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5879086 上传时间:2017-1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报告正文1 / 11引言现实的问题:小小口香糖,让我们又爱又恨,爱的是它可以随时让人保持口腔清新,在广告中不乏有众多的广告明星美美的咀嚼着并说着口香糖的好处:锻炼面部肌肉、保护牙齿、缓解压力等;但却很少从媒体中说说让大家如何处理“出口”问题,也使我们不仅要恨它的“出口”问题,一些缺乏公德意识的人随地乱吐吃过的口香糖,污染环境,还容易传染疾病。仔细想想,在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镜头:镜头一 个别穿着时髦的人“悄悄”地将口香糖吐在公交车上 镜头二 广场的口香糖随处可见,“黑斑”不少 镜头三 清理人员用手要一点点挖着人们随地吐出的口香糖。镜头四 青少年、儿童,用手和口交替玩弄口香糖口香糖

2、不但对环境有危害,对身体也有影响。面对有些同学长时间咀嚼口香糖,且毫无顾忌地随地乱扔,我们认为我们有必要全面地研究口香糖,积极寻找清除口香糖的方法,给同学们一个正确的导向。怀着复杂的心情,我们小组踏上了这一段口香糖之旅。正文一、口香糖的起源和成分1、 口香糖的起源:考古学家曾在德国南部一处新石器时代旧址发现过 9 团咀嚼过的桦树脂。到了古希腊时代,有记载人们经常咀嚼一种从针叶树中提取的“胶粘剂”,古希腊的狄奥斯科里但斯在他的著作中就作过类似口香糖的介绍。据史料记载,公元 50 年左右,古希腊的妇女喜欢从乳香树上采集树胶状的物质,用以清洁牙齿;据说美洲的玛雅人喜欢咀嚼从大常青树汁里提取的树脂;古

3、印度人则喜欢咀嚼槟榔树的果实。 1498 年,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时,他发现印第安人也有咀嚼树胶的习惯。1993 年,人们在瑞典西部埃洛斯附近发现了一团有史以来最古老的“口香糖”,这块距今 9000 年的树脂含有蜂蜜成分,上面还残留着原始人的牙印。 1860 年,墨西哥的桑塔阿奈将军和美国的托马斯阿达姆斯等人把树汁干燥成糖胶,这便是最初的商品化的口香糖。当托马斯在其中添加甜味料出售时,博得了空前好评,迅速传遍全美各地。1891 年,肥皂商威廉莱格雷把口香糖作为礼品赠送给顾客时,看到大受孩子们的欢迎,他干脆就改行专门生产口香糖了。第二年,莱格雷和弗里亚等人又在口香糖中添加了薄荷油,奠定了今日

4、口香糖的基础。1928 年,美国费城的一个名叫沃尔特戴默的会计发明了泡泡糖。直到 1937 年,第一批泡泡糖产品才问世。其中,中国古代也有中国人发明的口香糖丁香,又名“鸡舌香”,它曾为治疗口臭立下过汗马功劳。2、 口香糖的成分:口香糖的组成成分中,胶基(胶姆糖基础剂的简称)约占 25%,糖和其它部分约占75。胶基的好坏直接影响口香糖的品质。至于仅占 0.5-2.0%的香料部分则和胶基的粘弹性有密切的关系,同样也影响口香糖的品质。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报告正文2 / 11为了丰富口香糖的香味,常规口香糖的生产中加入了最高等级的精制砂糖、葡萄糖、甜菜糖和玉米糖浆等。糖分让口香糖有了甜味,也使其质感更佳。

5、玉米糖浆不仅甜化了口香糖,还使其持久清新、柔韧有度。甘油、蔬菜油和卵磷脂等作为乳化剂。它们有助于糅合胶基中的各种原料,通过保持合理的湿度来使得胶基松软、有弹性。口香糖中的香料质量也是决定口香糖商品的价值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制作板式口香糖时约用 1左右,而在制作泡泡糖时则约用 0.6-0.8%。二、口香糖的利弊:1、 有利方面:a. 清新口气:口香糖能生津凝香、怡爽口喉、清新口气。 b. 集中精神:孜孜劳碌的时候。嚼口香糖能帮助我们专心致志于手头上的工作。许多司机发现。嚼口香糖有助于他们开车时更加聚精会神。 c. 舒缓紧张:早在 1939 年,科学研究就已经显示,咀嚼放松了人们的肌肉紧张,使人体

6、感觉更加舒适。口香糖不仅可以帮助舒解压力,其在帮助人体保持警觉和清醒方面的功用也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d. 健康零食:作为餐间零食,口香糖总是能够满足人们吃零食的欲望,而且所含的热量低平均每片(粒)口香糖低于 10 卡路里。 e. 预防龋齿:餐后如果不是很方便刷牙,咀嚼口香糖能够帮助中和可能引起龋齿的食物酸性。f. 活跃思维:英国最近的一份研究成果显示,嚼口香糖的好习惯有助于增强人的记忆力。其中的秘密在于:咀嚼动作加快了心跳频率,增加了心脏向脑部供应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促进了人的大脑活动 ,强化思维功能。g. 运动脸部:科学研究同时发现,每天坚持咀嚼口香糖 15 分钟左右,能够帮助促进脸部肌肉

7、运动,改善脸部血液循环,提高皮肤细胞的代谢运动,从而有助于促进脸部的健康和美容。2、 不利方面:a. 过长时间嚼口香糖,咀嚼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有可能养成夜磨牙的习惯。此外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期如果嚼口香糖,可能使咬肌过度锻炼,影响下颌的肌肉和骨骼发育。b. 口香糖中含石蜡。在生产口香糖时,为了使口香糖变得柔软,经得起反复咀嚼,必须在口香糖里加石蜡(其他食品中都不允许加石蜡) 。石蜡是石油产品,它不是食品,只是为了满足这个特殊产品的需要才允许加入少量。在反复咀嚼口香糖时,必然会咽下一部分石蜡,这对健康毫无好处。c. 口香糖中加有糖精、色素、香料、抗氧化剂等,在细菌的作用下能形成一种高黏性不溶于水的

8、多糖物质,黏附于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又能发酵产酸,使牙齿表面的矿物质溶解导致龋齿。d. 口香糖还含有增塑剂,有微毒。e. 吹泡泡的过程中不断吐舌、伸舌、习惯性用一侧牙齿咀嚼,会使面部发育不均,造成下颌畸形。f. 幼儿吃口香糖易误吞到食道或支气管中,会有生命危险。g. 反复咀嚼口香糖,对口腔造成长期刺激,使唾液腺及其他消化腺持续分泌消化液。由于人体的胃肠内并不是一直有食品需要消化的,若空腹时咀嚼,分泌的大量消化液会使胃肠黏膜受损。同时,反复咀嚼会吞下大量空气,使人感到胀气。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报告正文3 / 11h. 口香糖对环境的危害也很大,主要表现为粘在公共场合口香糖很难彻底清除,除非投入巨大

9、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清除一块口香糖至少需花费 1.1 元人民币)。而且,口香糖在整个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这其中我们想要解决的是最后一个问题清除口香糖。在人流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旅游场所和繁华的商业场所都可以见着大量的口香糖残渣,它们牢牢地粘在地面上,时间长了会形成点点黑斑,严重的影响城市的形象。这一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新加坡政府严格禁止口香糖的进口和销售,爱尔兰政府已宣布要对口香糖征税以缓解口香糖残渣的污染,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以每年 6300 万元对外承包清除口香糖污迹的工程。我国的有关部门也很重视这一问题,天安门广场的管理部门经常安排对广场地面的口香糖污迹进行清除。在香港是用高压喷

10、射洗洁机清除口香糖污迹。这种方法设备费用高,要用较多的水,清洗时对在周围活动的行人会造成不便和危险,清除一块口香糖污迹需用时一分钟。天安门广场管理部门是应用专用的溶剂将已变得黑硬的口香糖残渣软化后用小铁铲和钢丝刷清除口香糖污迹,清除一块口香糖污迹约用时一分钟。据估算用这种方法每清除一块口香糖污迹的费用约为 1 元钱,这大大高于每块口香糖的售价。总体来说,现在还未有较为经济、使用的清理技术。三、清除口香糖的方法:1. 已知方法:a. 用冰块降温:将胶基降温后,胶基会变硬,很快就可以揭下来。(已经验证,确实可行)b. 用牛奶溶解口香糖。(经实际验证,效果较差)2. 具体实验:(方案:用酸、碱和有机

11、溶剂试验是否能溶解口香糖或寻找能使口香糖失去黏性的化学物质。)a. 稀硫酸,四氯化碳作用较明显。但稀硫酸污染环境,且不适用于大理石;四氯化碳有毒,且价格较高。b. 汽油和菜油效果也不错,但由于实验中的口香糖是现场临时粘在木板上的,对于清除长时间累积下来的口香糖效果不明。c. 直接灼烧的效果相当好。实验中的口香糖还有糖分、香料等物质,灼烧后会产生残留物,但可以轻松清除。而且实际粘在地上的口香糖已没有糖分、香料,效果应更好。但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无法在不损坏木地板、墙壁的情况下清除口香糖,但对于黏附在广场大理石上的口香糖效果应该不错。d. 其他效果见附件二 口香糖溶解的实验报告及附件三实验照片。四

12、、调查问卷情况(问卷见附件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10 份,收回 208 份,其中废卷 7 份,有效问卷 201 份,有效率为95.7%。以下是调查情况和具体分析: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报告正文4 / 11应该说大部分同学并不排斥口香糖,调查中仅有5的同学是不喜欢嚼口香糖,而那些 95的同学,特别是那 12很喜欢嚼口香糖的同学是否清楚地了解口香糖呢?这一结果使我们坚定了研究的决心。有 42%的同学是为了清新口气而嚼口香糖的。从我们的研究了解到,口香糖确实可以清新口气。也有 43%的同学将口香糖当零食,这亦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口香糖只有预防龋齿的作用,并不能美白牙齿。另耍酷的同学我认为就没有说明必要了

13、。虽然大多数人知道口香糖对环境的危害,但也必须看到,仍有同学对口香糖不以为然,也许就是这一部分同学乱扔口香糖。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这部分同学了解到口香糖的危害。按选 A 的同学每周 2 粒计,选 B 的同学每周 4 粒计,选 C 的同学每周 7 粒计,选 D 的同学每周 12 粒计。我校每周口香糖的消耗高达 12240 粒。只要这其中有 1的口香糖扔在地上,那就将消耗大量的精力去清除。希望经过我们的宣传,大家都不会把口香糖随地乱扔。10,就是这 10的同学让我们的校园失去了洁净。他们肯定就是第 3 题中选 B 的那些同学。也许他们真的不清楚口香糖的危害,我希望他们在看了我们的报告后,能了解口香糖的

14、危害,不要将口香糖吐在地上。根据我们的调查,嚼口香糖的时间应在 15 分钟左右,大多数同学还是正常的,而那 14的同学应该会有不适感。希望他们今后缩短嚼口香糖的时间健康地享受口香糖。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没有将大量的钱花在口香糖上,确实,口香糖只是种零食,而且多吃无益。但即使如此,保守估计每周全校同学花费在口香糖上的钱有 3000 元左右。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报告正文5 / 11部分同学还是比较了解口香糖的,知道嚼的时间过长和嚼的数量过多会有害。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口香糖是无害的,希望我们的报告能改变他们的想法。约三分之二的同学嚼完口香糖后有不适的感觉,其中选 C 的同学中竟有肚子痛的(估计是把口香

15、糖吞下去了)。但即使这样同学们依然“义无反顾”地继续吃口香糖。希望以后能健康地享受口香糖。10.您能为如何解决口香糖问题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吗?(包括预防,清理等方面)原本估计此题填写的人会很少,但出乎意料,有 50 余份问卷填写了建议。有人建议校园里竖立提示牌;有人建议设置专门的垃圾桶回收口香糖;有人要求学校小店禁卖口香糖;有人提议购买口香糖时附加纸。这些建议对我们来说作用非常大。我们也将其中一些写入结论中在此再一次感谢填写问卷,特别填写了建议的同学,谢谢!关于口香糖的研究报告正文6 / 11五、总结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对口香糖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同学们总体上还

16、是不错的,但仍有部分人对口香糖的危害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随地乱扔口香糖。这还是学校,那社会上的情况应该更加糟糕了。通过具体实验,虽然没有找到十分有效的方法清除口香糖,但我认为这也能教育大家不要随地乱扔口香糖,以预防为主。在此,我们对政府、厂家、消费者的建议如下:一、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应起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一方面对厂家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将口香糖的黏性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也可征收消费税,用于补贴清除口香糖的费用。另一方面,政府对消费者应实行教育为主,经济处罚为辅的方针,教育要入情入理,处罚要又多又狠。这一方面可以向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学习。二、口香糖生产厂商通过销售口香糖受益,却鲜为口香糖污染问题付出代价。厂家应提高技术含量,最好能找到没有黏性的替代品。但这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现阶段厂家应在口香糖包装上明显地标明口香糖不能食用过多,咀嚼时间不能过长,食用后用纸包好投入垃圾。我们建议厂家将口香糖与丢弃用的纸捆绑出售,方便消费者丢弃。三、作为我们消费者要提高素质,不能乱扔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