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_邵庆祥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5904526 上传时间:2017-12-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_邵庆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_邵庆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_邵庆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_邵庆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_邵庆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_邵庆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国青年研究 03/ 2009社会综合版摘 要: 从主体间性理论这一视阈透视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如下转型:结构模式由主客体型向主体间性的转变,方法由注重单向灌输向注重共同体验升华的方向转化,价值追求由单一的工具理性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研究领域由外在的行为领域向主观心理领域的转化 。关键词: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同时,主体间性理论也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面临这样的现实,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从模式 、方法 、内容 、目标 、领域等多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

2、,既是解决其中诸多疑难问题的客观要求,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现代化和人文化的必然选择 。一 、主体间性理论的具体内涵主体间性是 20 世纪哲学领域中凸现的一个概念 。主体间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作用 、相互沟通 、相互理解 、双向互动 、主动对话的交往中体现出的相关性,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发展和超越 。主体间性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加以理解:1. 主体性是主体间性的基础要理解主体间性,就必须涉及到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间性的基础,如果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1。综观人类的发展,可以发现人类经历了由物我不分到主体

3、性凸显再到主体间性展现的历史过程 。古代社会, “人依附于自然 ”,天人混沌不分,个人的主体性淹没在社会群体之中 。近代社会发展了一种单子式 、独占性的主体性,使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从而使提倡主体间理解 、共存 、交流的主体间理论应运而生 。然而,主体间性不是对主体性的一种否定,而是在主体性基础上的一种超越,我们不能因为提倡主体间而退回到只要社会没有个人,只要群体没有个性的老路上去 。2. 认识方式的交互性主体间性理论首先在认识论领域出发,胡塞尔针对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 ”中孤立的 “我思 ”,致力于寻找 “我 ”的 “思我 ”与他人的 “思我 ”统一的中介,使认识从 “自我

4、”走向 “他人 ”,将他人纳入认识之中,由 “我思 ”变成 “我们思 ”。他认为,这一转换的中介或途径是 “移情 ”和 “共同经验 ”。哲学解释学发展了胡塞尔开拓的认识论上的主体间性思想,提出了 “理解 ”的方法论,它所要实现的是“我的 ”视界与 “他的 ”视界的 “融合 ”,生成新的视界 。理解的双方是同样的主体,各自都把对方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邵庆祥96中 国青年研究 03/ 2009透视青春Tou Shi Qing Chun作另一个 “我 ”,他们之间是一种 “我 ”与 “你 ”的平等交往关系 。所以,主体间性在认识论上超越了传统认识论的主体与客体的 “一元 ”对立,

5、把 “理解 ”作为认识的方法, “心灵的共同性和共享性隐含着不同心灵或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和沟通,这便是它们的主体间性 ”2。3. 主体存在的共在性从本体论的角度而言,海德格尔以一种生存论的“此在 ”为根本,通过对 “此在 ”与他人 “共在 ”的分析来解决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 。海德格尔认为 :“他人是通过周围世界来照面的 ”3。海德格尔坚持区分 “此在 ”面对他人的存在和物体存在,认为“此在 ”不仅与物打交道,而且还与人打交道,与他人 “共在 ”, “共在 ”是一种把自我和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存在方式 。由于这种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 。海德格尔的共在理论实际上阐

6、发了一种共主体性,即一种新的主体间性 。4. 主体交往的实践性在马克思看来,主体间性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论范围内规定的主体间关系和存在论意义的 “共在 ”性,而是社会性 、社会实践中生成的实践关系和结构 。实践 “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因此,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总是展开与生成着双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内含主体与客体的关联结构,表现为人类从物质需要层面上对客体的操作与从符号层面对客体的反思 。二是人类的社会关系,从最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它内含着主体 主体结构或主体间性,表现为共同在世的主体之间的相互结合 、相互作用并通过交往共同中介着人类与自然关系,这也就是在社会交往实践中的主

7、体间性存在的根源 。二 、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路径选择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和发展,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必须借鉴主体间性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模式 、价值取向 、方法 、手段 、内容和目标等诸多方面下手,才能获得全方位的变革 。1. 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模式由主客体型向主体间性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模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相互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方式,其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主要的部分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将思想

8、政治教育的模式确立为两种相互对立的形式,即主体中心模式和客体中心模式 。主体中心模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来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特别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关系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育者处于绝对权威和中心的地位,被教育者处于从属和被动的位置,处于这种模式下,只有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纯粹成为实现某种社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客体中心模式是以被教育者为中心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育对象处于中心地位,教育者处于辅助地位 。客体中心模式是作为主体中心模式的对立面而提出的,它强调对象个性的自由发展,对于促进个体主体性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的

9、意义 。但是,它不同程度否定了教育者和社会环境的存在,片面追求绝对的个性自由和生理本能的欲望,势必滑入偏狭与极端,追求个性演变成对动物性的贪爱,从而偏离了人的社会性存在 。因此,无论是主体中心论或是客体中心论都是主 客体两元对立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样都违背了主体间性理论的根本原则 。较为合理的结构模式应该是对主体中心模式的否定之否定 主体间性 。这种模式强调人是一种交往主体,在这种交往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都把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交往者的主体性作为互相对话 、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 。这种模式下的每一个主体表现出以下三个特性 。其一为自主性,主体与外界自

10、然社会发生关系时,表现为按照自己的力量需要和方式来掌握自然界和外部感性世界,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自主性是对依赖性的一种扬弃 。其二为平等性,主体之间没有以对方为客体的属性,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教育者的主导性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性 。其三为自律性,受教育的主体是一个对社会 、人类本身充满责任感的个体,完善自身与成全群体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97中 国青年研究 03/ 2009社会综合版2.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由注重单向灌输向注重双向对话的方向转化根据主体间性理论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是一种相互理解 、相互沟通和相互提高的实践交往过程 。因此,在教育的

11、方法上就不应该采取视被教育者为改造的对象和被动接受者的“灌输 ”方式,而是通过发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对话交流,相互接纳和共享,最后形成共识,共同提高和升华的过程 。“灌输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考茨基在谈论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新纲领草案时提出的 。他认为社会主义意识不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间自发产生的,而是一种从外面灌输进去的东西 。后来,列宁根据俄国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确认和补充了考茨基的 “灌输 ”理论,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 。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4列宁关于灌输的理论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工人阶级处于极其贫困的

12、经济地位,没有经济实力和时间学习提高文化水平,为了提高无产阶级的理论水平和革命的自觉性,由党内一部分理论家将先进的世界观 、社会发展理论灌输给工人阶级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将产生于一定历史阶段的灌输理论扩展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重理论教育 、轻实践体验,重单向灌输 、轻双向对话,其实质就是漠视教育对象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否定对象在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 、道德意志的作用 。不可否认,一个人正确世界观的形成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持久的进步行为 。科学的理论不可能在人的头脑中自发产生,需要从外面灌输进去,这也说明有计划 、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须的 。但是,这

13、些理论要真正成为人们世界观 、价值观的有机组织部分,就必须经过主体的选择和确认,形成坚定的自我行为理念,内化为个人的品行特征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对象的道德理性,在实践中通过双向的对话和交流,实现共同提高和升华的目的 。德育哲学家克莱夫 贝克认为,在真正的价值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学习者 。理想的道德教育应当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精神对话,是一个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相互提出问题 、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都将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术语 :教师 学生 和 学生 教师 。教师不再仅仅是施教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他也是受教

14、者 。反之,学生在受教的同时也在施教 。”5通过对话,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内心需要和道德发展水平选择最合适的教育资源与学生共享 ;学生在与教师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也会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与教师配合 。通过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开展合作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领悟到人际关系中美好的精神性的东西,达到师生品德共进的效果 。63.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由单一的工具理性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的,由于过去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确定为超越一切

15、的政治工作,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至上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消解在社会价值之中 。因此,在传统的理论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局限于世界观 、政治观 、人生观 、道德观 、法制观等政治思想性内容 。没有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从人性求真 、求善 、求美需求出发安排教育内容,造成人格的畸形发展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人的主观世界是知 、情 、意的统一体 。任何政治思想观念的形成都必须基于健康人格的基础上 。失去人格基础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必将流于庸俗和粗暴 。而健康人格的形成就是人自身知 、情 、意三方面的协调健康发展 。马克思在其成熟的著作中,把 “人类的天性 ”归结为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他在为

16、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 撰写的 “美学 ”条目中写道: “最可靠的心理学家们都承认,人类的天性可分为认识 、行为 、情感,或者是理智 、意志和感受三种功能,与这三种功能相对应的是真 、善 、美的观念 。”7确实,对于真善美的自觉追求及其相联系的追求真善美的对象性活动,是人性根本标志 。促进人类求真 、求善 、求美目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以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但是必须导归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 。98中 国青年研究 03/ 2009透视青春Tou Shi Qing Chun 1尹艳秋,叶绪江 .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 J .教育研究, 2003( 2) . 2冯建军 . 主体教育理论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J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1): 115. 3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