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851285 上传时间:2017-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7 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4、55页 教材分析 6、 7 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本单元10以内加减法的第二部分内容的第2 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6 和 7、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6 和7 的组成以及5 以内的加减法等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6、 7 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系统学习6、 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进一步熟练和巩固计算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材安排了两个主要教学环节,首先教材呈现一副“小朋友

2、放风筝”的情景图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和了解图中数学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计算,并列出不同的算式,培养学生观察情景图和交流数学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呈现教材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目的是引导鼓励学生从树的棵数,风筝的状态等不同角度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由于学生已具有了“5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基础,在体现算法多样化方面重点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的: 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算一算”,教材设计两个集合圈,左边集合圈表示把两部分

3、合在一起在前面已经出现过,学生都能理解。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右边集合圈里那条虚线的意思。 在巩固练习部分教材安排了“练一练”和数学游戏。练一练第 1题是读示意图,列式计算的练习,通过理解图意,巩固6 的加减法。第 2题是6、 7加减法的口算练习。课后教材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练习加减口算。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情景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2会计算得数是6 、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景图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 会计算得数是6 、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会计算得数是6 、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根据集合圈列出相就的算

4、式。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复习 说一说6、 7 的组成。 2、观察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师: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可能会发现: 有7 个小朋友在放风筝。 天上有5 只风筝,地上有2 只风筝。 有 3个男生,4 个女生。 有一棵大树,6 棵小树。 (设计意图: 复习6、 7 的组成,为6、 7的加减法学习做准备。通过看图发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观察情景图和交流数学信息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 1提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计算。 大家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

5、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能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算法,教学反思6、 7 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2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不同的算法讲给大家听。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 3个男的,4 个女的可以列式34=7 或43=7。如果有人从放风筝的情况想,列式 25=7或 52=7等,应给予肯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可能会出现: 3 个女的,4个男的,列式为3+4=7; 4 个男的,3个女的,列式为 4+3=7; 两个小朋友的风筝掉下来了,5个小朋友的风筝还飞着,列式 2+5=7; 如果从放风筝的角度计算不出来,可不必强求。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

6、充分观察和了解图中数学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计算,并列出不同的算式,培养学生观察情景图和交流数学信息的能力。) 3启发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教师作为参与者,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从树的棵数,风筝的状态等不同角度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答。 学生提不出,老师先提一个引导,生可能会说出: 空中还剩几只风筝?7-2=5 一共有多少只风筝?5+2=7 一共有多少棵树?一棵大树,6棵小树,列式为 1+6=7;3棵墨绿色的树,4棵淡绿色的树列式为 3+4=7 地上落了几只风筝?7-5=2 男生比女生少几人?(女生比男生多几人?)4-3=1 (设计意

7、图: 引导鼓励学生从树的棵数,风筝的状态等不同角度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三、尝试应用 1出示算一算。左边的图让学生列式计算后交流。 2出示算一算右边的图,指导学生理解图意。使学生明白中间的虚线表示把6 只蝴蝶分两部分,从6 中去掉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1) 出示右边图。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有 6只蝴蝶,画了一条线,把它分成4 只和 2只。 师: 说的对!这条线把 6只蝴蝶分成了两部分。那么如果从 6只中去掉一部分 2只,怎样列式呢?生可能在以下列法: 有 6只蝴蝶,去掉2 只,用减法计算: 6-2=4。 6 只

8、蝴蝶,去掉 4只,剩 2只,列式6-4=2。 (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左、右边两个集合圈的意思,特别是右边集合圈里那条虚线的意思。并能根据集合圈的意思列式计算。)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 1题,先让学生明确图意,再计算。 学生说图意后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2练一练第2 题,口算,全班用口算卡的形式完成。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看图列式、加减口算中巩固6、 7 的加减法。) 五、数学游戏 1、游戏规则: 任意翻过一张卡片,说出和这个数字有关的算式。说得越多越好,要记下每个人说出的算式。 2、学生游戏。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练习加减口算。) 六、课堂小结: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9、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 的加减法和6 和7 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了6、 7 的加减法。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会计算得数是6、 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根据情境图列出相应的加法或减法算式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以情境图为媒介,提问题、列算式、说算理。 认识集合圈学生第一次接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这部分的学习应该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先让学生自己理解题意,再列式计算。但是从学生描述图意、提问题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能看图说出图的意思,但在表达时语言不够通顺,词不达意。因此语言的训练还是非常艰巨的。通过各自语言的叙述,学生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相应算式的内在联系。还有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应加强,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整个课堂都变的能动起来。 通过上这一段一年级的数学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那句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所以,我想今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更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多种方法,灵活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扎实的学习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