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之审计工作执业质量控制标准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5915901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之审计工作执业质量控制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财务管理之审计工作执业质量控制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财务管理之审计工作执业质量控制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财务管理之审计工作执业质量控制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财务管理之审计工作执业质量控制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之审计工作执业质量控制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之审计工作执业质量控制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工作执业质量控制标准 一、审计计划阶段 1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在接受委托之前,应当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以便制定审计计划。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应当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以识别和理解对会计报表、审计过程或审 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交易、事项或惯例。 1 2审计业务约定书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初步评价审计风险,考虑自身能力和独立性,重大项 目、首次审计及风险较大的项目由主任会计师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其他项目可以以书 面形式授权其他出资人与委托人签定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 签约双方的名称;2、 委托目的;3、 审计范围;4、 会计责任及

2、审计责任;5、 签约双方的义务;6、 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7、 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8、 审计收费;9、 审计约定书的有效期限;10、 违约责任;、 签约时间;12、 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为了评估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执业质量,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研究与评价被 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 在确定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时 , 应当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 , 充分关注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 ,合理利用以往的审计经验。 1 4确定重要性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考虑错 报和漏报的金额和

3、性质,初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并分配到相关帐户。 在确定重要性时 , 应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 并结合审计经验 , 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 :1、 有关法规对 财务 会计的要求;2、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3、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4、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5、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1 5分析审计风险为了防止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经审计后发表不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要综合分 析和控制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在执业过程中合理运 用专业判断,评估固有风险,对各重要帐户或交易类别的相关认定所涉及的控制风

4、险做出初 步评估,并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以评估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 险的水平越高,就应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并着重考虑其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将 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如经实施有关审计程序,仍认为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认定的检查风险不能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1 6编制审计计划为了完成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应编制审计计 划。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计划是对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其基本内容应当包括: 1、 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和审计策略

5、;3、 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4、 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5、 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6、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7、 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8、 其他有关内容。为了实施总体审计计划,应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对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详细规划与说明。具体审计计划以审计程序表代替,其具体内容应包括: 1、 审计目标;2、 审计程序;3、 执行人及执行时间;4、 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5、 其他有关内容。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应当运用分析性复核,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识别潜在的风险领域,帮助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二、审计

6、实施阶段 2 1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一般应按照业务循环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进行,并且只应对那些有助于 防止或发现和纠正会计报表认定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控制执行测试。 2 实质性测试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进行实质性测试 。 实质性测试 , 是在复核性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检查、监督、观察、查询及函询、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 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进行证实性测试,目的是审定其数额是否可以确认。 工作底稿应统一使用审计标识、审计工作底稿编号及审计工作底稿目录。 审计的函证及抽查量重点领域不低于总金

7、额的 50%。2 3复核工作底稿(一级)项目经理要对下属审计人员形成的审计底稿逐张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审计人员 及时修改完善 。 项目经理为审计工作底稿的一级复核 ( 详细复核 ) , 应在审计实施阶段现场进行。复核的基本内容: 、工作底稿各要素是否齐全; 、工作底稿使用的审计标识是否规范和前后一致; 、审计工作是否按审计计划的要求进行; 、工作底稿互相引用时是否具有明确的勾稽关系; 、审计工作过程是否做出恰当的记录; 、对助理人员编制的工作底稿是否经项目负责人复核、签名;、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的资料是否进行核查; 、审计结论是否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 2 4取得 管理

8、当局声明书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应向被审计单位 管理 当局索取声明书,以明确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被审计单位 管理 当局声明书注明的日期应为审计报告日,以确保其具有与期后事项和或有损失审计相关的声明。如被审计单位 管理 当局拒绝准备声明书并拒绝签字,应考虑签发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审计 管理 当局声明书正文应包括以下内容:1、 已按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由 管理 当局负责。 2、 财务 会计资料已全部提供给注册会计师审计。3、 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或其他高层领导会)的会议记录已全部提供给注册会计师审阅。4、 被审计期间的所有交易事项均已入账。5、 关

9、联方交易的有关资料已提交注册会计师审查。6、 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均已向注册会计师提供,重大的期后事项和或有损失均已在会计报表中作相应的调整或披露。 7、 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提出的所有重大调整事项已作调整。8、 无违纪、违法、舞弊现象。9、 无蓄意歪曲或虚饰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或分类的情况。10、 重大的不确定事项。、 其他需作说明的事项。2 5取得律师声明书在对被审计单位期后事项和或有损失等进行审计时,为了获取审计证据,必要时应向被审计 单位的法律顾问或律师进行函证,获取律师声明书,从而减少注册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误解的 可能性。 对律师声明书应从整体上分析,以便确定它对审计询证函的总体反应

10、,确定它与注册会计师 所知的情况是否矛盾。若律师声明书表明或暗示律师拒绝提供信息,或是隐瞒信息,或是对 被审计单位叙述的情况不加修正,注册会计师一般应认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出具无保 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6需企业提供的资料清单在审计外勤工作之前,对需要企业准备的资料提出要求,将需要企业提供的资料清单以书面 形式提交给企业。一般应要求企业提供以下资料: 1 企业基本情况;2 营业执照(复印件 ) ;3 会计报表及报表附注;4 纳税鉴定书(复印件 ) ;5 进出口、外汇经营权批件(复印件 ) ;6 长期投资协议及投资收益;7 借、贷款协议;8 应 收 、 预 付 帐 款 , 应 付 、 预 收

11、 帐 款 , 其 他 应 收 、 应 付 帐 款 的 帐 龄 分 析 ( 按 : 1年 , 1-2年, 2-3年, 3年以上划分 ) ;9 坏帐准备提取比例,逾期三年以上未作坏帐损失的应收帐款及原因;10 外汇折算方法,汇兑损益核算方法; 存货计价方法;12 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方法;3 以前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和相关资料及各级政府对 财务 检查资料;14 银行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5 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三、审计完成阶段 3 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为了把所收集到的分散的、个别的审计证据,变成充分的、适当的、具有证明力的证据,以 正确评价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等有关会计资料是否恰当地反映了其 财务

12、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应按照一定的方法对审计证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成为有 序的、系统的、彼此联系的审计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恰当的形成整体的审计意见。在整理 过程中对发现证据不足的地方,还可以进行补充收集,以便获取新的审计证据材料。 3 2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完成业务循环符合性测试 、 会计报表项目实质性测试和特殊项目的审计后 , 对审计差异内容 ,项目经理应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并汇总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将审计差异按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重分类误差和未调整不符事项分别汇总至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分录 汇总表和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 在被审计单位提供未审

13、计会计报表的基础上 , 考虑调整分录 、 重分类分录 , 编制试算平衡表 ,已确定已审数与报表披露数。 3 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对已审报表进行整体复核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 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专业判断,确定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运用方式及程序,以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在审计报告阶段,应当 运用分析性复核的结论来印证实施其他审计程序所得出的结论,以确定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 序。 在对会计报表进行整体复核时,应当审阅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并考虑: 1、 针对已发现的异常差异或未预期差异所获取得审计证据

14、是否适当;2、 是否存在尚未发现的异常差异或未预期差异。当分析性复核结果出现下列异常情况时,审计人员应当调查,要求被审计单位予以解释,并获得适当的验证证据: 与预期金额存在重大差异; 与其他相关信息严重不一致。如果被审计单位不予解释或解释不当,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是否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3 4最终评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和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 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和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应当考虑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或提请 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果被审

15、计单位拒绝调整会计报表或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后,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 数仍超过重要性水平,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 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以降低审计风险。 3 5与 管理 当局的沟通管理 当局的沟通,是注册会计师就审计结果告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与其进行商讨。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有关法规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 , 合理运用专业判断 , 从层次 、 形式等方面与被审计 管理 当局将审计结果进行沟通 。对于重要事项,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3 6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

16、告在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实施必要的审计后,应当考虑审计范围是否受到限制,是否存在 未调整事项及未充分披露事项等,并根据其对会计报表反映的影响程度,分别出具无保留意 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在表示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时,应明确说明理由,并在可能情况下,指出其对会计报表反映的影响程度。3 7复核工作底稿(二级、三级)部门经理(或质量监管部的注册会计师)复核为审计工作底稿的二级复核,又称一般复核, 部门经理复核既是对项目经理复核的一种再监督,也是对重要审计事项的重点把关,他是在 项目经理完成了详细复核之后,再对审计工作底稿中重要会计账项的审计、重要审计程序的 执行以及审计调整事项等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记录于底稿中。复核的基本内容: 、基本的审计程序是否执行; 、取得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恰当;、相关的项目是否衔接、佐证; 、解决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尚未确认的问题。 所负责人复核是三级复核中的最后一级复核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