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呼吸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5915875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荷呼吸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负荷呼吸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负荷呼吸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负荷呼吸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荷呼吸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3月第45卷第3期Chin J Nurs,March 2010,Vol 45,No3 237- 负荷呼吸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杜素芝 【摘要】 目的探讨负荷呼吸训练对老年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寻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选择 缓解期尘肺6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负荷呼吸训练。观察和比较训练前、后的肺功能、生命质量指标变化情况。采用呼吸系统 疾病的生命质量评估量表并加以修改进行评定。结果6O例均完成了6个月的呼吸训练。6个月后患者的肺功能、生命质量各 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65;粉尘接触史16-29年,平均243年。其中煤工尘肺 I期

2、39例,占65O,II期20例,占33-3,llI期1例,占17。纳 入标准:职业史明确,均为井下采掘工人,病情稳定,诊断和 分期均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尘肺病诊 断标准)(GBZ70-2002) ,自愿参加呼吸训练。排除标准:冠 心病,高血压、脑梗塞、心功能3级以上、活动性感染性疾病、 肿瘤等及其他影响呼吸训练实施的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心理健康状态,采用汉密顿的焦虑量表(SAS共l4项) 及抑郁量表(SOS共24项) 。采用生活自理能力自评量表 (AL1)作为观察生命质量变化指标。 (2)生命质量评价采用呼吸系统疾病的生命质量评估量 表并加以修改进行评定

3、 。评定表包含生命质量有关的4个方 面,即躯体症状(包括尘肺疾病期别、尘肺严重度、合并疾病3 个方面共l2个条目),心理健康(包括情绪、性格、智力、生活 满意度4个方面共l5个条目),日常生活能力(ADL)、社会适应 (包括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社会活动3个方面共9个条目);每 个条目均采用3级评定法法,采取数字评定和文字描述相结 合,各方面之和构成生命质量总分(120分),计算量表得分 时,各项指标评分均采用正向记分,分数越高生命质量越好, 分数越低生命质量越差。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统一性、 良好的区分效度及结构效度 。生命质量的各方面得分与 WHOQOL 100的得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一。

4、122训练方法 6O例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同时,由 护士集中宣教和个别指导下进行负荷呼吸训练,使用Ls一2型 肺气肿康复治疗仪进行训练。训练方法:让患者取舒适的 体位,放松全身,确定吸气容量目标。吸气时将吸纳器吸嘴 全部含于口中,吸嘴下压舌体,保持口腔及呼吸道通畅,缓慢 用力吸气。尽量保持吸气时间,使浮标在透明管内的高度 维持较长时间,屏气35s后将吸纳器从口中拿开,缓慢缩唇 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闭之比为1:2。( 自我调节吸气流速,一般 初始时使流量浮标保持在透明管内较低位置,以感到不疲劳 并拨动标定尺到相同高度以标记位置。( 训练25d将标定尺 上移一格,循序渐进,直到顶格后

5、减慢呼吸频率8-10次min, 训练时间为每次1020min,2-3次d C” 连续训练6个月。 123指标测量方法 (1)分别于患者入院后第6日和训练6个月后,由参加研 究并经过培训的课题组成员对60例进行两次独立问卷调查 和评定。课题组成员对尘肺患者说明调查的意义,对患者进 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并当场收回,回收率100。 (2)使用美国生产的(SENSOR MEDICS一2200)型肺功能 仪测定肺功能指标与河北秦皇岛电子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测定训练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指标包 括: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用力第1秒呼气量(FEV1O)、用 力肺活量(FVC)、肺活量

6、(VC)、最大通气量(MVV)。对完成全 程训练的60例尘肺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6个月后,对患 者生命质量、肺功能主要指标和血氧饱和度,对训练前后的 差值变化进行自身检测与比较分析。 124统计学方法 将训练前后各项的数据均输入微机进行自身对比,采用 SPSS 16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观察指标用 如表 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呼吸训练前后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指标的比较(表1) 22训练前后的尘肺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表2) 3讨论 31负荷呼吸训练的效果 煤工尘肺患者吸人生产粉尘,导致肺内矽结节形成,肺 弥漫性纤维化,造成细支气管狭窄,变形致使支气

7、管引流不 畅易感染;肺气肿所致肺泡大量破坏,使肺有效换气面积降 低,导致不同程度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肺功能示为FVC、 表1 呼吸训练前后肺功能指标和血氧饱和度的比较( 幻) 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3月第45卷第3期Chin J Nurs,March 2010,Vol 45,No+3 239- FEV10、MVV等降低0 ,因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功能,使血氧饱 和度下降,能量代谢率降低,最终导致各系统器官功能下降, 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 研究显示,尘肺患者生命质量较正常人群差,各维度评 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 (PO05),与薛喜庆研究结果一致 。 训练6个月后的SpO2、FE

8、V10,FVC,CV、MVV和生活质量较 训练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O1)。训练6个月后患者在心理 健康、社会适应、日常生活能力、躯体症状、生命质量总分均 明显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6个月的 负荷呼吸训练能够改善和提高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 sp02和生活质量,这与相关文献基本一致 ,通过对出院后 的患者电话或门诊随访情况,均说明负荷呼吸训练可以明显 改善煤工尘肺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抑郁情绪 和焦虑心理,从而提高或改善尘肺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 和生活质量,这与国内许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8-9o 32负荷呼吸训炼改善尘肺患者血氧饱和度、肺功能和生命 质量的原因

9、分析 研究显示,尘肺病本身导致的慢性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和 不良心理状况是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负荷呼吸训练 是针对改善肺功能的集阻力呼吸,容量训练和腹式呼吸于一 体的训练方法。尘肺患者由于长期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 肺内广泛纤维化及气道阻力增加,浅促呼吸使呼吸肌易疲 劳,由于气道病变难以改变,加上尘肺患者正常的腹式呼吸 减弱甚至消失,致使肺通气量减少。通过训练,加大肺活量和 最大通气量,降低呼吸肌频繁收缩对氧及能量的需求,增大 呼吸肌的供氧,使呼吸肌收缩功能和呼吸形态得以改善,使 呼吸得到有效的协调和训练的同时,训练和改变了呼吸方 式,有助于改善ADL、缺氧状态和负性情绪;有助于改善尘肺

10、患者的活动耐力、肺功能和生活质量|1 ;增强了患者机体抵 抗力,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率。由于呼吸道感染率的降低,加上 通气功能改善,减少了吸氧和治疗费用,同时也降低了医疗 费用,提高了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 3-3负荷呼吸训练的优点 (1)阻力呼吸与呼吸器训练相结合,加强或重建了生理 性的腹式呼吸,使胸腹矛盾呼吸程度减轻,减少了呼吸功耗 和吸气流速的影响,使呼吸肌得到真正的训练,使生命质量 提高。 (2)在进行负荷呼吸训练的同时,限定容量目标,使患者 吸气时必须达到限定容量,保证了呼吸训练的有效性。加上 针对性的督导和有计划的训练的,改善了患者呼吸肌及肺通 气、换气功能。 (3)简便易

11、行,易于掌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无不 适,易被患者所接受,既安全、经济、实用、有效,易于坚持长 期训练。 34负荷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 (1)在进行负荷呼吸训练前和排痰前,应嘱患者取舒适 的体位,必须全身放松,过度紧张使全身耗氧和呼吸肌做功 增加而加重呼吸困难,不穿过紧的衣服免影响训练效果。 (2)应因人而异,从患者能耐受的低负荷开始,训练的强 度应从匀速低强度持续训练,逐渐增加负荷,以患者不感疲 劳为度,使呼吸肌逐渐得到协调和训练;随着呼吸肌功能的 不断改善,随时调整阻力负荷,使之循序渐进。 (3)呼吸训练应遵循3个原则负荷性、针对性、可逆性 。 还要注意防止过度换气和呼吸肌疲劳,肺通气过

12、度可致呼吸 性碱中毒,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4)训练时护士除教会患者正确掌握呼吸训练要领动作 外,还应反复健康宣教和随时督导,以加强其呼吸锻炼的主 动性和长期性。对尘肺患者的康复治疗要从躯体、心理、社会 支持等方面综合治疗,冬春季节注意保暖,减少呼吸道感染 的频次,坚持长期训练。 4小结 尘肺病是一种慢性渐进不可逆转的疾病,目前尚无根治 办法和特效药物 。肺功能是尘肺病患者监护的一项重要内 容,是评价尘肺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主要指标。尘肺患者 由于长期、反复住院、脱离社会、普遍有孤独感、焦虑、抑郁等 不良心理;集中呼吸训练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有利于残余 肺的再膨胀,防止出现肺不张,因而减轻

13、了呼吸困难的程度 及患者的焦虑情绪,通过有效的沟通、不良行为干预、认知的 改变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调整心态、更新信息、提高ADL、促 进自理的效果,亦可减轻患者的孤独、抑郁、焦虑、习惯性等 不良心理和人际关系 ,保持愉悦的心情,有效地改善患者消 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其健康水平 。同时呼吸训练因改善患者 的肺功能,增加了抵抗力,降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和病死 率,延长寿命,提高尘肺患者的生命质量。 志谢本文承蒙陈卫东主任的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马骏实用尘肺病临床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505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 2002) 3何

14、风生,王世俊,任引津中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33859, 4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2145 5凌文华预防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9 80 6梁友信l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M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155 7薛喜庆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词查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 12(9):1320-1321 8汪小华慢阻肺缓解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实 用护理杂志,2000,16(12):56 9李宾宾呼吸训练对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 42(9):836838 (本文编辑刘晓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