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篇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5847005 上传时间:2017-12-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理论篇,1,第一章理论篇,1.1 概述1.1.1 景观规划设计概念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1.1.3 景观中的人类行为1.2 构成要素与分类1.2.1 景观规划设计的构成要素1.2.2 景观规划设计的分类1.3 基本原理和方法 1.3.1 地型地貌的表达1.3.2 植被设计1.3.3 地面铺装1.3.4 水体设计1.3.5 景观小品设计1.4 设计制图 1.4.1 规划式表达方法1.4.2 建筑式表达方法1.4.3 艺术表达方法(灵活性和多样性),第一章 理论篇,2,1.1 概述,1.1.1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科学基础上,从造园艺术、

2、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对人、地的关系进行研究、设计的应用学科。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从事景观设计的人具备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实际设计能力,包括绘制草图、使用计算机软件等技能。景观规划设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基本的观点是:强调土地设计,即通过对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布置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并通过工程监理实现设计目标。,第一章 理论篇,3,1.1.1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图1-1 苏州园林-拙政园,(1)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2)景观规划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A.建筑学B.城市规划C.风景园林学D.地

3、理学E.市政工程设计,第一章 理论篇,4,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1)景观 景观是指可供人参观的自然风光及人文名胜。现代园林景观可以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可以指人工创造的景色,如云海玉盘、碧霞佛光、雪凇雾凇和黄河金带是泰山的四大景观;吉林雾凇、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是中国的四大景观。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被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这里,“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我国从东晋开始,山水画(风景画)就已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

4、独立成门,风景(山水)很快成为了艺术家们研究和表现的对象,丰富的山水美学理论堪称举世无双,无与伦比,因此也才有了中国山水园林的日趋臻美。”景观”作为”风景”的同义语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沿用至今。,第一章 理论篇,5,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第一章 理论篇,6,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A 景观的特征 结构上:生态聚合,镶嵌块体空是格局,城市与郊区、农村、道路、农田以及天然次生林(阴)、牧场(阳) 功能稳定性上:各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其中有物流、物种流、能量等。它们是动态的、变化的,且具有一定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特征并受各种因素干扰包 括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 时空尺度效应 异质性B. 影响

5、景观的因素 微观上,人类和自然的干扰可影响物种的定殖和演替。 宏观上,区域性气候变化可影响诸如物种的迁移和生态系统替代的过程。 全球性尺度上,板块构造、主要种群的进货及全球植被格局的发展都极为显著。,第一章 理论篇,7,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2) 生态学 “生态学”一词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的。他在其动物学著作中对生态学的定义是: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的科学。其后,有些博物学家认为生态学与普通博物学不同,具有定量的和动态的特点,他们把生态学视为博物学的理论科学;持生理学观点的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学是普通生理学的分

6、支,但它与一般器官系统生理学不同,它侧重在整体水平上探讨生命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事植物群落和动物行为工作的学者分别把生态学理解为 生物群落的科学和环境影响下的动物行为科学;持进化观点的学者则把生态学解释为研究环境与生物进化关系的科学。 后来,在生态学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第一章 理论篇,8,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3) 景观生态学,A. 景观生态学起源 景观生态学是工业革命后一段时期人类聚居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追求解决途径的过程中产生的。1939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T

7、roll 提出的。他指出景观生态学由地理学的景观和生物学的生态学两者组合而成,是表示支配一个地域不同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分析。这使人们对于景观生态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后来,德国另一位学者Buchwaid 进一步发展了景观生态的思想,他认为景观是个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是由陆圈、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 B.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重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对象、任务、结构、功能、动态变化、控制等方面的拓展。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包括时空模型的建立。主要着力于研究经济消耗、社会效果、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美化、潜力保持、恢复和扩大等原则。探讨景观生态系统的最

8、佳结构和各种利用类型(即:综合利用、多层利用、补缺利用、循环利用、自净利用、和谐共生、景观保护等类型)。在规划的实施上由不合理合理最优。,图1-5 某生态公园小景,第一章 理论篇,9,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3) 景观生态学,C、景观生态要素,a、水环境: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对水资源利用时,美国景观设计学家西蒙兹提出了十个水资源管理原则,在此作为水景营造的借鉴原则。 保护流域、湿地和所有河流水体的堤岸; 将任何形式的污染减至最小,创建一个净化的计划; 土地利用分配和发展容量应与合理的水分供应相适应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返回地下含水层的水质和量与水利用保持平衡; 限制用水以保持当地淡水存量;

9、通过自然排水通道引导地表径流,而不是通过人工修建的暴雨排水系统; 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进行废水处理、消毒和补充地下水; 地下水供应和分配的双重系统,使饮用水和灌溉及工业用水有不同税率; 开拓、恢复和更新被滥用的土地和水域,达到自然、健康状态; 致力于推动水的供给、利用、处理、循环和在补充技术的改进。,第一章 理论篇,10,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3) 景观生态学,图1-6 成都浣花溪公园,图1-7 江南水乡,第一章 理论篇,11,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3) 景观生态学,图1-8 农业大地艺术景观,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对地形的态度经过了顺应改造协调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付出

10、了巨大的代价。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在城市建设中,关注对地形的研究,尽可能地减少对原有地貌的改变,以维护其原有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今天,城市发展用地略显局促,在保证一定耕地的前提下,条件较差的土地开始被征为城市建设用地。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在场地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问题。由于场地设计的工程量较大而且繁琐,因此,可以考虑采用GIS、RS等新技术进行设计,在项目进行之前,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可视化的分析和用作决策的依据。,b.地形 大自然利用鬼斧神工在地球表面营造了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如平原、丘陵、山地、江河湖海。人们经过长久的摸索、进化后,选

11、择了适合生存居住的盆地、平原、临河高地。并在这些既有水源,又可以获得食物或可进行种植的地方,繁衍出了地域各异的世界文明。,第一章 理论篇,12,植被: 植被不但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功效。因此,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设计素材之一。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规划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率地的安排,以城市公园、居住区游园、街头绿地、街道绿地等,使城市绿地形成系统。城市规划中采用绿地比例作为衡量城市景观状况的指标,一般有:城市公共绿地指标;全部城市绿地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 此外,在具体的景观设计实践时,还应该考虑树形、树种的选择,考虑速生树和慢生树的结

12、合等因素。,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3) 景观生态学,图1-9 某生态公园植被,第一章 理论篇,13,气候: 一个地区的气候是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纬度愈高,温度愈低,反之则相反。但是,一个地区的气候往往是受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水面、大气环流等。因此,城市就有“城市热岛”的现象,而郊区的气温就凉爽宜人。 改善局部小气候的做法有: 对建筑形式、布局方式进行设计、安排; 对水体进行引进; 保护并进可能扩大原有的绿地和植被面积; 对住所周围的植被包括树种、位置的安排,做到四季花不同,一年绿常在。 总之,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运用生态学的思想,利用实际地形,降低造价成本

13、,积极利用原有地貌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1.1.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3) 景观生态学,图1-10 西雅图奥运雕塑公园,第一章 理论篇,14,1.1.3 景观中的人类行为,(1)人类的基本需求 要满足群体的需求,首先要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要使景观规划设计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就要把精神文化体现于物质形态的景观中,即精神文化的景观物化。 研究景观中的人类行为,就不能不考虑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律(表2-1)。人类的各种行为体现出来的需求,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安全、刺激与认同。这三类要求是融合在一起的,并无先后次序。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要尽量满足人类对这三方面的需求。(2)人类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

14、动A.必要性活动:所谓必要性活动就是指人类因为生存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活动(如等候公共汽车去上班等一些必要性活动)。其最大的特点是基本上不受环境品质的影响。 B.选择性活动:选择性活动与环境的质量有很密切的关系。(诸如饭后散步、周末外出游玩等游憩类活动,要从两条路中选择一条,排除快捷等功能性因素,一条美观洁净,另外一条坑坑洼洼、藏污纳垢,大家自然愿意选择美观洁净的那条)C.社交性活动:社交性活动和环境品质的好坏亦有相当大的关系(如在公园里设置露天舞台,人们组成团体举行聚会等,第一章 理论篇,15,1.2 构成要素与分类,1.2.1 景观规划设计的构成要素,(1)自然要素自然景观是由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15、构成的。它是自然地域性的综合体现,不同地理类型的自然景观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点,也体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如雄伟、奇巧、秀丽、幽雅、辽阔等。自然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地貌、生物植被、水、气候等。,图1-12 美国亚利桑那州巴林杰陨石坑,图1-11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第一章 理论篇,16,1.2.1 景观规划设计的构成要素,(2)人文要素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形状、色彩等特征体现了人类的文明积淀和创造精神,而其蕴涵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力量也使人文景观充满了魅力。优秀的景观设计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富有精神力量,也正是其自身所体现出的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维护,才使得景观设计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文景观是在人们长期的历史人文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成果,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科学、历史、艺术的概括,以景观的形态、色彩以及其他特征整体构成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历史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人文景观的具体构成形式包括古代建筑、文化遗址、古代城市景观以及民族民俗景观等,这些构成形式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组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地域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三种类型。,第一章 理论篇,17,1.2.1 景观规划设计的构成要素,图1-13 埃及古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