,“芭蕉”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

11、象征。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怀橘 指孝顺双亲。,2花草类红叶 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黄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红豆或朋友情谊。,芳草,战国时期,屈原以香草自喻,抒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而在唐宋诗词中,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

12、则寄托了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古典诗词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喻离别的愁绪;春草茂盛,春光撩人,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故也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草枯草荣也常引发人们慨叹人生苦短。,落花,“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唐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因,此梅

13、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中“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表现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黍离 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来,是纯洁、清高的象征。南北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诗人以莲藕为喻,写女子希望和情人深结同心,永远相爱。,3鸟兽类杜

14、鹃 凄凉、哀伤的象征。,燕子,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如唐代郭绍兰寄夫:“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寒蝉 寒蝉(秋蝉)是悲凉的同义词。唐人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梦蝶,庄子以梦蝶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