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路求变-走出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困境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5915230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路求变-走出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困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路求变-走出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困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路求变-走出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困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路求变-走出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困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路求变-走出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困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INA HIGHER EDUCATION中国高等教育 2011.12丛连钢 / 王 莉 / 苟兴功 / 喻永均试路求变 走出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困境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 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 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 是高职教育深入推进 、科学发展的客观必然 。 2008 年以来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以推进重庆市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和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为契机 ,以推进合作办学 、

2、合作育人 、合作就业 、合作发展为主线 ,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一 、困境 :校企合作办学现状的理性审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 ,职业教育发展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 、行业指导 、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 目前高职院校加大校企合作办学探索力度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 但从实践上看 ,无论是校企合作的深度 、广度还是成效 ,都还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 主要体现在 :缺乏校企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 。 目前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政府投资兴办 ,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仅占少数 。 由于没有建立起行业企

3、业 、劳动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有效参与高职教育的运行机制 ,也未能建立起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 ,高职教育主要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运行 , 加之学校与企业基本处于体制分割状态 ,各自往往只注重与上级主管部门或系统内成员间的联系 。 因此 ,校企合作双方基本上是依靠 “亲缘 ”关系建立 ,合作大多是浅层次 、低水平 、松散型 。缺乏校企互利双赢的动力机制 。 在合作中尽管企业取得一些实际利益 ,但从过程来看 ,收益更多的仍是学校 ,企业得到的近期利益和直接经济效益较少 。 加之在企业实习的学生还处于劳动预备阶段 , 尚不完全具备从事生产 、服务与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 这些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

4、,难免会分散企业人员精力 ,影响工作安排和进度 ,增加企业成本 ,成为企业额外负担 。 因此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很少会把高职教育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 ,不会主动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 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 、动力不强 。缺乏校企互动交流的合作平台 。 在校企合作中 ,学校为自己考虑太多 ,缺乏对企业实际利益的关注 ,平时沟通交流也甚少 ,大多是学校需要落实学生实习 、就业单位时 ,才急忙联系 ,协商安排 。 校企双方缺少共同的协调组织机构 ,没有固定的交流场所与互动合作平台 ,尤其缺乏共同的目标 、明确的合作章程 、必要的合作资金等 ,导致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较为困难 ,校

5、企文化相融及优势资源互补难以实现 。 校企双方参与合作的人员接触不多 、了解更少 ,无法对一些可扩大或深入合作的领域及关键问题共商 。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不丰富 。 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的高等教育类型 ,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 、社会服务等功能 ,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 ,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 然而 ,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主要还局限于订单培养 、基地共建 、顶岗实习等方面 ,合作内容表层化 、形式单一化 ,合作效益被弱化 ,同 “合作办学 、合作育人 、合作就业 、合作发展 ”的要求差距较大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不够 。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

6、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的根本变革 ,没有一套灵活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是不行的 。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一些学校对现行管理体制改革力度还不够 ,对于一些不适应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体制不能摈弃 ,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犹豫不决 ,不敢大胆突破 。 这在教学管理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亟待求变 。二 、试路 :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的初步探索针对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事实存在的动力 、 能力 、制度 、模式 、深度等方面的局限性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高 职 教 育 在 线45CHINA HIGHER EDUCATION中国高等教育 2011.12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

7、上 ,遴选 3 个与市场联系紧密的专业进行试点 ,与重庆金夫人实业有限公司 、重庆圣雅菲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普天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 3 家企业开展股份合作 ,吸引企业投资 700 万元 ,分别建立以企业冠名的企业学院 金夫人摄影学院 、 圣雅菲形象设计学院 、普天电子信息技术学院 。在具体操作中 ,结合不同专业 、企业的实际 ,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 。 金夫人摄影学院采取 “成本共担 、效益共享 、结余转留 、滚动发展 ”的模式 ,校企双方共同出资 400 万元 ,形成学校资产 。 其中学校出资 200 万元 ,以教学 、办公场地及学生各种活动场所作为投入 ,占 50%;重庆金夫人实业有限公

8、司出资 200 万元 ,以学校实训室装修 、设备作为投入 ,分两年到位 (第 1 年投入 120 万元 、第 2 年投入 80万元 ),占 50%。 圣雅菲形象设计学院 、普天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引入 “项目股份制合作 ”试点 ,学校提供相关配套设施 ,享有大专学历教育学费收入 60%的所有权 ;企业承担校内专业实训室装饰和设备的投入 ,重庆圣雅菲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普天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分别投入 200 万元 、300 万元 ,装饰和设备的投入在签订协议之日起 1-2 年内完成 ,享有大专学历教育学费收入 40%的所有权 。在合作过程中 ,学校的主要责任和义务是 :负责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供企业

9、学院项目资料 , 并完成申报工作 ;提供企业学院所需教学 、办公场地及水电 、食宿 、医疗等基本设施 ;负责企业学院全日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第一 、二学年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相关安全事宜 ;负责企业学院大专学历教育宣传 、招生计划申报和录取工作 ,负责学生毕业证 、职业资格证办理工作 ;负责校内实训室管理 、设备维护和运行 ;负责统一收取企业学院各种学历学生及短期培训学员所交的学费和杂费 ,并设置专项帐户进行管理 。 企业的主要责任和义务是 :配合学校完成企业学院项目申报工作 ;负责校内实训室装修 、设备的投入 ;负责企业学院全日制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第三年 )的相关教学培训任务 ,负责

10、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和安全事宜 ,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 ;提供企业学院短期培训教育的学习方案与课程计划和教学教材 ;承担短期培训的招生及宣传工作 ,以及相关证书的发放 ;负责短期培训教育的课程教学 ;负责安排全部全日制学生的实习教学 ,并保证推荐就业 。三个企业学院运行以来 ,校企双方按照各自的责权利关系开展合作 ,主要体现在 “六共一设 ”上 ,即 :共同参与招生 ,企业专家直接参与单招学生面试 、专业咨询及专业教育 ;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 ,全面提供行业需求信息 ;共同开发教材 ,联合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教材 , 按企业工作流程进行任务设计 ;共建校内实训室

11、,企业按职场氛围 、企业文化 、专业素质的要求 ,建成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 ;共同关心学生就业 ,学校 、企业 、学生签订 “订单培养 ”三方就业协议 ,企业承诺 100%接收毕业生 ;共同培养师资 ,组建校企化专业教学团队 ,聘请企业资深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 ;设立企业奖助学金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三 、求变 :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路径设计基于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模式的尝试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实践中 ,进一步对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作了系统设计 ,形成了 “1+4”主体架构 。1.组建合作发展理事会推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

12、办学体制的创新 ,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根本 。 为此 ,学校探索建立政府 、行业 、企业 、社会各界共建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 ,着力形成人才共育 、过程共管 、成果共享 、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 。 在制度设计上 ,我们采取了如下方式 :组建原则 ,坚持“自愿参加 、平等互利 、权责相应 、双向互动 ”的 16 字方针 ;成员构成 ,由民政部 、重庆市人民政府 、行业协会 、合作企业 、社会评价机构 、校友 、学校 、教师 、学生等九方的代表组成 , 实现共同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管理的格局 ;内设机构 ,理事会常设秘书处 ,挂靠学校校企合作处 ,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

13、 ;制订章程 ,理事会按照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章程 的规定具体运行 。 章程包括总则 ,宗旨 ,组织机构及其活动 ,职责 、权利和义务 ,理事会运作 ,理事会基金 ,附则等方面的内容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 ,为确保学校的公办性质和办学方向 ,理事会议议事表决采取比例票决制 ,即按理事成员的类型分配表决权 ,若同意票额达到 50%以上 ,则表明讨论的重大事项通过 。 根据学校部市共建和校企合作实际 ,理事会表决权份额分配为民政部 15%、 重庆市人民政府15%、学校 20%、行业协会 15%、合作企业 15%、社会评价机构 5%、学校校友 5%、学校教师代表 5%、学校学生代表5%

14、。 经理事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事项 ,由学校校长办公会研究后负责实施落实 ,并以适当方式向理事会报告进展情况 ; 凡涉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或学校长远利益的重大事项 ,学校党委对理事会的决议可行使否决权 ;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教学 、科技 、人才 、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专门工作机构 ,负责落实具体工作事项 。2.构建与合作发展理事会体制模式相协同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创新 ,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 。 学校充分利用部市共建 、校园合作 、企业学院和合作发展理事会的平台 ,立足为专业建设保驾护航 ,形成政企校三方联动 、深度融合 、良性运行的四大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共育共管的保障机制 。 政府

15、、 行业 、企高 职 教 育 在 线46CHINA HIGHER EDUCATION中国高等教育 2011.12业 、学校共同培育人才 ,共同参与过程管理 ,形成 “利益共同体 ”,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 政府方面 ,出台激励和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相关政策 ,如税费减免 、财政补贴 、转移支付 、表彰奖励等 ;出台鼓励学校参与区域产业规划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及社会发展规划的政策 ,使学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合作发展理事会方面 ,充分发挥资源综合优势 ,协调好民政部 、重庆市教委 、重庆市民政局 、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关系 ,建立多边

16、协调机制 ;通过举办研讨会 、编发简报等方式 ,增进感情 ,互通信息 ,建立联谊沟通交流机制 。 学校和企业方面 ,探索构建校企合作 “双主体 ”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 以企业学院全程参与单独招生为突破 ,共同建立多样化的选拔录取机制 ;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 、行业企业专家讲堂为平台 ,建立校企文化互动融合机制 ;共同实施 “内外兼修 ”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培养方案 、开发专业课程 ;共同制定 “双实双业 ”基地的相关办法 ,参与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和过程管理 ;共同制定以学习能力 、职业能力 、 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立体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共同关注学生就业 ,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建立互利双赢成果共享的激励机制 。 树立 “以企业为中心 ”的理念 ,寻求校企合作双赢的利益结合点 ,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 。 充分发挥合作发展理事会的协调作用 ,实现校企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 本着 “互利双赢 ”的原则 ,寻求双方利益结合点 ,让合作的每一项内容 ,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得到真正的实惠 ,调动企业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